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物探尋_唯識所現:從唯識談心法與色法
唯識中的色法與心法

屬於「色法」範疇的身體器官或種種物質現象, 與屬於「心法」範疇的認知、感受、性格等心理現象,二者間到底有何交涉? 本文將嘗試從「唯識」觀點來探究一二。



 
前言
 
今年六月報章刊載一則新聞,南非57歲的瑞塔一年前接收印度人捐的活體心臟並進行移植手術後,原本挑食不愛吃肉、不吃咖哩的她,手術後竟然開始喜歡吃肉,並愛上咖哩……。
 
這樣的案例不禁令人懷疑:移植他人的器官,難道人格特質也會跟著來嗎?從佛法的觀點,屬於「色法」範疇的身體器官或種種物質現象,與屬於「心法」範疇的認知、感受、性格等心理現象,二者間到底有何交涉?

在佛法中,心法與色法不但是構成有情生命的兩大成分,它們的狀態還影響個人當下生活的品質,左右生命未來的善惡、苦樂等趣向;對它們掌握的程度,更是迷與悟的關鍵。因此,心法與色法一向是修行佛法者觀照的對象,了解它們,才能了解緣起;了解心法與色法都在無常破壞中,才能放下愛、無明等煩惱,體證涅槃。

心法與色法等身心現象,彼此交互影響著。二者中,唯識學派尤強調心法的特勝,認為「色法」只不過是「心法」所現影而成。在心法方面,除了傳統的六識說外,唯識學派又提出末那識以及阿賴耶識,將傳統的意識加以細分,成立獨特的八識說。唯識學派認為:體悟境不離識,而滅除視外界事物為實在的錯誤認識,以及伴隨這個錯誤認識的種種苦惱,淨化身口意三業,是修行的要旨。
 
色法

色法,類似現代所稱的物質,但並非完全等同。色法是修行者觀察的對象,因此,佛法對色法的分類,除了地、水、火、風等構成色法的基本元素特質外,又從五種感覺器官(五根)及其各別接收的物質現象(五境)來區分。

據安慧論師所著的《大乘廣五蘊論》中的色法,有四大種——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煖性)、風界(輕性),及由四大所造色——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這五種感官各自所對的境——色、聲、香、味及觸等五境,再加上無表色,總共11種。
 
其中,眼根所對的境——色,專指青、黃、紅、白等顏色(顯色)、長短等形狀(形色)及行住坐臥等動作形態(表色)這三類視覺的對象。這是狹義的「色」,也稱為「色境」,而非上述廣義的色法。在科學上看來,色境只是各種不同波長的光波所呈現的現象,屬物理世界的現象。
 
耳根所對的境是聲音;鼻根所對的境是香味、臭味;舌根所對的境是酸、甜、苦、辣、鹹、淡等味道。而身根所對的境——觸,指滑澀、輕重、冷熱等觸覺的對象。
 
唯識學派為了說明行為所留下的業力,還提出第十一種所造色——「無表色」。行住坐臥等動作,除了作為視覺的對象——表色外,這些身體動作還會生起另一種稱為「無表色」的色法。無表——未顯現出來的、潛在的意思。因此「無表色」是一種不可見的色法,它主要指由身體的動作(身業)及表達的語言(語業)二者所造作的善業、不善業所生成的種子。種子譬喻「業力」有感果的力量:過去的業潛伏而延續著,待因緣具足時才產生果報。
 
修行者須觀察色法(如身體的呼吸、行住坐臥、飲食便利等活動)是地水火風等四大不斷變化、破壞的過程。而能觀這個破壞過程的「心法」,也是連續不斷變化、破壞的過程。

心法

佛法認為色法沒有認知、感受的能力,也沒有主動的意志力,必定還要具有「識」,才有這些能力,才算是有情生命。眼根好比一台相機,它可以攝取人物風景的影像,但無法認知內容,沒有好惡的感受,也不會生起愛憎等感情,乃至經過一番思考抉擇後採取行動。而心理活動必然包括「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等三大不可或缺的成分。

一般所謂的「心、心理」,在佛法中屬於「心法」,也稱為「心」或「意」或「識」。識,就是了別,是對境的認識作用。我們的心透過眼根而能看,能了別色法,就叫眼識;這個識透過耳根而能聽,能了別聲音,就叫耳識……。六識分別以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嚐、觸、知等六種了別作用。隨著認識的根門不同,而分識為六識。
 
當我們張開眼睛,看到一朵白蓮,而覺得「看到」、「看到一朵白蓮花」。這時,眼根、色境(蓮花的白色、花瓣的弧形)都只是沒有知覺的色法,視覺之所以產生,一定要具備的重要因素就是「眼識」與「意識」。「視覺」是眼根、色境與眼識共同作用的結果。直覺地看到(知道)花的形狀、色澤,這是透過眼根,並由眼識所認知的;若知道花名、顏色的名稱,生起喜愛或討厭之情感,想起與白蓮花相關的種種經驗,乃至想要伸手取花供佛,那就是屬於意識的層次了。

大小乘佛教都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唯識學派則另外提出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成立八識說。

潛伏在六識深處,相續的阿賴耶識,如冰山廣大的基部,是生命最底層的基礎,也是生死流轉的擔當者。它是由過去的善業、惡業為因,而感召來世的苦果、樂果(異熟果),所以阿賴耶識也名為「異熟」。另一方面,一切法的種子依阿賴耶識為住處,所以阿賴耶識又名為「一切種子識」。異熟,是就前生的善、惡業已形成目前存在的生命體的角度而言;一切種,是就阿賴耶識的內容結構而言。

末那識夾帶著生命底層最幽微的煩惱——一種不由自主的,對生命產生恆常、獨一、可主宰的錯覺(我癡、我見)與深切的渴愛(我愛),及自以為是的傲慢(我慢)。它依止著阿賴耶識而相續生起。
 
與末那識相應的煩惱,形成最深層的我執,是生死的根本。但透過修習「無我」,末那的煩惱終究有完全淨化的一天。煩惱既然斷盡了,依靠煩惱作為助緣,而感召未來生命苦果的舊業不再有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將永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