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居士與佛教復興



佛教徒創辦學社組織在中國已是歷史悠久。佛教信徒組成「社」或「義邑」等草根組織,以便集資雕刻佛像或石碑作功德。證明這類虔誠的佛教組織早已存在的最早證據,就在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裡。

 

龍門石窟第11號石窟裡,有一座石碑,上面所刻的訊息顯示,由54位成員組成的義邑組織於西元483年成立,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日期。西元494年,北魏從大同遷都洛陽後,也有其他佛教組織在龍門石窟建立類似石碑(王靜芬2004, p.53)。根據敦煌發現的資料顯示,佛教徒組織會積極為寺廟募資。組織成員通常與附近寺院僧人保持密切聯繫,視僧人為精神導師(陳觀勝1964;Gernet 1995)。後來,尤其是自宋朝起,佛教組織是為了共同舉辦宗教活動而設,例如誦經團、鑄造佛像和鐘、放生,以及共修念佛(Ter Haar 1992;Getz 1999;于君方1981)。在這些共修活動中,也是由僧人領導,並教導信眾。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現代的案例也相當獨特。首先,台灣的佛學社主要是為了研究佛學而成立,雖然也會到寺院禮佛參訪。第二,這些社團的精神領袖都是在家佛教徒而非僧人,而且社團本身都是由大專學生自己帶領。周宣德的出版社致力於發行刊物《慧炬》和書籍等,都是為了宣傳佛教而出版的刊物。他也主辦以佛教為主題的作文比賽,為研究佛學的大專學生提供獎學金。另一方面,李炳南為大專學生專門開辦佛學課程。最後,歸功於他們的遠見和大力推動,自1960年開始,佛學社得以在大學校園成立。這些社團後來成為招收大專學生成為佛教僧人的主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