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以戒為師



佛弟子應遵循佛陀的教法與教誡
佛弟子以佛為師,遵循佛陀所說的教法與教誡,我們跟隨著佛陀學習看待人生、處理人生的問題,這就是「師」的意思。佛陀是老師,是楷範者,因此說「以戒為師」、「以法為師」,他所說的教法與與教誡,即是我們修學佛道的準則。
 
一般會說「以戒為師」,詳細而言,除了「以戒為師」以外,還要「以法為師」。以戒律為師,就是跟隨佛陀的戒律;「以法為師」這句話中所謂的「法」,除了指佛陀所說的「經」與「論」之外,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律」。
 
這便是我們一般所謂的「三藏」—「經藏」、「律藏」與「論藏」。「法」是指佛陀所說的教法;不論出家或在家,法同一味,教理、教義是相同的。但是佛陀的教誡,有關「戒」與「律」的教導,出家、在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因為出家與在家兩者的生活型態不同,所擔負的任務不同,參與的團體與社會使命也不同。
 
佛陀的弟子分為七眾,在家的有兩眾—優婆塞、優婆夷,出家的有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在家眾是指皈依佛教的佛弟子,而對於出家眾的入眾,要求的資格就比較嚴格,尤其是要受具足戒者,所要求的更為嚴格。
 
佛法同一味,戒律有差別
在修學佛法上,出家眾與在家眾於三藏中的深入點略有不同。一般在家眾大都只深入經藏與論藏;而律藏的部分,出家眾就會比較重視。所以,在此我們要討論的是經藏、律藏與論藏之間,對於出家眾與在家眾要求的不同之處。
 
就以修學佛法而言,應該同一法味—不論是南傳、漢傳或藏傳的哪一種傳統,其教理應該是相同的。但是戒律比較偏向的是教誡,「教誡」就是行為軌則的指導,這個即稱為「戒律」。只要是佛弟子,不論出家或在家都要持守戒律,讓自己的身、口、意業保持清淨。在此,我們特別要來談的是菩薩戒。
 
「菩薩」有兩種,一是出家菩薩,二是在家菩薩。出家的菩薩所指的就是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一般說「回小向大」,所以要修菩薩戒,仍要以原來所受持的聲聞戒為基礎。在家眾的優婆塞、優婆夷要受菩薩戒,也是要立基於三歸、五戒之上。
 
出家眾與在家眾在所學的教理上雖是同一法味,都在追求解脫自在,但在戒律生活上則有所差別。由於受持戒律的差別,形成出家五眾與在家兩眾之間生活型態的不同,擔負的任務也不同。
 
佛法在世間,七眾弟子各司其責,共轉法輪,這是一股僧俗共成的力量。自古以來便有很多優婆塞、優婆夷因為修證上的成就,而足以成為後人的楷範。他們參與世間,以在家眾的身分實踐佛法。例如在《維摩詰經》裡,便敘述維摩詰居士「示現妻子,好樂梵行」,他家財萬貫,卻富而不吝,平常布施僧侶,救助貧民,樂善好施,也參與很多的社會事業,而且精進於佛道,不執著外相,為各種人傳授「不二法門」,是佛教居士的楷範。
 
出家眾中也有很多楷範,例如佛陀的十大弟子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以及歷代的高僧大德,都展現在佛教大乘經典或佛教的歷史上,令人讚歎。尤其是此時此刻的廿一世紀,佛弟子不僅要自求解脫,同時也要思考佛教如何因應世間的變化而推展,如何行菩薩道濟度眾生,其中受持菩薩戒即是在這課題裡最重要的基礎。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