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經偈
2修習端正法,建立正知見



佛陀為摩竭陀國的國王與人民說法
《中阿含》第六十二經中記載,有一次佛陀來到摩竭陀國,為國王頻鞞娑邏王說法,因為這位國王非常信仰佛陀。
 
佛陀剛出家時,摩竭陀國的國王就說:「這個人這麼有智慧要去出家,可不可以來到我的國家?我把國土分一半給他。」佛陀並未接受。
 
國王又說:「如果他成道以後,到我的國家來,我會好好供養他。」所以,佛陀成道以後,很多時間都在摩竭陀國。摩竭陀國是當時印度東北方最大的國家。
 
佛陀知道百姓與國王都很想學佛,就來到摩竭陀國為他們說法。佛陀以無量的方便為他們說法,讓大眾產生渴仰與歡喜心。勸他們要產生一點希望、一種願望,同時也告訴他們,國家的永續繁榮是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的。
 
佛陀教導能獲福滅苦的「端正法」
佛陀一如歷代的諸佛,都先說「端正法」,然後才說「正法要」。「端正法」就是戒律、道德、倫理,也就是能讓社會安定,大家所共同遵守、相互約定的法,這是向上的法。佛陀就是先教導基本獲福滅苦的方法,如果能奉行這些法,就可以獲得快樂與幸福。
 
「端正法」的實質內容是什麼呢?經上說:
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
由此可見,「端正法」即是指布施、持戒、生天法。
 
布施行善能得福
什麼是「布施」呢?布施有很多種,總括為三種—財施、法施與無畏施。「財施」即指財物的布施,「法施」是指將佛法的正知正見告訴其他人,「無畏施」是指以大悲心幫助其他人或眾生,消除他們的恐懼、憂慮。
 
我最近聽一位醫學院的教授說,他身兼教師與醫生的身分,教導了很多學生,但他還是會生病。躺在病床上,看到第一次幫他開刀的是他指定的醫生。
 
一段時間後他又發作了,再度開刀。他發現來幫助、探望的人都是他的學生,學生也變成了醫生,他打從內心歡喜,心想:「我的學生個個都成材了,而且他們醫術又這麼地好!」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告訴人們,教的時候要盡心地教,一定要傾囊相授,等我成為病患,他們來照顧我時,技術已更加提升,療程更加縮短,這不是很好嗎?」這就是布施。
 
第三次他躺在病床上,他說:「我來護持我的學生,讓他們來看我的症狀,練練他們的醫術。」
 
他很歡喜地說這段經歷。他還想布施,自護護他。修學佛法不就是如此嗎?我們學佛,不論是學習教理或禪觀,一定先用「福」來捨掉我們的惡業,再用「善」來提升我們的「福」,最後才走上解脫道,以「捨」來捨世間的有漏法。
 
一切善根功德皆是由持戒而生
佛陀說的第二個「端正法」是「持戒」。「戒」就是戒律、制度與規矩,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道德、倫理與秩序。
 
戒律不僅被奉為經、律、論三藏之一,更是戒、定、慧三學之首。《佛遺教經》說:「若人能持淨戒,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可見一切善根功德皆是由持戒而生。持戒能讓人止惡生善,不但身心能得到清淨,且終能成就無上菩提。
 
佛教的戒律因受持者身分的不同而有在家戒與出家戒的區別,在家戒有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出家戒則包括沙彌與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還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與菩薩戒。這些戒律都是以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根本。
 
戒律、禪定是基本的修學,要導向智慧的人生,一定要持戒、修定。有的人說:「我只要智慧就好,我要修禪定就好,我不要持戒!」萬無這個道理。
 
《華嚴經》中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所以,持戒是菩提心的根本,也是慈悲心的具體展現,社會也因為有戒律的規範才得以淨化。
 
修習禪定而生天
佛陀說的第三個「端正法」是「生天法」,此生天之法就是指修習禪定。布施與持戒可累積福報,現世就能獲得福報,或在來世轉生於欲界天,這比生在人道能享有更多的福報。而修習禪定則可以在未來轉生於色界天或無色界天,這種福報更加殊勝。
 
生於天道有什麼好處呢?天人是長壽的,天人的容貌比人更加莊嚴,財物比人間還更加豐足。在《長阿含經》中還提到,天人能來去無礙、身無不淨的大小便利、身無疲倦之感、身色可隨意而現等等。總之,天道的福報比人間還更高一重。
 
佛陀為了攝受眾生不墮入三惡道,以「五乘共法」為基礎,再講「三乘共法」,最後講「大乘不共法」,然後走向成佛之道。這條道路從人天開始,至少你要保有人身,從人道提升到天道。我們要深信世間有輪迴、業力與業報,這是基本的做人道理,也是修禪定、禪觀的基礎。《般若經》提出這些概念,常常就是從人天乘說起,比人道更加地提升、增上。
 
佛陀讚歎無欲知足是勝妙之法
佛陀在說完三個「端正法」後,又接著說:
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
 
「毀呰」就是批評;「欲」就是欲望,多欲就會不知足,尤其是天人的欲望與人間不同,人間比較粗重、混濁,除了男女的情欲以外,還有很多種欲望。如果欲望太多,就會變成是災難與禍患。
 
「生死為穢」,人有生有死,生命是有期限的。死亡是人們恐懼的,它也是混濁的,縱使有再多的理想,到死亡時,也是重新混亂的階段。佛陀於是對國王說,當國王死亡時,國家就要變動,統理就變動,制度也會變動。所以,生死也是一種混濁。
 
「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稱歎」就是讚歎,讚歎無欲知足是勝妙之法,所獲得的道品非常清白、清淨,沒有雜染。這是佛陀讚歎無欲之法,期待摩竭陀國的國民都能持守的法語。
 
經文中說:
世尊為彼大王說之,佛已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
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
佛陀教導國王與老百姓們,大家彼此相互的布施、持戒,並能少欲知足,這些都能夠推己及人,自護護他,是修法的基礎。佛陀知道他們以歡喜心來聞法,對國家充滿了希望與歡喜,同時也有「具足心」。「具足心」是指知足的心,不是把所有的財物都納為己有。如果一直藏在自己身上,世間還是永遠有窮困的人,永遠有悲苦。如果有人能照顧到這一些人,這個世間就「具足」了,同時也會擁有「柔軟心」,心不再剛強,能柔和調順。
 
「昇上心」是指增勝上進的心,發心精進修行。「堪耐心」就是更加積極地、增上的、奮發的,是具備了適當的基礎而能夠接受的心。「一向心」是指明確的、全然的心,在聽了佛陀的教導後,他們一心向於修行。「無疑心」就是對佛陀所說的「法」生起正信,沒有任何疑惑。「無蓋心」是指無障礙的心,心不被煩惱所蒙蔽,是正向而坦然的。
 
佛陀一直教導這些,發現他們看到那一線光的希望,「有能、有力」能「堪受正法」。他們能夠知道正確的人生態度與思惟,不會把財物全部納為己有,藏之於己,不把力量只留在自己身上。常行布施,持戒清淨,也能修習禪定,共同創造一個和樂安詳的社會。
 
修法要先建立正知見
佛陀說完「端正法」後,看到大眾有歡喜心,能夠接受正法後,他便進一步闡明「正法要」,教導能徹底滅除一切苦的方法—四聖諦。經文中說:
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滅、道。
我們一般講「四聖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但這裡是「苦諦、習諦、滅諦、道諦」。
 
「集諦」在此變成「習諦」。「習」是什麼?就是「業」、「習氣」或「習慣」。過去的很多事情發生後,事件看起來是消失了,但其實會留下一些業習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而這些習慣發作出來,會轉化成為力量。有時發出來的是善法,有時則變成自我困擾的煩惱。
 
「集」是集合,就是習慣、習氣,也稱為「業力」,這些就是牽引我們輪迴於世間的力量。我們當然不喜歡輪迴,追求解脫的方法就要修道,這樣才能夠證得滅諦。
 
佛陀指出了苦與苦因,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得到解脫、超越呢?就是要修道,才能取得超越。所以,苦、集、滅、道四聖諦前二諦是世間的因果,後二諦是出世間的因果。但是要提到「出世間」,一定要先指出「世間」,從「世間」轉到「出世間」。
 
佛陀先建立了一個更深廣開闊的容器,從打開我們的身心、思想、知見開始。所以,他教導頻鞞娑邏王與百姓們要先修布施、持戒,先讓社會安和樂利,百姓富足,大家才有充裕的時間來看待世間。不僅生活充裕富足,還要有超越的心情,最終是要了知四聖諦,建立正知見。
 
佛陀告訴人們,修法就是要先建立知見,建立自己的心態,儘管我獨自來到世間,但與人卻是相互依存的。大乘佛法的菩薩道,主張要先修「善」以獲得福德來捨掉「惡」,提升我們的福報。目的不是只要福報,財富、地位是社會給我們的,不是全部都自己的。
 
現在醫療技術進步,大家壽命增長,再加上科技發達,一切生活都很便利,大家的福報也增大,還享有民主與自由,不是只有將所有的好處專往自己身上撈就夠了。所以,要先從自己的心去感受社會的相互依存。世間真正的福德,是要把知見與眼光放在自覺覺他的圓滿境界上,不論我們是修「止」或修「觀」,禪修的本意就是如此。
 
我們禪修,不是要急著馬上進入方法,而是先要瞭解世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佛法關心世間,你從自己的菩提心去發現:「能夠坐在這裡修學,是世間給我的福報。」有人會說:「是我的善根,才讓我在這裡。」有善根確實才坐得住!但是佛法講的是人能夠體恤世間的悲憫心,是那份深厚的、寬廣的、積極的、向前的、向上的一份心。
 
有善根當然可以接觸佛法,這善根是過去生栽培來的。然而我現在是這樣,未來會怎麼樣呢?我們對過去充滿感激,未來還是未知數,但是當下的心境是可以用專注來完成的。我們完全地放心,在這樣的狀況下安心修學,這就是我的福報。
 
有的人說:「我剛出家,還沒有成道啊!」三乘法是我要追求的,但此時此刻還沒有達到。古德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現在還不了道,是否就要「披毛戴角還」?
 
這點就先不必擔心,只要跟自己說:「我安心修學就是。」出家就是要弘揚佛法,度化眾生。我尚未成道,在還不能弘揚佛法時,要先吃飯、住廟,就如古德所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轉。」這時就安心地吃飯,但是沒有忘記未來弘法的目標,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這麼多人護持,而深深感恩。要常思惟:不僅這一輩子從小到大有人一直在護持,乃至生生世世,我做了多少人家的兒女,受到許多的栽培,我能夠出家,是因為父母親無限的呵護,同時也受到家族、社會的照顧。這些都是修學佛法時,要思惟且感恩的地方。
 
從安頓身心開始
「行菩薩道、成就佛果」當然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人道與天道。尤其現今在人道的增上過程裡,身心先安頓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照顧好身心這個法器,我們又如何進一步地修行菩薩道呢?
 
我來說一段歷史。越戰時,到越南去打仗的美國大兵,身心遭受壓力過大,已到達草木皆兵的程度。只要聽到任何的風吹草動或腳步聲,就會扣扳機開槍。有時打到的不一定是敵人,反而誤傷自己的伙伴。
 
有次一群穿著僧衣的出家人,手裡抱著孩子,來到美軍營隊附近,美軍要他們趕快離開,但那些和尚還是抱著孩子慢慢地靠近,說:「戰爭打這麼多年了,我們沒辦法照顧孩子,請你們帶回去照顧。」
 
美軍回答說:「我們是軍隊,怎麼幫你帶孩子呢?不可能!」
 
和尚說:「請看著這些幼小的生命,請幫我們帶回去。」
 
美國大兵生起了惻隱之心,看看孩子還是活著的,就讓他們留下孩子,其他人離開。
 
孩子們一個一個都非常可愛,美國大兵就把他們抱起來,這時炸藥引爆,所有的孩子全被炸死,兵士、營地也被炸毀,美軍死傷慘重。
 
一位目擊現場的美國大兵整個身心崩潰,宗教是社會最後的良心,那些穿著僧衣的和尚竟用這種方式來欺騙他們的善良。戰爭是殘酷的,但孩子是無辜的,面上綻放著天真笑容的生命,居然就這樣在一瞬間消失無蹤,他完全無法接受。
 
他回美國後,身心都生病了,雖然接受多年的治療,仍然無法安心吃飯、睡覺。他在越戰結束後回到越南,來到當時的戰場,記憶裡的畫面一幕一幕在他眼前閃過,他無法再以憐憫心看著越南的百姓,也不想去報復或做什麼來使自己走出傷痛。他想到最後那一幕看到的是和尚的作為,於是就去越南的佛寺出家做和尚,而且天天回到那個戰場去。雖然那裡還有很多地雷,但他仍然回到那裡去拜佛、打坐。他禮拜那些死亡的同袍們與小朋友們,天天在那裡禮拜,如此禮拜了好多年。
 
他穿著僧衣出去托缽,百姓們還是很善良地供養食物與衣服給他。在昔日的戰場上日日夜夜地打坐、拜佛,他終於走出心靈的黑暗與陰霾,讓自己活了過來。他想:「同樣的一件袈裟,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現今的他救不活同袍與小朋友們,但是他把自己喚醒了。他並不求要趕快解脫世間的苦與煩惱,獲得某種果證。他只是一路這樣走過來,坦然地做個越南比丘。他告訴自己,那一件僧衣可以騙人,也可以喚醒自己。
 
修法要如何修?佛陀告訴頻鞞娑邏王與百姓們,先修布施、持戒與禪定來獲得福報,大家能夠身心安頓,政事自然平順。而且在安和樂利當中,佛教還可以透過四聖諦,為世間的眾生指出一條離苦的解脫之道。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