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中國佛教比丘尼的發展



中國佛教的比丘尼歷史是獨一無二的,與西藏和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尼僧不同,中國的比丘尼自五世紀以來一脈相承,台灣的比丘尼也傳承其1600年的傳統。由於文獻欠缺,加上以往的學者在研究佛教時都著重於比丘,對於比丘尼的著墨較少,因此,我們對中國比丘尼和女性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仍瞭解不多。如今想要重建中國比丘尼的歷史已經是不可能了,但我們仍可在現有的紀錄中挖掘出資料,來進行簡單的探討。從各種資源中,我們仍可以找到關於尼僧的紀錄和參考資料,例如地方誌或寺誌、燈錄、文人的隨筆集、金石刻文和墓碑上的銘文,以及比丘尼自己寫的詩詞,最重要的是比丘尼的傳記集。
 
比丘的傳記一直都有學問僧人代代結集下來,例如慧皎(497–554)所撰寫的《高僧傳》記錄了257位僧人的生平。道宣(596–667)和贊寧(919–1001)各自撰寫《續高僧傳》和《宋高僧傳》,敘述當時的僧人生活,各自收集了485篇和500多篇傳記(1)。相較於這些豐富的資源,關於比丘尼生平的著作卻只有兩部。一部是由僧人寶唱約於西元516年所撰寫的《比丘尼傳》,以尼師竺淨檢(292-361)的生平為開篇。然後一直到廿世紀,才有第二部相關著作,是由上海玉佛寺的住持震華(1908-1947)所撰寫的《續比丘尼傳》。震華是知名現代佛教改革者太虛(1890-1947)的弟子,他另外還收集了200位,從六世紀到民國時期的比丘尼傳記。這些故事可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瞭解香光尼僧團的現代面貌。
 

【注釋】
(1)明朝還有兩本續集,如惺撰寫的《大明高僧傳》與明河撰寫的《補續高僧傳》;民國時期還有喻謙撰寫的《新續高僧  傳》。相較之下,這三本較不知名。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