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38 期
2020.09.20
釋悟因
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上)‹ 11 › 開示悟入
【經文】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講釋】
什麼是「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件「大事」又是什麼呢?
佛陀降生的「因」,是眾生都有佛性;佛陀要開示佛知見、說法,則是「緣」。這件大事就是佛陀要將他廣大知見,透過各種方便、譬喻、開示,示現出來,讓大家能悟入「佛之知見」。
心量有多大,知見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偈語:「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以前還沒有顯微鏡,佛陀即能知見一缽水裡面有八萬四千細菌,因此,經文以「大」來描述佛陀知見的博大精深。
「開示」和「悟入」的責任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降生於世間,是為了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眾生能「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告訴我們如何看待世間的無常、苦、空,從中獲得解脫。
「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開示」來自《法華經》,就是「打開它」。佛教裡請法,常說「請師父開示」,開示是老師的責任,老師將事理揭開、打開,指點弟子們看看這裡面裝了什麼、能裝什麼,這就是「開示」。
「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悟」是開悟,「悟入」是弟子的責任。我之所以叫悟因,就是我的師父期許我能夠開悟,於是以「悟」作為我的字號。開悟前要先覺悟,聽得懂法義,受到啟發,還要能「入」,進入自己的身心,進入思想,聽得懂、能受用。
「開示」的責任在老師,「悟入」的責任在弟子。「開示悟入」是老師與弟子之間,彼此感通,相互契「機」,聽的人對老師說的事理能夠相通,有啟發,可以產生受用。
看見眾生皆有佛性
「開示悟入」是佛陀把自己廣大的所知所見,毫無保留,通通揭開。
佛陀看見什麼呢?他看見一切眾生鎮日庸庸碌碌地忙碌著,也看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告訴人們,你本來就有佛性,佛陀是幫你把「佛性在哪裡」指點出來,讓你找到自己的佛性。
這是人類智慧的最高精華,也是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珍貴之處。佛陀告訴人們,好好護持自己,珍惜自己,你就能聽懂,能領悟,不陷於生死、煩惱,讓菩提心和佛性光芒散發出來。
解答自己生命的題目
為什麼會有煩惱?會有生死?為什麼這麼苦?這是人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外面世界。
開示悟入,就是你的智慧心。當你覺察外面世界,心裡還是有喜歡跟不喜歡的分別,自己心裡是會知道的。修行從哪裡開始?不在遙遠的他方世界,也不在死後,修行就從自己的身心開始進入。如果能夠自證自悟,而且能夠得到利益,靜下心來,你可以開始解答自己生命裡的題目。
解答這些生命的題目,要靠自己。就像在學校讀書,如果父母幫孩子寫作業,即使老師給了一百分,這對孩子沒有受用,因為唯有自己深刻的學習,吸收反芻,才是真正的學到了。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