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身心來禪修
1讓身體好好地坐著



禪修的原則—「身安道隆」
修行時生起的煩惱有時不是惡念,而是心理的許多想法如排山倒海般一直生起。它們無關善惡,卻不斷地交纏縈繞,擾亂我們想要安定的心。收攝心念的方法很多,專注於自己的呼吸是最根本、最簡易的方式,這是需要長時間自己生起力量去練習的,無法由別人代替。而且即使在教理上能理解,但是真正想用功,絕對是要自己親身實踐的。
 
很多人常感嘆歲月如梭,自己一事無成。感嘆時哭上一哭,又能如何呢?下一回仍然是半招都使不出來。時間就這樣匆匆過去,自己的心是否能安定下來了呢?有的人則是很用功,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又說那個法門更加高超,修來修去,卻沒有一個法門是能熟習而有把握的。你是否可以就一個讓自己有感覺、身心可安頓的法門來用功呢?
 
禪修一定要把持的原則就是「身安道隆」。「安」的意思就是「自在」,「道」就是指你的法身慧命。「身」要自在,「道」才能夠興隆。人會不會生病?因緣是否會改變,是否會橫生枝節?這些都很難預料。但最先改變的是自己,不是別人。如果看到、聽到、想到什麼就順著它們轉,身心自然無法安住,又怎能自在呢?
 
穩定的坐姿可幫助身體安定
我先從「身安」談起。平常大家都在做執事,總覺得時間被安排而受限制,無法專心好好地用功。而現今不必做執事,整天就在禪堂裡禪修,你又用了多少時間在用功呢?如果用得上功夫,心很快就可以安定下來,有的人坐在這裡卻覺得好無聊,希望找些事情來做。這時是要「安身」還是要「安心」呢?
 
首先,你得把身體自然地、自在地放在蒲團上,但這樣做對不常禪坐的人來說並不容易。有時身體雖然端坐著,不免心想:「最好能起來走一走。」於是決定起身行禪,但走不了一會兒,又希望趕快坐下來。我們的心就是如此躁動,無法安定。
 
身體是你的,為什麼會如此躁動呢?
 
身體要如何「安」?只有「坐」這個方式嗎?在所有行、住、坐、臥的姿勢裡,「坐」相對是比較穩定的狀態。你的身體整個底面積都是穩定的,這個姿勢可以幫助你的心安定下來。身體是否安住不動,這個就只有你自己知道,而且要學著去知道,別人是無法得知的。
 
有個方法可以幫助觀察身體是否安住。在你坐好以後,先把頭挺起來,最好是脖子稍微往後仰,但不是去看天花板。儘量挺直脊椎,脖子自然地挺起,稍微後仰,後仰到不會跌倒的姿勢,但不可太過僵硬,然後閉上眼睛。這時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你完全地專注於呼吸時,身體不會跌倒,而且也不會僵硬。如果挺起脊椎有困難,就先調整所坐的蒲團,感覺坐上去時不會一直往前滑或一直往後倒,如此身體才能坐得安穩。
 
檢查身體各部位是否有放鬆
坐下來後,就要讓身心放鬆。如何放鬆?你從頭開始檢查自己是否有放鬆:我的臉部放鬆了嗎?肩膀放鬆了嗎?手臂放鬆了嗎?手鬆了嗎?喉嚨放鬆了嗎?胸部放鬆了嗎?丹田放鬆了嗎?臀部放鬆了嗎?雙腿放鬆了嗎?坐得安不安穩?可以坐久一點嗎?
 
或許你們會覺得修行打坐應該是在修心,不是在修身,其實兩者相輔相成,它還是一個整體。讓你的身體坐在這裡的是你的心,心如果不動,身體自己也不會坐下的。你把自己擺在蒲團上,依自己的習慣,透過對身體每個部位的觀察,然後從頭檢查到腳,從腳檢查到頭,先覺知你的身體是否舒適,不舒適就趕快調整。別一味地咒罵蒲團不好坐,坐得腰痠腿麻,或旁邊的人動作太大,吵得自己無法專注,埋怨這些都是無益的。要能不受外境影響,讓自己安住,這才是自在的。
 
身體先安住,雙手自然地放下,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注意呼吸的進出。你可以選擇要注意「呼」或「吸」,完全地看住它。如果察覺自己妄念還是很多,那麼,就看著「呼」與「吸」中間的停頓點,不要移動。只是自然地呼吸,觀察著完整的呼吸,所觀察的是你自己的呼吸,不是別人的呼吸。
 
為什麼要作意在呼吸呢?其實它是將注意力放在身根上,注意鼻孔處的觸覺,是在處理「身」的部分。這不是在處理眼睛、鼻子或其他部位,而是你的覺知。所以,直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進出,而不是在畫鼻子、鼻根,它是身根。因此,禪修第一步最要緊的是「身安」。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