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經偈
3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信心銘》有一段話: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至道並不難,只怕你取彼捨此
「至道無難」是指無上之道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為什麼不難呢?因為「唯嫌揀擇」。「嫌」就是嫌棄、最怕的、最忌諱的。也就是說無上之道並不難,只怕你取彼捨此,心中妄起知見。
 
什麼是「揀擇」?「揀擇」什麼?揀擇法門、眾生或對象,揀擇「我不要對你說法」。有人說:「我要修正確的法門,要修大經、大論,那個太容易了,我不要……」「我不要跟你在一起同修,你那個習氣我受不了。」「你跟我的境界不同,我們修的法門也不同。」「這個是我喜歡的,那個是我不喜歡的。」我們不都是如此嗎?
 
為什麼「唯嫌揀擇」呢?禪修時很怕生起聖者的驕傲,自以為已得功夫,別人都在忙修瞎練,因此會變得很不合群。有時,禪修會感到身心非常愉悅,便以為自己已經修到色界的第四禪,但是實際上還在欲界。有時,別人看持戒的人會覺得他們很奇怪,不持戒還好,持戒以後言行就變得奇怪;有的禪修者也是如此,常擺個莫測高深的姿態,盡講如何放光、如何感應等等。但是你放光跟我禪修有什麼關係呢?那都只是妄想而已。
 
禪修不僅要修自己,還要記得「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在學佛的過程很怕過度膨脹,不知道別人在哪裡,又很喜歡別人去溫暖他,可是他連分一點點關心在別人身上都談不上。
 
大乘佛法的菩薩道在修智慧與慈悲,但是智慧、慈悲的背後,需要多一點耐心與方便。為什麼說修行者要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因為你要把自己的境界放下來,回到眾生身上。如果你的境界確實很高,那麼可不可以放下來,你所講的讓我能聽懂,讓芸芸眾生聽得懂,這是需要的。再怎麼聰明、有智慧,還是要能為眾生所用,這是要練習的。
 
以平等心看待一切,能明白無上之道
「但莫憎愛」,「憎愛」是指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是自己障礙了自己。為什麼?因為到處秤一秤、量一量,東挑西選,有時會讓自己的境界過度膨脹,或眼高手低,最後一事無成。所以,要以平等心來看待一切,不起愛憎之心。
 
記得我剛出家時,佛學院安排我們早課輪流打木魚。有天我上去打木魚,念「楞嚴咒」。但念到最後我發現,為什麼我已經念完,大眾還在繼續念?因為我根本就不配合大眾,自己從頭到尾都在獨唱。這是大眾共修的場合,是大眾共成的一場佛事,這是一種合音,我卻是念自己的、敲自己的,把別人也搞亂了。
 
所以,剛開始要自己先練習直到熟悉,然後放下自己,配合大眾的需要,別人帶我唱念,我安心;我帶著別人唱念,大眾也安心,這稱為「自他護持」。
 
「洞然明白」,自己本身就會清楚地明白這無上之道,回到根本就是菩提心。修法在修菩提道、菩提果,重點在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佛陀成道以後,他沒有把所有的智慧、所有的利益盡給自己,就只是自己證入涅槃。相反地,他走向人間,打著赤腳,在熾熱的印度的泥土上,一步步地走向人群,那就是佛陀的心—菩提心。佛陀的示範是在告訴人們,菩提心是所有修法的基礎,無論要修多高、多深的道法,都要回到菩提心。
 
差異雖微小,卻有天壤之別
「毫釐有差」就是指同樣的事情,作法如果差之毫釐,有時結果就會南轅北轍。「天地懸隔」就是指天壤之別,看起來雖然只是絲毫的差異,就會有在人間、天上的差別了。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就在這裡,兩者不是同樣的一個境界。
 
所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這句話是說如果有絲毫誤解,以為不憎不愛就可獲得無上之道,反而又執取了不憎不愛,執取不揀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距離無上之道就更加遙遠了。
 
同樣地,就大乘的菩薩道來看,那絲毫的差異就在菩提心,你發起菩提心,所作的結果便是「至道」,否則那只是你自己的「道」而已,雖然它們都同樣稱為「道」。所以「至道無難」,「道」要達到最高境界或最低境界,或留著給自己或留著庇護眾生,其實都並不困難。從哪個地方可以檢覈出來,就是從菩提心。大乘佛法的修法,常常就是從菩提心、菩提道、菩提果來說的。為什麼「至道無難」?只有一個情況,就是要有正知正見,要能發菩提心。這是從《信心銘》裡面引出來的。
 
我們的信仰佛教,「信」在哪裡?「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切的善法就從「信」開始,從「信」進入,最後要完成的也是一個「信」。信仰就是力量,信仰就是專注,信仰就能專一齊心,但是專一齊心當中有個菩提心,這也是六祖慧能大師所說的,要回到菩提心才是最究竟的。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