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28 期
2017.09.20
釋悟因
禪修要發菩提心不只是禪修
禪修不在於訓練呼吸
我出一個題目,看你們會如何處理。如果一位外科醫生在開刀房裡將患者肚子剖開割除患病的部位,正專注於切除的動作時,突然天搖地動,發生了大地震,很多儀器與工具被震散了一地,工作人員嚇得都紛紛各自逃命,這時你要留下來照顧病人,還是也要跟著趕快逃?
做為一個醫生,照顧病人是他的天職,即便是面臨生死的恐懼,都還是要負起責任。大家都認為醫生是很好的職業,但考驗也多,一方面是他的職責所在,一方面是他對世間的一種付出,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命的美。
同樣地,我們在禪修時,除了注重技術性的練習,讓自己的身心完全地安住之外,我們還要關注除了禪修之外世間的種種,那有可能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也有可能是你內在發願的方向。你可以無止境地修下去,而不是只在禪堂而已,不論是端坐、站立、行走或是其他活動,隨時你都可以安頓身心,並且關懷世間。
所以,呼吸是很重要的,而且你修得好,就能以禪定的功夫來幫助別人。不要以為那只是呼吸,我們不是在訓練呼吸,而是培養自己專注的定力,以及從定力開發出來的力量。
無論是誦經、懺悔、持咒、拜佛,乃至做執事,只要你掌握了禪修的核心,並以此來自利利他,那是絕對可行的。
事相與理則
前幾天我回精舍,聽到監院說有一位研讀班居士很想念她的母親。
我說:「喔!她想念媽媽。她現在幾歲?」
監院:「她九十歲了。師父!我要怎麼回答她?」
我說:「她媽媽幾歲呢?為什麼九十歲還在想媽媽?」
監院:「是啊!」
我說:「你直接對她說:『你活得太長了啦!』」活得太長,和她同時期的人都已離開人世,她還在說當時的陳年舊事,大概身旁其他人也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她已無法與人溝通了。
我又問:「她想媽媽的什麼呢?想媽媽罵她的事呢?想媽媽疼愛她?想媽媽可以陪她講話?」監院當然一時無語,她怎麼會知道呢?我想難道九十歲就不想媽媽了嗎?
我媽媽今年剛去世,我想她時,就希望能回去和她吵一頓,因為有時她會曲解佛法的意思。我想想自己實在不夠慈悲,應該從她的角度來告訴她如何好好過活,不是只有一直叫她趕快念「阿彌陀佛」。
記得媽媽生前常說:「你每一次看到我,只會念阿彌陀佛,你怎麼不講一點好聽的給我聽,你可不可以慈悲一點啊!」有時媽媽說:「欸!你怎麼老是在叫我念阿彌陀佛,你自己有沒有念啊?」我聽了更不好意思了。
媽媽又說:「你念的分給我就好了。」
我說:「唉呦!怎麼是這樣呢?念佛要自己念,不是別人念來分給你的。」
她就說:「我偶爾會念一念啦!可是你每次回家,只會叫我念阿彌陀佛。我本來有念佛,你這麼一講,我不就又念了。」
所以,弘揚佛法是要有方法的,不是只有叫人家念阿彌陀佛,而是讓他有興趣,願意用他的方式去生活,去安頓身心,去覺受佛法。
我們都了解佛法說要體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才可能證得「涅槃寂靜」,但佛法不盡然就只有這些理則,還要注意弘法的方式。所以,我們不能只緊抓著理則,而忽略每一件事情的事相,每一件事都呈顯了「有」的世界,而非只是「空」的,有時「有」跟「有」還是挺有趣的!
「諸行」是緣起法,「無常」是理則;「諸法」也是緣起法,「無我」是理則。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理則,都是從聽聞來的知識,這些佛法知識乃至於禪修,都要透過自己去體驗、消化,然後再轉化出來,才能利益他人,這其中是充滿了慈悲的,而且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來實現。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