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
禪修不在於求快速證果



允許自己再開始
禪修不是三天兩頭就能立竿見影的,也不是一蹴可幾的。想要一坐下去馬上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不要只想著要趕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是對自己要永遠保有信心,不斷地再開始。
 
上一支香如果坐得頗為得力,下一支香不見得還能如此,每一支香永遠都是開始,無須咒罵自己、放棄自己。如果這一支香坐得不是很理想,這沒有關係,再提起精神重來一次,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允許再開始的,這種熱切與信心就叫做「try, try again」,讓自己重新試驗、重新啟動。
 
同樣地,這一支香坐得很好,也要學著去把它放下,每一次都是開始,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我們進入佛門,每次的因緣都是重新學習的機會,把每一件事情變成你的功課,也變成你該學習的地方。禪修也是如此,永遠沒有放棄的時候,絕對不可以懶散、放逸。
 
精進、專注地觀呼吸,用一呼一吸作為你的禪修法器,在這樣的動態下,你隨時都對自己的身心了了分明,坐得是否安穩,念頭是否散亂,身心是否愉悅,你都必須如實地了知,只要單純地如實了知,不要因有特殊的境界而欣喜執著,也不要因無所進展而沮喪苦惱。
 
若你能如實了知自己的身心,並且永遠保持修行的信心與動力,心志堅定,這才是真正的信仰,成道才有可能。
 
時時精進,恆不退轉
近代高僧弘一大師在杭州某寺修行時,寺中有一棵枯樹,落葉飄零殆盡,樹幹乾枯,早已了無生機。幾個月後畫家好友徐悲鴻(編按:徐悲鴻是兼採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被認為是現代中國繪畫之父,是中國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去拜訪大師,見枯樹發芽,長出新葉,驚歎道:「您這位高僧住在這裡,枯樹竟然起死回生,真是不可思議!」
 
弘一大師聽了,連忙合掌說:「那是我每天給它澆水,它才長出新芽。」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澆水使它更加茁壯,是輕而易舉的事,但要使一棵葉盡幹枯的枯木再次發芽,是何其困難!又有誰會為一棵看似枯死的樹木澆水呢?大概只有弘一大師這樣的高僧吧!想要使枯木新生,得要持之以恆地天天澆水,直到它的根能伸到地底下去吸收水分,再長出新芽為止。
 
禪修也是如此,要時時精進,《八大人覺經》中說:「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修行須日積月累地精進勤下功夫,不能一曝十寒、朝三暮四。佛門有句話說:「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諸佛、菩薩都是要歷經多劫的勤苦修行才能圓滿成就。
 
我們修行其實也是像在對枯木澆水一樣,須具足永不退轉的信心與百折不撓的毅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