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變更中的佛教面貌
適應性佛法所面臨的挑戰

大佛像或林立的佛教寺院,從外表看來,佛教在斯里蘭卡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到處皆是, 實質上,佛教在被西方科學文明的催迫之下,逐漸儀式表面化、信眾人口老化, 如何面對?作者將從佛教歷史發展,談佛教在現今社會的使命與責任。



殖民主義的強權
 
自古至今,適應法所描繪的宇宙,已成弘揚佛法與其修行的基石,從來都沒有人質疑它。但是,從十五世紀末期始,這種一向堅定的信念開始被挑戰。挑戰是來自歐陸崛起的殖民主義,這些本來以佛教為主的社會政治體系,在被強國掠奪的過程中,原居於當地的許多佛教徒遭到傷及自尊和打擊佛法的經歷,如侵略霸佔、基督教的強行傳教、教育與宗教脫軌、殖民式的統治等。
 
科學抬頭
 
世界科學觀的抬頭,又更加鞏固上述這股浪潮的氣勢和力量。雖然科學的基本原則與佛教對真理尋求的精神似乎相應,但以科學理解世界的同時,卻引起人們對物質的偏重,這與佛教傳統精神願景實有所相違。佛教經典的宇宙觀認為:由於業力不同,各類眾生不斷在宇宙間不同層次的界域輪轉;科學卻認為生命在自然界中純粹只是一種物理過程,肉體死後便煙銷魂散,就此全部終結,沒有下文。佛教思想視「心」為主,而「物」為次;自然科學則視「物質」為基本,而「心」為其副產物,或只是物理過程的一部分。佛教指導我們:應該從道德和心性上的磨鍊,去達到出世的目標和超俗的實相;自然科學則相信:除了現證世間,根本什麼都沒有;他們同時又認為,一切道德和宗教規範純粹都是以人為本。就是在西方國家,科學剛好也與求知欲和道德解放的興起同時出現,以致於當時在西方人心目中有顯著地位的基督教也被推翻。
 
自由經濟帶來的物質文化
 
不過,威脅傳統佛教世界觀與其附屬價值的,不單是現今科學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其實佛教的思想家,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大可以在基督教佔盡上風的奮鬥中與科學結盟。但令佛教的傳統價值失勢的因素,並不在於理論這方面,而是在於現今的實際形勢—盡量操控科技的運用,以期在自由經濟體系中擴張利潤。
 
科技與自由市場的結合,產生一種來勢洶洶的消費文化,而這種文化得以抬頭,是因為它倡導物質富足與感官欲樂是生命最值得追求的目標。今時今日,可能就是這種被廣告與傳媒所刺激起來的消費文化,在挑戰著以精神生活為重的理念。這種文化在城市裡簇擁著富貴的一群,使他們如在雲霧中自縱欲樂。電視、電台和電影院所傳播的花花世界,讓那些市郊的窮苦人家感到羡慕嫉妒、反感和淒然悵惘。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又怎會對酗酒、毒癮、自殺和暴力等罪行直線上升的數字感到譁然?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