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的基礎在五戒、十善



菩薩受持戒律有次第嗎?有的。就《優婆塞菩薩戒本》而言,戒條有六重戒與廿八輕戒。六重戒其實可以將廿八輕戒全部含括進來,它是一個可收可放的戒律。其中的六重戒是: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說大妄語;
(五)不說四眾過;
(六)不酤酒。
 
這是以五戒為基礎而成的菩薩六重戒。菩薩受持戒律的次第即是以五戒為基礎,再往上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
 
菩薩戒儘管有六重戒與廿八輕戒,其實重點是在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飲酒。菩薩戒含攝不飲酒戒,十善裡則未列出不飲酒。
 
十善可分為身、口、意三業:
(一)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二)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三)意業:不貪、不瞋、不痴。
 
至於不貪、不瞋、不痴在菩薩戒裡也是很重要的戒,它的重點在於時時攝持自己的心念。這在菩薩的修學上是很重要的,雖說是攝住自己的心念,但還是要從行為上表達出來。心念很重要,但是行為如果不表達出來,這還是不夠的。
 
所以,菩薩戒是一個不論身、口、意業都要落實的戒法。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