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比丘尼故事 彰顯修行者崇高風範



如同基督教聖徒的傳記,佛教比丘和比丘尼的故事中,傳奇的成分可能比史料更多。不過,就如柯嘉豪(John Kieschnick)所指出的,這些故事「不僅反映出僧人共同的看法,也試圖製造輿論,灌輸特定的修行理想」(Kieschnick 1997, p.111)。要想探索比丘或比丘尼心中的奉行準則,可以從這些文獻入手。關於修行者的理想類型,柯嘉豪歸納出了三種:苦行者、神異者、學者。他認為,藉由這三種類型的創造,幫助僧團展開與道教和傳統儒學之間的「形象之爭」(image war),企圖藉此爭取人心的歸向(Kieschnick 1997, p.143)。而這三種理想類型都可以在比丘尼眾當中找到。此外,孝道、持戒、禪修,以及藉由誦經表達對佛經的虔誠,也都是受到高度讚揚的美德。另外,二部受戒和有關規範僧人的戒律文本研究,是寶唱在當時非常感興趣的主題;在讚揚比丘尼奉行出家人戒律的同時,寶唱也希望能推動其他人仿效。
 
《比丘尼傳》中許多比丘尼都學習過戒律,有些成為研究戒律的專家,有些以持戒而聞名。在西元434年斯里蘭卡的尼僧團來到中國之前,她們早已知道比丘尼必須完成二部受戒的規定,其中有些比丘尼還因為尚且無法接受完整的受戒,而甚為苦惱。
 
五部律源自於印度上座部佛教的五個部派,其中有四部律被翻譯成中文後,於西元405年至435年的三十年間,受到廣泛的研究(李玉珍1989, p.127-132)。這四部律中,一切有部的《十誦律》和法藏部的《四分律》在五至六世紀的中國,同樣流傳甚廣。不過,自從道宣等多位律師極力推行《四分律》後,中國僧伽所奉行的戒律便以《四分律》為主。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