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創造當下的淨土



淨土法門的起源

我們受持的是彌陀淨土法門,既是修習這個法門,就要知道淵源,而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從經典中尋找。以淨土法門來說,它的代表經典是三經一論,如果再加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普賢行願品則是五經一論,今天提出其中最具代表的「觀無量壽經」的一段,來和大家討論。

 

「觀無是壽經」的緣起,是由於阿闇世王受了提婆達多的煽動,竟然篡奪王位,而把他的父王頻婆娑羅王幽禁起來。頻婆娑羅王是佛陀的大護法,遭逢了如此一個忤逆不孝的兒子,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他的皇后韋提希夫人在痛苦絕望之餘,請求佛陀為她開示生命安穩的歸宿,佛陀便告訴她:心念阿彌陀佛名號,觀想阿彌陀佛德相和佛陀世界的清淨莊嚴,專心一意地與阿彌陀佛的世界相應就可以進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就是後世淨土法門的起源。
 
苦難中的光明
由這個緣起典故,個人深刻地感受到,在人類面臨痛苦深淵的時候,法門的出現是出現一道曙光及開展另一個世界。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有遭遇絕望的機會,也會遇到突不破的關卡。對阿闇世王來說,因提神達多的蠱惑而生起囚父之心,是他人生的一個危機陷阱;對頻婆娑羅王及韋提希夫人來說,阿闍世王的表現也是他們生命的困境,於是我一直在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出現的「關卡」何其多?它又在哪
裡?
 
我出家之後,第一次感受到生離死別的震憾是父親的去世。在他彌留時,我守在病榻前,他那雙無神無奈的眼睛一直盯著我。面對他的不忍、不肯離去,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幫他擦擦臉,摸摸他的氧氣管,直到他嚥下最後一口氣。如今,對於自儁,我還是束手無策。自儁說:「師父,我發了一個願:當我身體還好的時候,我要趕快布施、奉獻,與同學們結緣,接引同學學佛,等到嘴巴不能說話、身體不能動的時候,我就要好好用功,這會不會太晚?」,怎麼是嘴巴不能說話,身體不能動才要好好用功?人生突不破的關卡是何其之多:老、病、煩惱、痛苦..., 然而最終極永恆突不破的制限就是「死亡」—— 某一天的某一個時刻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縱有再多的奉獻、再強的能耐、再大的發心,終不免一天天地走向死亡,結束這一期生命,又進入另一期生命。
 
淨土法門非常突顯、非常強調的就是——死亡等在下一刻,你要把「死」 常常牢記在心頭,因此相當清楚地突現宗教的特質。同時,我們常會作各種計劃——三十年後的我、十年、三年...或是什麼時候的我要做××事,就要常提醒有一個「終點」等在下一刻。從此推算我這輩子要做什麼?我的關卡在哪裡?我要如何去突破?進而坦然去面對生命的真實——人都要死,問題是怎麼死?...
 
再回來
彌陀淨土法門除了提供對生命終點的認識與肯定外,它還提醒了我們生命另一層源源不斷的動力——往生極樂,乘願再來。發願往生不是為享樂、享福,而是向上心力、願力的再提昇、再修學——親近彌陀與諸上善人等大善知識聽聞法要,修習菩提善法;然後,還要再回來,共同建立這個世界。既然還要乘願再回來,所以,更要珍惜現在生活的每一刻,觀察現下這個世界的苦難在哪裡?佛法怎樣解決這些苦難?其方法又為何?總不希望回來的下一世,要出家沒有人可以接引我等,更何況彌陀大願的完成,就應從此時此刻當下的世界開始,往生極樂的修學是去深造。所以,人的關卡不必是絕望,死亡並不等於斷滅;因為還要再回來。首先穩定當下方寸,看清每一念頭,要積極地建設我所存活的這個世界,使它更加清淨、莊嚴。這是我覺得科技越發達,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世界間的相關性越來越清晰,修持彌陀淨土法門也能提供這樣的信念。
 
佛性與努力
淨土法門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理則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每一念的佛號,都是從內心所流露出來的,念佛當下的每一念心都能與佛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只要念得分分明明,念念當下都是阿彌陀佛,這是「眾生皆有佛性」的註脚,也是淨土法門內蘊的教法,但是,淨土法門有待商榷也在這裡,為什麼?眾生皆有佛性,念佛的當下心都是阿彌陀佛,可是,回到現實世界時,我們是不是每一念都是阿彌陀佛?人世間那麼多的苦迫、嫉妒、貪愛、嗔恚等煩惱一直存在著,可見,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並不說明現在就已經沒有煩惱,沒有造業,我們永遠要精進不懈,因為不管是自己、別人或是彼此存活的世界永遠有無窮無盡無邊的不圓滿,需要不斷地去開發、突破與覺悟。
 
所以彌陀淨土法門歷來雖為許多人信仰,但常常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只有念佛求往生,這是不夠的,它必須要精進不斷地自我開發,也就是說,除了「信」之外,還要加進「解」和「行」,才能有「證」。因此,淨土的易行便在信仰即可得度,可是信仰的當下,對佛的義理就要努力踐行,要調整自己的心行與彌陀的願行相應。而這些要靠聽聞聖教、親近善知識、思惟法義以及從經教中去印證何者是善法,作意自內心世界去找到使它落實的地方。
 
今天是佛七的第二天,個人覺得,對一個捨俗出家奉獻身心從事宗教生活的僧人,這些修鍊是必要的,要相當作意地去培養起來。人生有許多不同的危機、陷阱、困境、關卡,等著自己去面對,雖然有很多人跟我們在一起過堂吃飯、禮拜、誦戒、念佛、修行,也在一起執作、上課等,但是,對於個人突不破的關卡,只有自己最清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破繭而出,要在自我的內心深處去感覺到、觸摸到、印證到,唯有一觸摸到才會成為自己生命的真實體驗,這是最寶貴的,是別人取代不得的。如果有一天,師父要走,你們告訴我說:「師父你好好念佛!」這又說什麼呢?大家提起正念來。阿彌陀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