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 心經 期
2013.09.19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釋見諦 編輯
2.4.2.2 無學位的空性無學位的空性
• 調伏意樂
《心經》主要是講空性,觀自在菩薩開示修習空性的部分可分三段,這三段字面上大概已了解。真正如何推理空性,這裡沒有談,它只是描述資糧道、加行道如何修空性,以達到最精準的程度?見道的階段,如何全面地了解空性?修道時,見道所現證的道理,認真入空性定用功,所有不管對境的法,有境自己— 智慧本身— 及行為得與不得,已得或將得,一點都不執著,所有的執著心都去除。如何推理這部分要透過《中論》,《入中論》及宗大師的《廣論》學習。之前還要學習唯識宗及經部宗的見解,這些不懂的話,中觀就根本不會懂。中觀宗裡面又有自續派與應成派,其中的差別很微細,這些都要慢慢學習。之前講過,中觀應成派才能接受《心經》是了義,連中觀自續派都無法接受它是了義經。所以,《心經》的內容,要達到中觀應成派的程度才能了解。要了解這個學習次第,知道如何推理,才可能理解空性,所以要慢慢地加油。平常念的時候,如前面解釋所說,大概描述資糧道與加行道是這樣子、見道是這樣子、修道是這樣子,各位應同時發願,自己能很快到這個境界,同時勉勵自己不要那麼執著,要去除自己的執著心。因為我們沒有智慧,因此現在藉佛菩薩的智慧,去除自己的執著心,要以這種角度來學。
• 正講
修道的結果變成成佛。成佛也講空性,但只有一句— 無所得,所以不能說成佛就沒有講空性。總地分,講空性可分四段,修空性只有三段— 資糧道與加行道為一段,見道為一段,修道為一段。無所得是講空性,但是不要以為這是無學道要修的空性,不是這個意思。因此剛才說這裡有講空性,但不是要修空性。
為何眾生可以成佛?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佛是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佛。無所得故,意思是所得到的佛果位是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佛。若佛有自性,眾生則無法成佛,因為若佛有自性,就變成不是依賴因緣。不是依賴因緣,就算如何具備各種因緣,都無法證得它。所以,若佛有自性,眾生就無法成佛。因為佛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佛。為什麼講無所得故呢?因為,前面的菩薩們透過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所以可以成佛,是因為佛是沒有自性,佛是依賴因緣,當菩薩們累積了所有的因緣,他們就能成佛。所以,無所得故是可以成佛的理由上面講空性,它不是無學道時所修的另一種空性。前三個階段,資糧道與加行道、見道及修道認真修的結果,他們可以成佛。為什麼他們可以成佛呢?理由是佛是沒有自性,所得的是證得佛的果位。無所得故,即所要證得的佛果位是沒有自性的緣故。
敦煌版: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
怎麼成佛呢?此處講諸菩薩眾,指的是前面資糧道、加行道怎麼修、見道怎麼修、修道怎麼修,從資糧道到修道一直修的這些菩薩,修了般若波羅蜜多,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一直有修般若波羅蜜多。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法,資糧道、加行道如何修的?見道怎麼修的?修道如何修的?修的結果就得以成佛。成佛時的境界是「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依靠般若波羅蜜多,修學菩薩的四道—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修般若波羅蜜多的結果就是成佛。
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這四個講的是成佛的境界。為何這樣就可以成佛呢?就是因為前面的無所得故。這樣的佛果位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為什麼能證得佛的果位呢?因為這樣的果位完全沒有自性,所以講無所得故。沒有自性,就表示依賴因緣。依賴因緣,表示只要具備因緣,就可以取了。所以說,以無所得故,這些菩薩們就可以成佛。
無障礙應該是心不為執著心蓋住,因為這個緣故,就變成所有的壓力恐懼都沒有,故說無有恐怖。因此,有人將無障礙當理由,無恐怖就變成所立。無障礙的結果,就是無有恐怖。因為人們恐怖的來源是執著,得不到這個或有可能會怎麼樣,時時刻刻都會有疑或小小的恐懼,時刻處在恐懼中,這些都是執著心影響的。若沒有執著,一切的恐懼就沒有了,從小到大的恐懼都沒有了。一切的恐懼都由執著心而來。因此,無障礙的緣故,無有恐怖。此處藏文有二種念法,一當理由,一不當理由。一個是無障礙故無有恐怖。
另外,也可按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解釋,無障礙故無有恐怖,無有恐怖為煩惱障,無障礙為所知障。沒有所知障的緣故,連煩惱障也沒有。煩惱即心不平靜;心若平靜的話,就不叫煩惱。所以無有恐怖解釋成將令心不平靜的煩惱去除。障礙為不了解,無知,將所知障去除。但是,中觀應成派不這麼解釋,因為對他們來講,連執著心— 諦實執或法我執— 也是煩惱障。
超過顛倒,顛倒也是指執著心,超過表示連執著心的習氣也去除,超過表示距離很遠很遠,距離很遠就變成連習氣也都去除。藏文的話是shintudainei, 過跟超過二者有別,超過有距離非常大的意思。離與遠離也有差別。藏文為極超過,意思是連習氣都去除。前面的不障礙講的是執著心而已,並沒有講到習氣。無障礙表示沒有執著心,因此沒有恐怖。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說,二者都是煩惱障,執著心是煩惱障,無有恐怖是煩惱後面的影響。所以,一個是煩惱的源頭— 執著心,一個是後面的那些影響。所以說,心無障礙,無有恐怖。二個都是煩惱障。中觀自續派認為前面的是所知障,後面的是煩惱障。現在只以中觀應成派來講,障礙與恐怖都是煩惱障。然後,超過顛倒,超過是非常遠離,顛倒一樣是執著心。超過執著心,意思是連執著心的習氣也斷。先斷執著心,再斷執著心的習氣,當連執著心的習氣都斷的話,就超過顛倒。以此為理由,而究竟涅槃。超過顛倒的緣故,就變成究竟的涅槃。
玄奘版: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這句話跟前者一樣。菩提薩埵即菩薩眾,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這句也差不多。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罣礙講了二次,先是心無罣礙,再是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所以講得更清楚。藏文版只講無障礙故,無有恐怖,它沒有以無罣礙為理由,成立無有恐怖。無有恐怖的理由是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遠離的意思是極超越,極超越的緣故,連習氣也斷除,所以究竟涅槃。到此講完無學道時怎麼成佛。
生:玄奘版有一個夢想,那是什麼意思?
師:應該沒有什麼特別,夢想即無明的意思,顛倒的無明即執著心的意思。到此真正的答案已回答完了,舍利子的問題是「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這個問題已經回答了。在這個答案上解釋如何成佛,也已解釋完了。為令弟子們更有信心,觀自在菩薩講道,前面所開示的修行之路,唯有這條路,除此之外,沒有另外的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佛,都是走這條路的,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
敦煌版: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到此講的是要成佛必須要走這條路,沒有別的路。所以三世一切諸佛,「亦皆」表示沒有半個不這麼走,每尊佛— 過去未來及現在的— 一定要走這條路。
我們常講大乘佛教徒一定要讀《般若波羅蜜多經》,不可以說我不想讀《般若波羅蜜多經》,我要讀《華嚴經》或其他的經。若不是大乘行者,則是另一件事。若是大乘行者,《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定要讀,其他經典都是它的支分,對它的方法有些協助作用,算是參考或補充。《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徒的必修課,不是選修課。總之,《般若波羅蜜多經》非常重要。為了這個緣故,龍樹為解釋般若經顯意,造了《中論》等著作。無著為解釋般若經的隱意,造了《現觀莊嚴論》等著作。印度過去的祖師們也知道,什麼是大乘的重點,所以把《般若波羅蜜多經》完整地傳下來,這是真正的大乘佛法的核心。要了解,大乘佛教徒必須要讀的是什麼,這點必須要認識。
《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有完整的,有不完整的,若廣行及深見的法都有講,而且都有完整,這樣的《般若波羅蜜多經》要常常讀或禮拜。因此,宗喀巴大師講道,家裡若沒有其他經書的話,最起碼要有《般若攝頌》。《般若攝頌》是什麼呢?完整講廣行及深見的《般若波羅蜜多經》有很多,其中最短的一部就是《般若攝頌》,其他的經典因為太多,可能放不下,家裡面起碼要有《般若攝頌》。宗大師在《廣論》受菩薩戒裡有講到這點。
生:《般若攝頌》是不是上次找出來的《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師:是。
從佛經中也可以理解,別的經沒有講「三世一切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自己在其他經典都沒有說這樣的話,唯在《般若經》才講這種話。若想成佛,必須要修這個法。總之,大乘佛教徒要清楚,自己必須要修的是什麼。剛才讓我們對般若波羅蜜多有信心,所以觀自在菩薩特別講到三世諸佛都是這樣作的。
敦煌版: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莎訶。
玄奘版: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前面已經講完廣的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現在講它是多麼殊勝,把它變成可以在短時間內,很多眾生能夠跟這個法結個善緣。結緣一詞,有時好像不太好,意思是不要學。現在講的是,在短時間內,結一個很好的因緣,結一個很好的緣份,因此,更短地集攝出來,讓眾生跟它結個善緣。由於它是這麼重要的緣故,故再講一次簡短的版本,即是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莎訶。這就是短的《心經》。(註)
為什麼要作短的《心經》呢?因為這個法極為殊勝,任何眾生時時刻刻能種下這種好的因緣。為了這個,所以念成咒語的方式。此處用「是故」,意思是如前面這樣講的,它是多麼地殊勝,如前面所說,三世諸佛都一定要走這條路,沒有另一條路可以成佛。這個方法是最殊勝的成佛方法,就將它變成咒。咒表示它非常有能量,非常有加持力,非常殊勝。因為三世諸佛都是這樣的緣故,當知就是要了解。了解這個法,了解它是「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還有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之咒,真實無倒」,到此講它的功德,要了解它是這樣。
空性的法,第一它是那方面殊勝呢?它是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意思是很迅速地以智慧到彼岸的特質,智慧能夠到彼岸的特色。是大明咒,意思是去除一切的無明,一下子可以解決的特色,有此能量。是無上咒,沒有比此法更殊勝者。是無等等咒,無等是佛的果位,這個法才能達成與佛平等的果位,這個空正見的法有何作用呢?連苦的因或苦的根,一切苦能夠一下子去除,有此作用或特質,故名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然後它是一個完全真實力,最真實,最究竟的一種力量,真實力量最強,最穩定,最真實最究竟的力量,這麼殊勝的緣故,把它變成一個濃縮咒語的角度,讓大家能方便跟此法結很好的緣份,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前面這些把它當理由,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它是非常殊勝的祕密咒。從咒語的角度念出來即是「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玄奘版到此已經結束。到此把如此殊勝的道理,為讓很多人跟此法結緣,以略的話結善緣,更方便,所以就變成一個咒語— 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到此是觀自在菩薩再把《心經》略說一遍,可以說觀自在菩薩講般若波羅蜜多廣的一講,略的也一講。講完後,觀自在菩薩特別教誡所有的大乘種姓的菩薩們,應如他所開示地,好好修學。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觀自在菩薩講,如我說的,一切菩薩要這樣修學般若波羅蜜多,這是觀自在菩薩特別的交待。這句話也是觀自在菩薩所說的話,玄奘版沒有這句話,有點說不過去。其他觀自在菩薩的話都有,就是沒有這一句。總的講,序分的部分沒有,佛對觀自在菩薩讚美的部分沒有還可以,觀自在菩薩開示的話是真正的《心經》,他的話應該不可以漏。他說的話若漏的話,就比較嚴重。以上是觀自在菩薩特別交待,菩薩行者應如他所開示的那般修學,以上結束了觀自在菩薩的話。
從「舍利子。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開頭,為觀自在菩薩親口說的話,一直到此處「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自在菩薩講的話就結束了。觀自在菩薩答完了之後,世尊從甚深明了三摩地中出定,然後對觀自在菩薩說話。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彼定即甚深明了三摩地。世尊說不是只有我讚美,一切佛也會隨喜讚美。你的開示我跟一切佛都會讚美及隨喜。
註:此咒語為《心經》的略講,因為它從資糧道講到了成就佛果。按雪歌仁波切於《菩提道次第攝頌》所說:第一個「揭帝」意思是我要去修持,希望能夠成就的是資糧道;第二個「揭帝」代表加行道;「波羅揭帝」代表見道;「波羅僧揭帝」代表修道;「菩提薩婆訶」代表無學道。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