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上)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戰後台灣佛教發展: 大專佛學社



香光尼僧團在1980年代的迅速成長,也反映出台灣宗教普遍情況的改變。學者們認為自1980年代開始,台灣出現一波「宗教復興」(Madsen 2007),新佛教組織紛紛出現,例如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另外,一貫道和行天宮的關公信仰等民間宗教活動也蓬勃發展。愈來愈多富裕的中產階級信眾建造寺廟,備受矚目的佛教機構,也吸引更多信眾護持。1985年,中研院進行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的調查,並自1990年以來,每年調查一次。這些調查追蹤了社會分層、家庭、傳播行為、宗教、文化價值、政治文化、工作和休閒時間的變遷。在1985年的調查中,幾乎一半受訪者,將自己歸為佛教徒,但其中多數並未接受「皈依三寶」儀式。因此,儘管他們自稱是佛教徒,但並非正式的佛教在家眾。要看佛教的真正影響,更可靠的數據,應該是看皈依人數的多寡。例如,在1990年的調查中,31.5%的受訪者自稱佛教徒,但實際上,其中只有4.5%皈依佛教。至1995年,兩者數據分別是27.2%和5.4%,顯示出真正的佛教徒有增加的趨勢(瞿海源1998)。古瑪莉(Esther-Maria Guggenmos)發現,2004年7月調查的440名受訪者中,有87.2%自稱佛教徒,其中皈依達10%,可能跟法師、佛教組織有密切關連。她稱前者為「傳統佛教徒」,後者為「特定佛教徒」(Guggenmos 2010,p.50)。由佛教居士洪啟嵩發行的《福報》報導中顯示,1988年,台灣有三十三萬名佛教徒,佔台灣人口的17%。此外,根據這項報導,其中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年齡在25歲至65歲之間(1998年11月5日報導)。台灣尼僧也屬於此項人口分類,在台灣尼僧當中,三分之一不到卅歲,估計都擁有專科學歷或大學學歷(李玉珍 2000, p. 270)。以香光尼僧團為例,這個數字更高,約有五分之四或83%。
 
台灣有多少比丘尼?比丘和比丘尼的比例為何?根據1953至1987年和1988至1998年這兩段時期比丘尼與比丘的年度受戒紀錄,李玉珍分別提出7,078人和4,819人的數據。比丘尼佔所有受戒人數的75%。自1987年以來,比丘尼受戒的人數,一直比比丘高兩至三倍(李玉珍2000,p.354)。中國佛教會近期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比丘受戒人數為5,120人,比丘尼為14,967人。加上新受戒的沙彌和沙彌尼,所有出家人數為20,784人(http://www.baroc.com.tw/cahier-1.php),低於1930年統計的225,700名尼僧的10%(Goossarert 2000, p.11-12)。不過,就算人數不多,現今尼僧對台灣佛教仍有相當大的貢獻。
 
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被佛教吸引有幾個原因。由於社會和經濟改變,更多女性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而成為專業人士。有位學者指出:「教育確實是讓女人改變人生的重要社會力量,是讓女人了解自己的潛能並提升家庭和社會地位的途徑。」(江燦騰1997, p.4)。另一項報告指出:「高等教育能促進獨立思考和判斷,提高工作的薪資,繼而提升經濟獨立。」(Yin 1987, p.27)。有了新的獨立意識,部分女人便選擇不婚,因此維持單身不再是個恥辱。同樣地,成為尼僧不再像過去一樣受到強烈的反對,而是被視為是一種可以選擇的職業。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