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學士尼風波的省思
平常心看學士尼



 

今日的社會價值已呈多元化趨勢,且風氣走向開放,這個男朋友吹了,大可另覓良人,這個工作不適意,也可另謀高就,縱使待遇再低,圖個三餐溫飽,買三兩件漂亮的新潮服飾,看幾場喜歡的電影,應不是難如登天吧!為何有人仍要獻身佛們,每日清晨三、四點即起床誦經禮佛,靜坐,旣無魚肉佐餐,又沒電視、電影可以打發時間,甚至洗淨鉛華,將一頭烏溜溜的秀髮剪掉,還要飽受別人投以「不解」「可憐」的眼光,、這些差距「看不破」、「想不開」的是誰?
 
所以,動輒想當然以為:大學生出家是「感情受挫」、「受他人所惑」,「逃避高度競爭的社會,因自己在社會被淘汰而丟臉」,「社會價值觀念改變,過去認為低賤的,現在變為無所謂了。」是說明對完成大學教育的青年知識分子,思考能力、價值觀、自我肯定的不尊重。難道佛教徒只能是人生失意、老太婆、殘障弧苦的人?而寺院的功能僅是提供社會「落難者」一個「逃避責任」「安養天年」的場所?
 
傅佩榮先生曾明白指出:「物質主活極度匿乏,社會正義無法伸張的地區,宗教信仰住往扮演重要的角色。這種現象在某一種程度上,確實符合佛洛依德所云:「宗教是人類心理的拐杖」:然而,令人矚目的是,在物質生活相當充裕,社會正義也有基本保障的地區,宗教並不如某些人所想像的瀕於死亡己。」所以,自一九七O年以來,自由世界經歷了一次宗教復興的浪潮,至今方興未艾。(註二)
 
由此可見,宗教是古今人性永恆的需求,而對存活在「物質化」、「量化」、「意義冷感」的現代人來說,宗教更可以為迷惘、低盪的心靈,指點出生命的崇高價位所在。至於佛教,正是透過「無我」、「無常」空性智慧的觀照,將生命從「小我」的範疇解放出來,為人類出路做清明的指引。所以,當一位渴求心靈自覺,懷持濟世理想的知識青年,發現佛法不但肯定了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同時更從奉獻的生活、止觀的修持,來提煉生命內蘊的智慧、潛能,因此決志走入宗教更深廣的世界,這其實是極為平常且合理的抉擇。
 
而且正如陳怡安教授的分析:宗教教育最原始的負担就是文化的負担,而其層面有三,一是自我訓練、教育,二是了解目前社會到底需要什麼?......三是讓社會現象和我的宗教教義,凝化成時代、社會的需要。(註三)
 
所以,做為一位宗教師,他的使命是旣長遠又艱辛的,除了要有超邁朗然的人格,還要具備能看到整個社會問題,時代需要的恢弘器識。如果說,從事宗教工作的人員素質低落,對自己的責任欠缺明確的認識,我們的社會也只好停滯在「神棍」充斥,祈求出示明牌,好中「大家樂」的投機、僥倖心理風行的層次,這那裡是社會真正的福祉?反之,若是有識之士願意走入宗教領域,為人心做正本清源的土工作,相信不但可以給現今迷惘擾攘的社會灌注一股清流,且更是國內宗教水準再提昇的契機!
 
是以在探討大學女生出家這一事件,與其將焦點放在無謂的爭執、猜測,倒不如以「關懷社會人文建設」的立場用平常心去探討,——宗教的意義、功能;現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宗教?我們的社會需要怎樣的宗教師,怎樣的宗教法?這不是更能盡到知識份子領導社會的使命!
 
【註解】
註二:見中國論壇雜誌第二八一期,頁十三,傅佩榮先生「省思一些宗教現象」一文。
 
註三:乃行為科學博士陳怡安教授應邀至香光寺作專題演講,在「宗教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演講中所提出的一段話之大要。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