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比丘尼傳》人物介紹



寶唱書中的女子不僅有才華,而且貢獻良多。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學問淵博的比丘尼會講經和講戒,或注釋經典。講經內容最普遍的是《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涅槃經》、《華嚴經》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較不常見的是《楞嚴經》等其他論著。
 
竺道馨20歲時就能背誦《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以及其他等經文,是首位能闡述經文的比丘尼,她更擅長於「清談」,這是一種六朝時期(四至六世紀)文人盛行的講道風格,她並經常引用《老子》、《莊子》和《易經》,非常具有哲理,對答機智也是一大特色。竺道馨尤其擅長解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地方上的佛弟子皆視她為導師和大師。
 
曇徹(422-484)精通經典和戒律。在她受具足戒之前,已學習過經典和相關釋論。在接受具足戒後,便特別著重於研究戒經。她專精闡述—辨別重點、解決疑慮,並深入探討隱藏的含意,因此引來成群弟子請教。
 
智勝(427-492)擁有驚人的記憶力,只聽過一遍《大般涅槃經》便能記住。後來在研究戒律時,不用再教第二遍就已精通。她寫過數十卷釋論,無論是文筆或詮釋都非常優秀。
 
淨曜(421-492)學習大乘佛教十年後成為法師,西元490年,獲南朝齊武帝二皇子竟陵王邀請講解《維摩詰經》。淨曜尼當住持時,有四百位弟子於其座下修學。
 
淨行(444-509)自17歲開始修行時,便研究了《成實論》(1)、《俱舍論》(2)、《涅槃經》和《華嚴經》,每每接觸論題時,便立刻能領悟其中的義理。她勤於找出細微的差別和深奧之處,每回講經,聽眾總是能達到數百人。
 
妙禕(444-513)不但聰明,且言談風趣。她曾講解過的經文有《大般涅槃經》、《妙法蓮華經》和《十地經論》(3),講經次數逾三十遍。
 
法宣(434-516)跟隨一位佛教律師研究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然後成為講師,她的名聲很快傳遍當地。南朝梁國衡陽孝王蕭元簡(亡於519年)曾邀請她擔任他母親的宗教導師。

 


【注釋】
(1) 《成實論》(Tattvasiddhi-śāstra)是由訶梨跋摩(Harivarman,約 250–350 年,據說是鳩摩羅陀
[Kumāralīta] 的弟子)所撰寫,鳩摩羅什(Kumārajāva)譯成中文。這是一本學術論著,將所
有認知經驗的元素分為84 類,論述空性的概念,主張一切「有」(存在)都是有名無實的,
與大乘的說法相近。這部論被認為是小乘佛教在哲理發展方面的顛峰之作,構成了小乘走
向大乘的一個過渡階段。這部論所傳授的是,藉由破壞「名」、「界」和「空性」而達到涅槃;
但它對空性的理解仍是「析空觀」,而非大乘的「體空觀」。梵文原本早已佚失(見「電
子佛教辭典」[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以下簡稱「 DDB」)
 
(2) 《阿毗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bhāśya)簡稱《俱舍論》,是由印度世親(Vasubandhu)
約於四、五世紀時所撰寫,有兩個中文譯本。一本是由玄奘(602–664)於西元651 年至
654 年所譯(共30 卷,見《大正藏》卷 29,頁 1a–159b);另一本是由真諦(Paramārtha)於
563 年至567 年翻譯(共廿二卷,同上,頁161a–310c)的《阿毗達磨俱舍釋論》。這些譯
本將內容分為九部分:(一)界;(二)根;(三)世間;(四)業;(五)隨眠;(六)
賢聖;(七)智;(八)定;(九)破我。
 
(3)《十地經論》(Daśa-bhūmi-vyākhyāna,十二卷。《大正藏》卷26,頁 123b–203b),世親
(Vasubandhu)著,由菩提流志(Bodhiruci)等人在第六世紀譯成中文,又稱為《十地論》
和《地論》。此論是《華嚴經》〈十地品〉的釋論。其中包含許多主題,例如八識、佛的
三身、三聚戒、成佛的因果等。中國的地論宗即是根據這部著作創立的,華嚴宗也以此論
解說許多教義(見 DDB)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