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38 期
2020.09.20
于君方
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推廣大專學生研究佛學
1958年七月,周宣德將各方送給他的六十歲壽儀,用在大專學生的佛教推廣計劃上。他印了廖德珍與孫木訥合註的《八大人覺經》(1),同時選錄梁啟超(1873–1929)的《佛教之特色及其價值》合刊1000本,並在《人生》和《菩提樹》等佛教刊物刊登廣告,將這本冊子普贈大專學生,並徵求學生在讀後,投稿2000字左右的心得,入選作品,將獲得100元獎學金。徵文活動相當成功,吸引了不少學生參加。稿件由周宣德的皈依師智光審閱。周宣德將得獎的作品集結出版成書,於1959年到許多大專院校派發,徵文活動也持續舉辦。1961年,周宣德發行《慧炬》雜誌時,不但收錄這些文稿,也收錄大專學生投稿的漫畫、劇本等其他創作形式的作品。隔年,他擴大出版計劃,創辦只發行佛教內容的出版社,而且大部分出版品是免費贈閱。他以此與讀者「結善緣」,希望大眾能因此更瞭解佛教。
1959年,周宣德又採取另一項辦法推動大學生研究佛學。他與南亭、印順、東初和丘漢平一起創辦「中國佛教國際文教大專青年佛學獎學基金會」,為學佛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周宣德在提案中說道:自各佛刊贈閱給予大專學生研讀,不到三個月,他們便發表了十幾篇精彩動人的心得報告;再自這心得報告專輯印行,迄今三個月中,我們已舉行了個別講話、集體座談、專題演講、參禮名剎……一連串的活動,顯示青年佛化美麗的遠景,已經萌芽、茁壯、開花。此刻所急需的只是繼續灌溉……我們佛教團體……爭取大專當局同意,設置研究佛學獎學金,使若干最優秀的學生受到特別鼓勵。……大專院校單位,共約數十個,假設每單位選擇三至五人給予獎金,800至1,000元,則共需十餘萬元。以目前佛教合法團體千餘單位分擔,平均付出年捐不過百數十元。……這是發展佛教最經濟、最有效的重點主義!(周宣德 1959, p.2)
南亭首先響應,他捐出五萬元。印順、東初和一些佛教徒也熱心支持這項提案(方倫1960, p.13)。根據「中國佛教國際文教大專青年佛學獎學基金會」的章程,來自僧伽和居士團體的佛教學者成立委員會來指導大專學生。印順和南亭是僧伽的代表成員,而周宣德和丘漢平是居士代表中的其中兩位。委員會成員有以下職責:
一、為大專學生挑選適當的佛教書籍和雜誌,學生閱讀後,若有無法理解之處,可以寫信向委員會尋求指導。
二、閱讀並批改學生所寫關於佛教的文章,決定獎學金金額。這項措施非常有效,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其他佛教徒也成立類似基金會響應,最後發起了51個類似的基金會,並全部託付給周宣德管理。1971年後,因為資金增加,每年獎學金的名額也多至三、四百人(闞正宗2004, I:475)。看到此法奏效後,其他有興趣推廣佛教的人,也在1970和1980年代開始成立類似的獎學金。1985年時,由《慧炬》代替周宣德辦理的獎學金已增加到49種。1989年時,已有超過8,000位學生獲得獎學金,頒發的獎學金共計1,300萬元台幣(闞正宗2004, I:478–480)。有些獲得獎學金的學生,繼續以佛教為主題撰寫碩士或博士論文(李世偉 2002, p.142)。
1976年開始,為鼓勵大專學生研究佛學之外,同樣能夠關注佛教的修行,周宣德每週在自己家中召集念佛團,因他個人私宅名為「淨廬」,便稱這個團體為「淨廬念佛會」。為了確保在自己離世之後,慧炬出版社和《慧炬》雜誌還能繼續維持,周宣德在80歲時,將其私宅捐出作為出版社總部。在這件事上,周宣德沿襲了佛教徒的傳統模式:信眾通常在年老時,將自己的住宅捐出作為寺院,或是捐錢和土地。而周宣德的現代作法,不是將自宅捐作寺院之用,而是作為一盞明燈,吸引年輕的知識男女學佛。出版社和雜誌目前都仍在運作,顯示出周宣德的影響力仍持續發酵。周宣德也捐出他所有的退休金,再加上其他人的捐款,購買了一棟房子,取名為「慧炬」。慧炬機構有三間紀念館,分別紀念廿世紀的三位大師:虛雲(1840–1959)、太虛、印光(1861–1940)。此外,周宣德創辦的「慧炬基金會」,是專為大專學生提供獎學金而設。
周宣德以「慧炬機構」之名所舉辦過的活動如下:
一、舉辦大專學生講演比賽。
二、舉辦佛教主題的徵文比賽。
三、輔助佛學社團在校園舉辦活動並提供指導。
四、放映佛教影片。
五、設立慧炬圖書室。
六、在大學校園舉辦壁報比賽。
七、為殘障和貧困人士提供醫療照顧。
八、主辦推廣不殺生和放生的活動。
九、免費贈閱佛教書籍和雜誌。
十、捐款給佛教組織。
十一、設立佛教書籍流通中心。
十二、招募年輕人研究佛學。
【注釋】
(1) 《佛說八大人覺經》(《大正藏》卷 17,頁715b–715c),共一卷,由安世高翻譯。安世高是漢末早期的譯經者之一。此經列出「大人」(great person)持有的八種覺知,以及佛陀弟子帶領眾生成佛的方法。八種覺知分別是:(一)覺知世間無常;(二)覺知多欲為苦;(三)覺知心無厭足;(四)覺知懈怠墮落;(五)覺知愚癡生死;(六)覺知貧苦多怨;(七)覺知五欲過患;(八)覺知生死熾燃。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