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十字路口的僧伽
重拾禪修的行持

佛教的存續,很重要的關鍵,是僧伽的素質與能力, 僧伽素質與能力影響了佛法能否切實正確傳譯給社會大眾,提供大眾學習典範, 如何提昇僧伽素質?作者以斯里蘭卡佛教現象為例,講明十字路口的僧伽該往何方。



沿著這條路線走,僧伽就有需要重拾一種已然遺失的紀律,那就是襌修的行持。襌修這個有系統去發展平和安穩與洞視能力的修行方法,本來就是出家人生活的血脈。可惜在今時今日,它似乎只是一個名詞、法會,討論會中的偶爾話題,或每天禮拜儀式中的十分鐘靜默。以我個人所見,僧人的生活如果不是以襌修為中心主務,這種生活就只是真正僧伽生活的影子,是對大覺者託付給僧團重任的一種逃避。
 
我很明白:並非所有出家人,都有能力過全面襌修的生活;我也不是建議,全部出家人都必須依循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沒有幾個人,可以從純粹襌修的生活中找到喜悅。因此,在佛教長遠的歷史裡,僧團經常對僧侶們不同技能和性格傾向,作出靈活處理。一個僧團要有行政人才、學者、教師、弘法者、社會問題顧問、輔導員、儀軌專家等等,僧伽養成,就是要培育出各方面的僧材,去履行這種種如基督教傳統所謂的「主動任命」。對於那些較傾向運用學識和思考的僧侶,必須給他們接觸多方面現代智識的機會,好讓他們在正法與人類文明進步之間建起橋樑。—如哲學、心理學、比較宗教、歷史、文學和藝術。但要讓出家人的生活,忠於最初建立僧團的宗旨,就一定要先把襌修回歸到它原本的正位—那肯定不是在外圍,而是在正中心。
 
話雖如此,但襌修的生活又應當同時融入較為廣義的正法,才能將信息傳送到世界及社群裡,不然僧團就會變得故步自封、停滯不前了。在南傳佛教的歷史演進過程,最可惜的就是,僧團被界分成深山修行的森林僧,與市區鄉間的寺僧。雖然這個現象並不是斯里蘭卡所獨有,但在這裡甚為普遍。這種分裂,令雙方都未能達到一個健康的平衡,導致正法未能成為這個國家、甚至全世界滋養心靈的一股力量。森林僧遠離社群,他們只是樹立默然的榜樣,卻未能以襌修所得來的體悟洞見以及敏銳判斷,為普羅大眾解決日常生活上關於心靈及道德方面的各種矛盾。於是,維持社群佛教的責任,自然便落在市區及鄉間的寺僧身上,他們卻很容易會變成某一傳統或某些種族特色的維護者。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