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經偈
4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香光莊嚴
香光寺原本是一個地方信仰的中心,村民們都很虔誠,不過因為早期並無出家人來引導,所以,他們就是以傳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虔誠。不論是燒香、放鞭炮、繞境平安等活動,都是他們表達虔誠的方式。在他們的信仰裡,觀音菩薩被暱稱為「觀音嬤」,如果他們能更深入信仰的話,最好是能知道觀音菩薩說了什麼。
 
香光寺本名「玉山岩」,後又稱為「金蘭寺」。我接受聘請擔任住持時,就已改為「玉山岩香光寺」。「香光寺」的寺名,是由一生致力於慈善、弘法事業的劉梅生居士(後出家為覺生法師)所提議,他說「金蘭」好像指兄弟姊妹,聽起來比較俗,於是就從《楞嚴經》裡〈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一句「香光莊嚴」,而建議命名為「香光寺」,後由當時的村民信徒代表開會通過改為「香光寺」。
 
香光寺的名稱來自於「香光莊嚴」,「香光莊嚴」就是一個修行法門。
 
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香光莊嚴」為什麼是一個修行法門呢?名稱都是要來代表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楞嚴經》裡面有廿五個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是其中的一個圓通法門。
 
什麼是「圓通」?就是可以讓身心通徹的、身心解脫的法門。大勢至菩薩在首楞嚴會上站起來說:「當時有過去佛,他教我念佛三昧,就是念佛的心如何專注。」
 
什麼是「念佛三昧」呢? 經文用了譬喻:「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譬如有一個人,一直憶念著另外一個人。可是另外一個人,他似乎記得,又常忘記。他們彼此好像在捉迷藏,可是又好像離不開。這兩個人有時會相逢,為什麼會相逢?因為他們相應了!可是有時因為不相應又分開了,好像平行線。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有時相逢,有時分離,兩人相互地憶念,還是繫念在一起的,結果「憶念」愈來愈深化了。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如是乃至」是說明在時間、空間多變的情況下,「從生至生」是指一生過了一生。從輪迴來說,生命是沒有中斷的,經過漫長歲月的流逝與空間的轉變,他們彼此「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彼此形影不相離,沒有相背離。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這樣的情況,就如諸佛菩薩在攝受、憶念眾生,佛憐憫眾生,就如同母親在照顧自己的孩子般,憶念著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可能會離開。兩人相互想念,不論重逢或不重逢,彼此的心還是相繫的。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如果孩子憶念母親,就如同母親在憶念著孩子一般,生生世世都「不相違遠」。雖然離開,也不是完全脫離的。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果眾生修行,憶念佛就如同憶念著母親一般,於現在或未來就必定能見佛。
 
如果你憶念母親,母親常常就在你心中。憶念佛也是如此,念佛是要念什麼呢?憶念佛的功德。佛是我們的楷範,佛就是這樣成就,我也要這樣成就。
 
你成就的還是在你身心上,你不是要變成為釋迦牟尼佛,也不是要變成阿彌陀佛。如果你很思念母親,你就變成母親嗎?不是,你要成就的是自己,要安頓的是自己,要奮鬥的還是自己,這個絕對要清楚。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段話是說如果能憶念佛,就是離佛不遠,不用藉由其他方便的法門,只要勤修念佛三昧,就能打開智慧之心。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經文接著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就好像人身上會有香氣,而這些香氣不論是善知識、父母、親屬給的,要把自己身上的香氣再引出來給其他眾生,這個法門就稱為「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本來的因地,就是指我的善根,我就以如此念佛的菩提心,進入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修法的最核心,你要能全部接受世間是生滅的這個實相。要入無生法忍,自己本身要有修行,修念佛法門或禪修法門都無妨。縱使所有的祕笈都教給你了,如果沒有親自去練功,招式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罷了!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大勢至菩薩說:「我在娑婆世界攝受接引了念佛的人,大家都回到極樂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我不會再選擇什麼,直接就說我的修行經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都攝六根」就是在面對六塵世界時,內心不會產生喜歡或討厭的心理反應。「淨念相繼」就是指淨念相續,中間沒有妄念。「得三摩地」就是一心不亂,「斯為第一」是指念佛法門是第一妙法。
 
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香光莊嚴。其中舉出一個「母」字,我很欣賞那個「母」字。因為我們要報答母恩,永遠報答不了。「母」指的是我們的來處,是母親受苦受難把我生下來。如果從佛法的根本義來說,就是一個根源,母親是我們的根源。
 
在中國文化裡面,將報答父母恩視為第一重要。但是以佛法來說,我們除了報答父母恩,更要擴大到對社會的價值與使命。因為我們從根源走出來,同時也要回饋給根源,最可貴還是我們的菩提心。佛陀把我們的菩提心引發出來,然後告訴我們,除了要報答父母恩,還要明白自己受了所有眾生的恩,受了天地本身造福的恩。
 
「母」的意思是「根源」,我們的行為要如何處理呢?其實就是回到我們的菩提心,佛法修學的根本就在菩提心。你的點點滴滴都含攝在修行裡,要用菩提心來看待每一個法門。每一次念佛、每一個動機,無不是菩提心的一個轉念,這就是回到根本。
 
為什麼用一個「母」字呢?意思是修法必須從根源去統一。所以,達摩祖師到了中國以後,他說禪修應該要怎麼修呢?有的從「理」入,有的從「行」入。
 
什麼是「理」?我們的心與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就是相應的。談到「行」,我們每一法都要先修慈悲行,要與菩提心相應,這是修法的開始,也是我們最後要完成的目標。
 
母親成就我的修道因緣
當年我出家時,母親問:「你一定要出家嗎?」
 
我說:「是啊!」
 
母親說:「我多麼想你,你回來陪我好不好?」
 
我說:「好啊!」我就回去讓她看一看。
 
她說:「你喜歡吃什麼?你最喜歡吃什麼?」
 
我就說:「好好好,通通都好。」
 
她的疼惜與愛護我全部接受,可是多住幾天以後,她就說:「你已經在佛門了,你要回去好好地照顧你的道業,我很想你,可是我知道你留不住。」這裡面有很深的母親的愛。
 
當她病重時,住在安養中心,我去看她,並勸導她:「媽,你要念佛。」
 
她點點頭,趕快從床上挪一個位子,說:「你躺在這裡,你躺在這裡讓我摸摸你。」
 
我那時只有告訴她:「媽,我現在多大了,你看我的身體這麼胖,怎麼擠得進去!擠不進去了!」
 
她就說:「好啦!好啦!我不能夠起來再煮你最喜歡吃的。」對某種東西,她有一種無限的惦念。
 
我說:「你只要安心念佛,我會照顧自己,你要到阿彌陀佛的地方去,你先去,我後面也會去的!你安心就好。」
 
她就說:「我聽懂,我知道,你也要安心,你安心了,媽媽就安心了。」
 
這是形影相離,還是形影不相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在佛經裡很特殊的,就是舉出母親為例子,以世俗可以理解的語彙來說,母親成就我們,付出無限的關心,但是我要去出家學道,我還是必須自覺,自護護他,這是必然的過程。
 
很多的經典告訴我們,修法要報答父母恩。然而我們再怎麼報答,都回報不到母親當年生我、撫育我時的辛苦。同時,我們期待父母都能獲得安頓,不是只有把希望都寄託在兒女身上。佛菩薩把法門教給我們,我們接著自己就要用功,一方面用功處理自己身心的問題,同時也面向世間,如此才不會白白地來到這人間一遭。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