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訶世界的一角
《大唐西域記》簡介



成書因緣
玄奘於貞觀二年(628)從高昌國離開,一直到貞觀十九年(645),再次踏進大唐國土。此時的唐太宗正準備東征高麗,軍務繁忙中,仍抽空接見玄奘。在與玄奘談話後,唐太宗應允了玄奘翻譯從西域帶回的佛經,還由朝廷徵選了京都弘福寺的靈潤法師等十二人為證義大德,個個均諳解大、小乘經論,是當代推崇的碩學俊彥;此外,還有綴文的大德九人,字學大德一人,證梵文大德一人,其餘筆受、書寫手等不計。
 
這段時間,唐太宗也命玄奘整理遊歷西域、印度等地的見聞、風土民情。因此,由玄奘口述,門人辯機筆受並編集,於貞觀二十年(646)七月成書一帙,有十二卷,共十萬餘言,名為《大唐西域記》。
 
範圍與內容
《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所聽聞或實際去過的國家,範圍從阿耆尼國(新疆焉耆)到迦畢試國(阿富汗喀布爾)、進入北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印、南印、西印(孟加拉)、離島僧伽羅國(斯里蘭卡),再回到瞿薩旦那國(新疆和闐),東行入境,共遊歷了一百三十八國,書中各國基本上是以行程的先後排序。
 
玄奘對各國的記述繁簡不一,通常包括國名、地理形勢、幅員廣狹、首都大小、國王、族姓、宮室、農業、物產、貨幣、食物、衣飾、語言文字、藝術、禮儀、兵刑、風俗、宗教信仰、佛教聖蹟、寺數、僧數、大小乘佛教的流行狀況等。
 
對讀玄奘的傳記
《大唐西域記》可再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簡稱《慈恩傳》)對讀,這是由玄奘的弟子慧立所撰,彥悰作箋,詳細記載了玄奘的生平事蹟,成書於武周垂拱四年(688)。全書共十卷,前五卷主要記述玄奘西行的經歷,後五卷是玄奘回國後翻譯佛經等事蹟。《大唐西域記》著重客觀資訊的記載,有關玄奘走訪各國時個人的際遇,則並未寫入。因此,對讀兩本著作,不僅能認識七世紀時期的印度,以及西域的多元歷史、地理、傳說與多元文化,更能見到一代高僧學法取經艱苦卓絕的精神,是我們應學習的典範。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