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淺述原始佛教建築藝術

曲線和緩的屋脊、飛簷、雕樑畫棟、亮麗的傳統漢唐宮殿式樣,大抵深植在現代中國人對寺院的觀感裡。而這種佛寺印象,實是經過悠長的歷史大河與地理變革後的樣態。隨機應化在佛法弘傳的歷史脈絡裡是極為突顯的特性之一,因此,當人們入寺禮佛時,大皆也能沉浸於金碧輝煌的氛圍,感悟那佛光普照的神聖莊嚴。然而佛法浩瀚,求道者不僅信仰,尚需通過理性的探求,才能得到勝解。倘若在面對具有教示意義之佛教建築物時,諸如空間景觀與視覺造形等就能浸淫佛之哲理,將收潛移默化之效,否則將佛教藝術一概視為嚴飾而失去了隱含其中的象徵與佛教文化特殊深意,豈不遺憾!   但佛教建築藝術淵遠流長,分佈範圍廣闊,於時空邅遞中,樣式及作法不盡雷同,規模大小不一,體例佈置也難以一概而論,再加上史籍上對其規制亦鮮少記載,所以想要了解佛教建築的緣起,只有上溯到印度初期佛教建築的一些基本型類,統攝條貫,才能免於雜亂偏頗的窠臼。



 
類型
 
初期佛教建築,以供奉佛舍利的「塔婆」最具特色。原始的安立塔婆有三種用義:一﹑表人勝;二﹑念他信;三﹑為報恩。十二因緣經有云:「有八人得起塔。」可見原始佛教中塔婆的建造是佛弟子崇敬佛陀舍利,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的具體表現。阿育王時代將佛舍利分送到各地方去,專供佛弟子瞻仰禮拜,於是造塔風氣特盛,成為各地化導信眾皈敬三寶的佛寶象徵。而後世德望高僧,其弟子亦建塔葬其靈骨,更有將佛事器物陪葬者。至此,塔婆儼然已成佛教紀念性建築物了。
 
原始的塔婆多少磚石疊砌、竿、蓋木造、形成圓、方或八角形,由台基、覆缽、平頭、竿、傘等五部分組成。竿上安置寶輪、傘蓋等飾物,象徵尊貴崇高。台基外則為繞道,供繞佛用。依塔型來看,塔婆可分為「露塔」與「屋塔」兩類:
 
1.「露塔」──塔基因層次增多而與象一般高,必須扶級而上。平頭以上做圓錐形,今錫蘭、緬甸、泰國的
 塔多屬此類。
2.「屋塔」──是由小型的舍利瓶發展而來,塔身造成房屋形、樓閣形,後來又發展成有三、五、七、九、
 十一、十三重等高大的塔,此類塔在北印度、中國、日本等地區較為發達。
 
此外,古印度另一種與「塔婆」建造有關的宗教建築物──支提,又作制底、制多、或稱塔廟。「支提」起源於印度早期的開鑿石窟穴居遺風,形制為構造及石窟兩種。石窟中央就地鑿出塔婆,可視為窟院建築之濫觴。岩窟冬溫夏涼,適宜靜修,且因山岩鑿穴既經濟又牢固,窟院建築於是發達。佛陀時代,毘舍離就已存有許多支提可以提供出家僧侶居住。到了部派佛教時代,有僧伽的住處就有佛塔的安置,此時支提已兼含奉安舍利和提供佛弟子進行宗教儀式活動等功能,猶如精舍。而同一時期的僧院約略可分成四種型態:
 
1.單獨僧房──一僧一房,集合各小僧房而成大僧院,以便於教團的聚集生活。
2.單層僧院──屬岩窟僧院,形制上多如同支提。從正面看,先設廊,次為方室。方室的三邊是僧房,各房
 進口皆向著方室。光源自進口及側窗入,因採光不足,內部晦暗。
3.平地僧院──這類僧院包括三型:無佛堂、或於進口中央較大之僧房設置佛堂供佛、或有佛殿之精舍等。
 僧院中庭舖磚或石板,設暗渠可以洩雨水,即是律中所謂的「水竇」。中庭的設備,考諸遺跡則有小塔
 婆、精舍、水槽及井……各種設施,並無定制。據此推測,中庭未必限於教儀用,亦是炊事,水浴處。
4.重層僧院──各層外有欄楯周匝圍繞,有馬蹄型窗,足資採光、通風。見於戒律中有三、五、七層之別,
 具如根本說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八所載:「苾芻造寺應為五層,香台應可七層,門樓亦作七層,苾芻尼造
 寺應為三層。」
 
此外,凡伽藍、塔,或者僧房皆有石質玉桓繚繞,周垣大抵以石格、橫貫及地覆構成,其上施以細微的浮雕,圖像則多取獅、象、牛、馬及法輪、菩提樹,或佛像、本生譚等。設於伽藍入口和塔的玉桓間的門,此門是源自古印度的村門,通常以兩支四角形高柱,上結一、二或三條橫樑,原本採木製,後改為石造。傳入中國後就轉為牌樓,至日本則成為鳥居。圍繞於塔婆、菩提樹,紀念柱或周匝於伽藍的欄楯,深具神聖墻垣的意義,顯示其中供奉了具有神聖性質的物品。而於伽藍門前或塔傍作為標柱而建的石柱,柱端呈鐘形,上刻有象、獅、牛、馬、輪寶等浮雕,這是源於阿育王用來雕刻詔書及法敕,並將其立於領土邊境,以宣揚佛法而立的石柱。
 
結語
 
證諸史實,僧伽藍乃是佛法住持,僧伽辦道的處所,其發揮的功能對社會的淨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探究原始佛教建築的基本形態,有助於了解佛教藝術東傳到中國的轉變過程。倘若能有更多賢達發心考據實證,統攝貫通,找到佛教建築的脈絡,開創出適應現代生活的寺院建築,則不啻俾益信仰,更兼具了安定社會的機括。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