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李炳南與現代佛教居士教育之成形



李炳南也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不同點在於,他主要作為1960和1970年代對大專學生宣傳佛教的角色(1)。李炳南一如周宣德,是虔
誠的佛教徒。他們在1952年認識,當時周宣德受政府任命,負責接管台中附近的月眉糖廠,而李炳南於前一年在台中創立了「台中佛教蓮
社」,並以此為弘法中心。
 
李炳南,山東濟南人,生於1890年12月7日,當時清朝只剩十年的光景。李家是書香世家,三百多年來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宅院,以善行聞名於鄉里之間。李炳南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熟捻儒家經典、歷史、文學和中醫。如同許多同時代的人,他也研讀佛家和道家的著作。
 
他早年就對通俗教育有興趣,於23歲(1912年)時在濟南組織了「通俗教育會」,不但在家鄉講課,也到會其他城鎮去。為了吸引人注意,他編了一首通俗歌曲配合講課,受到山東省政府表揚。1920年,他在莒城監獄當典獄長,看到監獄人滿為患,便著手改善,花了五年時間建造新設施。他認為透過教育並且強化道德教育可以矯正犯人的行為。當犯人生病時,他提供醫療;如果犯人過世而無家人料理後事時,他會自掏腰包協助下葬事宜,此舉無疑是深受儒家教誨的影響。他在山東法政學堂就讀時,正式接觸佛教。學堂的老師經常引用佛教中的因果法則來解釋世俗律法的原則。
 
佛教學者梅光羲當時在山東為官,他專精唯識哲學,在大明湖畔成立學社研究佛教,並在學社裡定期講說唯識思想。李炳南經常前往聽課,於是漸漸產生興趣,希望能夠融合佛教和儒教思想。梅光羲推崇唯識學並不希罕,廿世紀初,唯識學在中國知識分子之間一直相當流行,但由於它的名相極為繁瑣,唯識宗從未如天台宗或華嚴宗那般流行,更遑論禪宗和淨土宗了。不過,此宗在十九和二十世紀開始復興,這要歸功於它本身為世人所運用時,顯得更加理性和科學。在一片新興的現代主義精神下,唯識學的研究更是受到僧人和佛教思想家的歡迎。例如太虛和印順也極為推崇,佛學院以及梅光羲所成立的學社等其他在家佛教徒組織,也都特別喜愛以《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論》和《成唯識論》等唯識宗的主要論著,來開辦課程。
 

【注釋】

(1)以下是根據《慧炬》第264 期(1986 年六月號)為紀念李炳南97 歲高齡辭世而刊登的文章所寫。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