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點哪一個心?:十個故事說《金剛經》 
三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唐朝有位德山大師,俗姓周。精研律藏,通達諸經,尤擅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人稱「周金剛」。
 
當時,禪宗在南方很盛行,德山大師認為:「出家沙門,千劫學佛的威儀,萬劫學佛的細行,都不一定能學成佛道。南方禪宗竟稱:『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根本已經著魔,誤人誤己。」德山大師決定去喚醒他們,以報答佛恩。挑著自己寫的《青龍疏鈔》,往南方走去。
 
途中肚子餓了,尋著香味來到一家餅店。店裡有位老婆婆正在賣燒餅,大師就走進店裡,想買個餅充飢。
 
老婆婆見德山大師挑著那一大擔東西,好奇的問:「這麼大的擔子,裡面裝什麼?」
 
「是《青龍疏鈔》。」德山回答。
 
「《青龍疏鈔》是什麼?」婆婆問。
 
「是我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作的註解。」
 
「這麼說,大師對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很有研究?」
 
「可以這麼說!」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若能答得出來,我就供養您點心;若答不出來,對不起,請您離開此地。」
 
「不用客氣,儘管問吧!」
 
老婆婆說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大師您是要點那一個心?」
 
德山大師一聽,整個人愣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心中既慚愧又懊惱,一把火燒了《青龍疏鈔》,悵悵然離開。後來到龍潭,至誠懇切地向龍潭祖師求教,精進修行,最後大徹大悟。
 
賣餅婆的問題如當頭棒喝般威猛,令德山大師改弦易轍,步入禪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念念不住,息息流變的心,不住 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覓心了不可得」,因此,在三世中求心的自性,是不可得,惟有如幻的假名。所以,如來才會說「諸心,皆為非心,是 名為心。」正是對這畢竟空而無自性的幻心,深刻的體悟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