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解行並重 相輔相成



懺雲著重於堅守戒律和清修苦行。他於1915年出生於中國東北中韓邊境的小鎮,年輕時曾留學日本,父親過世後,體會到人生無常,對佛教產生興趣。他廿四歲皈依佛門,遵循五戒。1945年,30歲的他在北平廣濟寺剃度受具足戒,並在北平中國佛教學院求學四年。他自從出家後便堅守「過午不食」,六十餘年來從未間斷。1949年共產主義革命成功後,懺雲和許多佛教僧人一樣來到台灣。1956年,他在埔里,一開始搭建茅蓬,但茅蓬在一場水災中被沖走。於是他與弟子在1963年前往水里,在現址開山建寺。1966年起,他開始帶領齋戒學會。2006年,張淨茵進行實地考察時,齋戒學會已辦了40年,參加過的年輕男、女學子至少有一萬多名。學生回到校園後,有些還會繼續「吃齋」,有些甚至繼續持守「八關齋戒」。受到這些學生的影響,各大專院校開始有學生自組素食團,為慈憫眾生而齋戒(張淨茵2007,
p.18–19)。
 
稍早有提到,佛教分為「行門」和「解門」兩門,齋戒學會的課程也遵循相同的模式。懺雲整理出一本課本—《大專學生齋戒學會
解行合集》,他在序言中如此寫道:
 
古德云,解如目,行如足,兩者缺一不可。倘有解無行,則如說食數寶,毫不得佛法之實益。有行無解,恐有盲修瞎練,墮坑落塹之害,未得法益,反自受損。故必須依解起行,解行並重,如鳥之二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庶可達到果證之目的焉。(懺雲 1986)
 
這本課本的內容確實為這兩門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例如,在「行門」中,有早課和晚課、「觀音菩薩法門修持儀軌」和「藥師法門修持儀軌」、放生、拜大悲懺、皈依、受五戒,以及打佛七。在「解門」中,有《佛說阿彌陀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百法明門論》(1),不但為部分經籍提供解說,也和李炳南的講義一樣,以圖解方式解說。
 
參加李炳南系列講座和懺雲齋戒學會的學生,離開時都深受佛法感動。有位學生在1967年完成兩邊的培訓活動後,寫下心得:
 
齋戒學會的目的在於貫徹慈光佛學講座的宗旨,使我們在求解佛學之餘,再嚐一番真實修持的滋味,以期行解並進,免於說食數寶之弊。近世佛學者,十之八九專務講論,怠於實踐,失去原始佛教的精神,只把它放在口舌上掉弄,於自他利益皆無裨補。師父[懺雲]有鑑於此,特發大心,接著去年一期,續舉辦第二屆齋戒學會,使我們這些求法若渴的佛教青年普霑法益,在中國佛教史上實在是件創舉。(慧初 1967, p.26)
 

【注釋】

(1)《百法明門論》全名《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藏》卷31, 頁855b–855c),世親撰寫,玄奘翻譯,是唯識宗有關百法的釋論。一切「法」歸類為五門: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