138 期
X出刊日期
2020 09 20
[第138期]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上)

香光尼僧團,或者說有一群佛教比丘尼,從留著一杯隔日漱口水的艱難起步,辦教育、辦出版—辦著這群比丘尼對自己、對佛教、對眾生堅持的道—自1980 年到2020 年,堅持了四十年。「香光四十」,這兩期雜誌沒有老照片說故事,也不是生存奮鬥的講述,而是從「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的《法華經.方便品》去理解,自佛陀創建佛教教團開始,每一個活過的生命,在歲月裡留下或消逝的情感與認真,都與整體相聯繫,都是統一而持續開敷著,一朵盛開的蓮花,芬芳莊嚴,在這四十年間。
- 編輯手札
- 芬芳莊嚴四十年
- 專輯 - 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上)
- ‹ 1 › 暢佛本懷 方便巧妙
- ‹ 2 › 佛陀一止請法
- ‹ 3 › 諸法實相 十如是
- ‹ 4 › 香光莊嚴 相輝映
- ‹ 5 › 偈言:頌歎深妙
- ‹ 6 › 修行 不是獨善其身
- ‹ 7 › 偈言:舍利弗請法
- ‹ 8 › 佛陀再止請法
- ‹ 9 › 純有貞實
- ‹ 10 › 為一件大事而來
- ‹ 11 › 開示悟入
- ‹ 12 › 以佛知見 示悟眾生
- ‹ 13 › 一佛乘
- ‹ 14 › 發揚自己的佛性
- 專欄 - 香光四十特輯(上)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 比丘尼的創立 歸功於摩訶波闍波提
- 僧人寶唱《比丘尼傳》 樹立比丘尼典範
- 比丘尼故事 彰顯修行者崇高風範
- 漢地比丘尼受戒的源起
- 為佛法捨身
- 《比丘尼傳》人物介紹
- 擅長誦經的比丘尼
- 震華《續比丘尼傳》 收錄兩百位比丘尼傳記
- 修行時揉合不同宗派元素
- 其他學者的研究
- 傳記中的比丘尼僅是縮影
- 比丘尼在文學中的紀錄
- 根深柢固的偏見與傳統觀念
- 當代文學中的比丘尼主題
- 台灣現今的佛教
- 從「八敬法」談比丘尼的定位
- 台灣成為比丘尼見習的中心
- 從香光尼僧團看佛教比丘尼的傳承與改革
- 專欄 - 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 佛學社是佛教復興重要角色
- 居士與佛教復興
- 周宣德和校園佛教的推動
- 深信「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 推廣大專學生研究佛學
- 1960 年代創辦大學佛學社
- 積極推動佛學社成長
- 李炳南與現代佛教居士教育之成形
- 深受弘一大師與豐子愷作品啟發
- 皈依印光門下
- 組織「台中佛教蓮社」、助念團
- 周宣德與李炳南合作
- 李炳南親撰《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 結合「佛學」和「學佛」
- 懺雲開辦「齋戒學會」 體驗寺院修行
- 儀軌蘊藏「慈悲」意涵
- 解行並重 相輔相成
- 佛學社的體驗
- 高雄國際商專「正定學社」
- 佛學講座體驗修行
- 周宣德、李炳南、懺雲 扮演重要推手
- 其他 - 香光四十特輯(上)
-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