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訪悟因法師談——宗教的教化功能
問:請問法師什麼是「宗教儀式」?「宗教儀式」有什麼樣的功能?
答:一個世界性的宗教,通常會有它的教主、教義,還有儀軌、制度和教徒。宗教儀式有那些?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到的有:宗教的建築、服裝,或者彼此的稱謂、倫理......,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容易接觸到的宗教儀式。
至於宗教儀式有什麼樣的功能?我想,宗教義理本身是概念性的,必須落實成為大家可以踐行的儀式、儀軌。所以儀式、儀軌的重點是在倫理的教化,就是以我們信仰的佛或神明所表達的倫理秩序,以此界定人與宇宙之間、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物之間的倫理,然後也在我們信仰的宗教裡去演練;透過演練,宗教也同時啟發我們,在生活世界裡崇敬、實踐倫理,表達對信仰的真誠。所以,儀式最主要的功能是以教化為主,宗教儀式是好的、必要的。
但也要常常對儀式加以反省、省思,去掌握它的真正精神和原則,不然儀式會僵化;相對的,若儀式變動得太厲害,也會迷失掉,所以要常常從教義中,去尋找說明、根據,來詮釋宗教儀式的時代性和意義性。
問:對於目前臺灣社會民間信仰,呈現以脫衣秀、大量燃放鞭炮、燒王船酬神,動輒燒掉數百萬元等現象,法師的看法是什麼?人們應如何來看待這些現象?如何改善?
答:闕於目前臺灣民間信仰的現象,我們不難從大家的口傳和雜誌中,看到像脫衣秀、燃放鞭炮等問題,我想可以逐一來說。
台灣民間早期的廟會,是相當全民化、社區化的,那時候大家用野臺的歌仔戲、布袋戲,或者民間技藝雜耍,以娛神來達到娛人和全民共樂,這並不是不好,問題是現在多了「脫衣秀」,或是暴露身體、煽動色情的動作。從這些現象,不但可以見到社會大眾共同娛樂的需求,也值得大家重新去反省:在廟會中,大眾共同的娛樂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最合宜?我想這很重要。
至於,放鞭炮是人們表達對神明的虔敬。早期農業社會,一村、一家都離得遠,廟也離得遠,偶而放一下鞭炮,表示慶祝 ,還沒話說;現在已經都市化,人口很密集,大家也放得起鞭炮,所以就拚命放,這種虔誠好像有一點不太對勁了。火藥是中國老祖宗發明的,但是現在使用火藥最多的是放鞭炮,聽說有些廟會,一放就可以放掉兩、三千萬元。而這兩、三千萬元放完了以後,還造成空氣污染、環境嘈雜和炮屑,這對現代的社區來講,不能說不是一大諷刺。
「 燒王船」是古時送瘟疫,或地方不安寧時,大家所做宗教上的共同祭祀。不論從宗教的儀式上,或是社區的共同活動來看,有時藉重它來達到民間安撫,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現在由早期象徵性的祭祀,變得越來越龐大,因為社會經濟改善以後,大家出得起錢,無形中就用它來投入在宗教的熱潮中。
對於這個現象,我覺得從事宗教工作的負責人,可以透過教化來達到改善。我深信宗教信仰是社會最後的良心,對於動輒就燒掉幾百萬、幾千萬,這是耗費社會資源,浪費社會財富,任何一位神明,都不希望他的子民是這樣子的。這是從事宗教工作的團體負責人,必須去檢核、去反省的,而且要對所有信眾、社會大眾負起教化工作。信仰的儀式可以經由宗教教化宣導來達到改善,既可娛神又可娛人,不一定要做無謂的浪費!
問:近幾年隨著佛教盛行,大眾媒體常可以看到「密宗咒語、財神爺可以保平安、求財......」等廣告,法師對這件事的看法是什麼?
答:我想這些廣告所以會刊登,還是有人看的;有人需要,才會有人廣告,但這也是商人做生意買賣的途徑。商人善用這些語彙,施展推銷、傳播術,來達到對群眾需求的服務。在這些現象背後,我們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這些,因此才會有人推出這樣的服務。
從需要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這些看似宗教的廣告,其實是宗教被商業化、商品化,或物質化的表徵。但在物質生活的背後,還是要重視精神生活。物質的滿足是短暫的,很難持久,要能持久還是要從對他力的依賴或是物質化,走向自力、重視精神生活的提昇,這樣才能持久,也才能從宗教得到個人心靈的轉化。如果沒有這一層轉化,只有物質的滿足,終究是短暫的、空虛的。所以個人覺得,有人願意提供這樣的服務,可以提供社會大眾很多便利,可是這些便利最後要回到信仰的真義,就是從他力轉向自力,從物質轉向精神,這種轉化是宗教生活的核心所在,一定要不斷的去努力的。
問:我們如何看待宗教中的「神秘經驗」?
答:神祕經驗在宗教生活裡是存在的,尤其當一個人相當的虔敬,或是一個人打坐,精神十分專注集中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生理、心理上,種種專注後的特殊情況,所以凡是曾經很虔誠,或者很專注的過宗教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經驗。
但是這種經驗,有時會引導到正面,有時反而會引導到負面上去。因為這種經驗是一 般人少碰觸到的,一旦有了神秘經驗,往往容易一直耽著在這情境上,有時還會更加誇張自己這種經驗,不知不覺間自己就「神」起來了。所以古來大德或中國的禪宗祖師,都不斷告訴我們:神祕經驗不妨以平常心來看待,不妨把它放下。否則一味耽著在神秘經驗裡,反而會耽誤自己的成長,無法以更具有彈性的心靈,來接受生活世界裡的一切。
我一直認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化,也是推廣佛陀慈悲、智慧的教育工作。佛教應回到教育的崗位上面,來完成知識 和生命經驗的傳遞。
有時,我們會很理性的來看待宗教,但佛教並不是只用哲學、義理,就可以完全表達,還要有情感,所以一般大眾,還是以「宗教」來認識佛教。宗教是人類的反應和處理,宗教的生活、經驗,不是哲理可以完全取代。而且,每個時代永遠都有當時代的困擾和眾生的苦迫。從這些苦迫裡反映出來的,是宗教的處理態度,我們希望儘可能從智慧和慈悲的方向去疏導,不要追求神祕經驗,因為神秘經驗,反而會發生誤導。所以個人覺得,佛教既是一個宗教,佛弟子的宗教生活,難免有特殊經驗,而這些經驗應儘量與智慧與慈悲相應,才不會發生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