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佛學社是佛教復興重要角色



就如同心志和悟因的情況,香光尼僧團大部分的尼僧不是來自佛教家庭,在成長過程中也對佛教所知不多。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她們是在上大學時,透過佛學社主辦的演講等其他活動,而得知佛教並受到吸引的。這類學生團體在台灣當代佛教復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男學生當然也是透過這種方式接觸到佛教,有些也會因此皈依或成為比丘。但多數男生不會選擇出家,主要是因為社會因素。悟因等人解釋道,男子要出家更為困難,因為他有傳宗接代的道德義務。
 
此外,當時所有的男大專學生都要在畢業後服兵役兩年,就算已經出家者也是如此,在服兵役時,守戒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往往會還俗過在家生活。另一方面,如果服完兵役再出家,這也是一大挑戰,因為此時男生通常已經24或25歲,在1970和1980年代,這是正當適婚的年齡。在一般社會中,身為兒子,會比身為女兒受到父母親更多的壓力。
 
國民政府在1948年實行戒嚴,直到1987年才解除。這40年間,包括學生團體等的非政府組織都面臨一些限制。政府嚴加管控所有本土宗教,也包括佛教。1970年代,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雖已獲准興辦大學,在校園裡也可自由舉辦宗教活動,但佛教徒卻非如此。比丘和比丘尼不准進入台大校園,台大醫院甚至拒絕讓一名比丘尼的醫學院學生實習(江燦騰1997, p.57)。不獨台灣大學如此,根據悟因表示,比丘和比丘尼不准到大學校園演講佛法。回憶1950年代時,聖嚴說:「回憶三十年前,青年胸前懸掛十字架型的飾物,乃為時尚,如果聽說某人信佛,不被笑作迷信,便被指為消極,尤其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又沒有受到人世的滄桑,好端端地怎麼可能學佛?」(聖嚴1979, p.61)
 
在社會上,不僅對佛教存有負面的看法,大專學生想要成立佛學社團也非常困難。除非學生社團明顯具有愛國色彩,或純粹是學術性的,或是非政治團體,否則大學生想成立與課程無關的學社,是很難獲得批准的。那麼,佛學社要如何通過政府的限制?
 
1970年代,香光尼僧團第一批比丘尼,也對佛教進一步復興作出貢獻。她們一開始在校外招收新生,但很快就能深入校園中招生。兩位佛教居士—周宣德和李炳南,以及他們的合作夥伴,也在佛教復興運動中扮演著重大的角色,為大專學生帶來極大的影響。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