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下) —香光尼眾佛學院
佛學院的課程設計



摩訶菩提協會的學校課程包括佛教和非宗教科目,例如錫蘭文、數學,甚至實用科目如紡織(Kobbekaduwa 1993, p.98-99)。中國的祇洹精舍和後來的佛學院也是如此,「全日制的三年基本科目包括佛經、歷史、文學和外語,有些還有進階課程(Pittman 2001, p.44-45)。」雖然楊文會創辦的學校只維持從1908年至1909年的一學年,且只有24位學生(12位僧侶和12位居士),但他們之中有些人在民初時期的佛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位是知名佛教居士教育家歐陽竟無(1871-1943),他是復興唯識學研究的領頭羊。另一位是僧伽改革者太虛,他在21歲時就讀佛學院(印順 1995, p.53)。歐陽竟無於九年後的1918年,在同址創辦「支那內學院」,並致力於佛教研究、出版和募款活動。另一方面,太虛則積極推廣僧伽教育:1922年,武昌佛學院是他創辦的第一所佛學院,隨後陸續在廈門、重慶、北京和西安等不同城市創辦四所佛學院。
 
太虛所創辦的這些佛學院,有幾點不同之處:一、佛教和非宗教科目同樣注重,包括外語。學生在廈門佛學院可以學日語,在重慶可以學藏語,在武昌和北京可以學英語,在西安可以學巴利語。二、太虛在佛教教育方面採用了現代化的作法和方式。學生必須通過入學考試,如同其他非宗教學校,許多講師是居士,講課時使用黑板,學生記筆記,上午和晚上要做一小時作業,定期進行評分,及格分數是60分。學生依照個別的程度分班上課,不像當時多數的佛學院,是將所有學生都安排在同一個班級上課。完成學業後,會頒發畢業證書,就跟一般非宗教的中學一樣①。一位曾在廈門的閩南佛學院求學的僧人形容課程如下:
每日有五個小時的佛學課,每週有三個小時的佛教史課程和十八個小時的世俗學科課程,每日清晨和晚上各有一個小時的自修課。世俗學科有古代漢語(一週六個小時)、日語(五個小時)、歷史和地理(五個小時)、心理學(兩個小時)。這裏沒有開設數學課程②。(Welch 1968, p.11)
 
太虛的佛學院課程還有第三個特點(除了最早創辦的武昌佛學院),著重於佛教論著和釋論,尤其是法相唯識學、因明和阿毗達磨,不同於大部分傳統佛學院著重在教授佛經,例如《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維摩詰經》、《華嚴經》、《圓覺經》、《四十二章經》(Welch 1968, p.108)。
 
根據霍姆斯・維慈(Holmes Welch)指出,1912年至1950年間,有71所佛學院成立。他估計,約有7,500位僧侶在佛學院求學,占所有僧伽人數的2%③。雖然人數不多,但並不代表不重要,因為其中大多數的人後來都成為住持,或在其他領域扮演領導的角色。佛學院通常是三年制或六年制,註冊方式各有不同,辦學的時間也大不相同,只有少數佛學院能持續幾十年。例如天寧佛學院,從1919年創辦至1949年結束,持續了30年。不過,大部分都只持續了幾年,或甚至只有一年(Welch 1968, p.285-287)。阻礙佛學院繼續辦學的主要因素通常是缺少經費。

 

【編註】

①霍姆斯•維慈2006, p.90-91.
②霍姆斯•維慈 2006, p.91.
③霍姆斯•維慈2006, p.95-96.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