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
總結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無明是十二因緣公式的第一支。在佛陀證悟的夜晚,他追溯生命的緣起,回溯的最後就是無明。佛陀發現只要能斷除無明,就能斷除從「行」一直到「老死」等支。因此,十二因緣的公式就在經典中被標記為十二種緣、條件。《正見經》中詮釋十二因緣的部分,是取其中任何一支,去探討它的苦、集、滅、道。
 
總結十二因緣,我將十二支緣起視為一個系統,試著以二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個過程。第一個角度我要問的就是:
維持輪迴不斷地輪轉的責任者是誰?是什麼保持著輪迴不斷持續地輪轉?
 
 
此生是「識」與「名色」互動的過程
 
 
上圖是我了解十二因緣的方式。從第一個角度出發來探討,是把「無明」當成十二因緣的主要原因而產生「行」。「無明」與「行」經常被視為「因」的面向,從這再被推動,而產生新的存在,就是「識」、「名色」。因此,此世從生到死,我們便可視為是「識」與「名色」互動的過程。
 
在《大緣經》中,佛陀並沒有從「識」追溯到「行」,而是去分析「識」與「行」之間互為因果的關係。如同之前的說法,推演從生、成長到老死,「識」是「名色」的緣,「名色」是「識」的緣。我們這一生就是「名色」法作為「識」的緣,每一剎那「識」的生起,就是依著「名色」法而生起。我們的「識」依賴我們的肉身,也即是「色法」;「識」也依賴其他的心所法,也即是所謂的「名法」。
 
換個角度,這些名法與色法也是依著「識」而生起。如果沒有「識」的支持,這個肉體不會是個活的肉體,而只是個沒有生命的東西。如果沒有「識」,也不會有其他的心所活動,例如受、想、思、觸、作意。我們這一生,每一年、月、分、秒,都是「識」與「名色」相互為緣的活動。
 
如果要追溯「名色」法與「識」的緣,就要追溯它的因—行,特別是「思行」,是思(意志)導致我們投生。什麼是「思行」?「思行」包括了不善的身、語、意業,也包含了世間善的身、語、意業。這些活動具有業力,因為它們有「無明」的存在。我們也可說「無明」是孕育者,能將這些活動(業)轉化為種子,時機成熟時,能在新的存有中產生「識」及其他的果。
 
探索生至老死的歷程
 
除了看到「名色」法和「識」彼此互相運作的角度外,另一角度是從生到老死的成長歷程。上圖中3(識)、4(名色)對照右邊的11(生)、12(老死)。這對照關係,是「老死」對應著「名色」;「生」對應著「識」。
 
「老死」對應著「名色」,「生」對應著「識」。這樣的說法讓人覺得其所說明的是更具體的人。我們可以將生、老死看成一個再生的存在,「個人」的存在,也就是一被動的結果的存在。有人會問什麼是「生」的因?什麼是「再生有」的緣?經典中如此回答:是「業有」。換言之,因「業有」的行為導致我們有新的存在(再生有),導致有情不斷地在三界中的某一界投生。
 
接著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業的緣?為什麼我們有情要不斷不斷地活動,然後不斷地在三界中投生?
 
未曾停息的愛與取
 
剛剛提到是「業有」,也就是「思」的業行導致有情投生。投生的「有」,是相應於「行」。為什麼會持續有業,讓有情在三界中不斷投生?佛陀回應這個問題,是因為「愛」與「取」。執取什麼呢?對感官的欲樂取著,對「見」取,最根本的是有情取著有關「我」的教義。我個人認為「四取」,基本上闡述了有情內在更深層的執取,也就是對五蘊的執取,認為五蘊是我的。
 
接著我們又可以再問:「為什麼有情會有這四取?」「為什麼有情會執著五蘊?」佛陀發現了問題的答案—執著是因為「愛」,有「欲愛」、「有愛」、「無有愛」三種愛。所以,「愛」是生起「取」的緣。讓生命不斷地發生最根本的就是「愛」與「取」—導致生起業行,業的活動又導致「業有」產生。瀕死時某個業會導致有情投生另一個生命、另一個「有」。所以,「死」與「有」當中,即是從此世轉生另一世的過程。而一旦有「生」,就不可避免有老、死。
 
深思愛與無明的關係
 
上圖中8(愛)、9(取)是根本的因緣,它相對應的就是1(無明)。不過「愛」跟「取」並不與無明相等,而是相應。「愛」與「無明」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說「無明」是更根本的原因—因為不了解世間的真相,才會產生渴愛;「無明」維持,就不斷加強這個渴愛。在「無明」與「愛」之間,我們可以直接畫上一個因果關係,跳過其他的條件。
 
學習十二因緣各支的關係時,不要把它想成是一個固定的規則。而為了讓大眾了解各支彼此間的因果關係,我才會說:「無明」是「愛」的原因。
 
正念「六處」打斷愛的連結
 
上述的探討中談到九個緣起支,另外三支(六處、觸、受)並沒有提到,它們要放在哪個部分呢?
 
我們必須明白佛陀說十二支緣起,並非為了提供一個很清晰的解釋系統,而是為了要讓我們出離輪迴。
 
是什麼使我們在三界中輪迴呢?主要是「愛」的不斷被滋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愛如何生起,進一步控制愛。愛是怎麼生起?藉著受。受怎麼生起?是因為「六處」接觸外境而產生受,而受為愛所執取。所以,將六處、受、觸放進系統中—「無明」是生起「愛」的緣,因為有情對「受」、「觸」、「六處」並無法真正地看清了解。
 
因此,在修道的訓練,佛陀強調的是在六處培養正念、正知與觀智,在六處、觸、受當中生起觀智,有情才能截斷從「六處」、「觸」、「受」所生起的愛的連結。若能在無明產生愛的因果鏈上截斷,「取」和「有」就會斷,如此也就沒有生與老死。若還無法在「六處」生起觀智,佛陀強調要在六門攝律儀。攝律儀或其他不同的修鍊,就是為了要讓我們洞察到六處、觸、受生起的本質,目的在斷除愛。如何斷除愛?即是要以智慧斷除無明—愛生起的根源。
 
十二因緣的傳統註釋
 
下表是傳統用以解釋十二支緣起間的關係圖。要了解這只是說法的方便,若將十二緣起支只做字面上的了解或想得太固定嚴謹,可能會誤導我們對十二因緣的了解。從之前的說明就可以了解我為什麼說十二支緣起只是個說法的方便。
 
 
 
二十個模式和四組
三世
 
(見上圖)過去的註釋家將十二支緣起分為三世:「無明」與「行」屬於過去世;生、老死屬於未來世;中間部分的「識」到「有」為現在世。這又可分作兩組:「識」到「愛」歸為現在果,現在果是因為過去的「無明」和「行」產生「識」,所以「識」為有情此世所有的來源、根本。「識」作為「名色」的緣,隨著「名色」發展,「六處」也生起,藉由「觸」與外在所緣連結,就生起了「受」。所以,從「識」到「受」是因為過去的無明、行,而生起的現在果。
 
第二組,從「愛」到「業有」為現在因。當我們對「受」產生強烈的愛時,就開始了心理的循環。愛的心理循環啟動執著,這執著也會導致愛與取,令我們生起行為,產生導致未來輪迴的「業有」。因此,「愛」、「取」、「業有」被視為現在因。
 
三連結
 
我們就「現在世」這一組,分為現在果和現在因。而現在的因果與過去的因果,便可產生「三連結」。
 
什麼是三連結?
 
第一個連結:「過去因和現在果(行與識)」的連結。第二個連結就是「現在因與現在果(受與愛)」的連結。第三個連結為「現在因和未來果(業有與生)」的連結。
 
當「無明」與「行」被歸為是過去,「愛、取、有」被歸為現在,這樣的分法就是一種方便。我們不應該認為「無明、行」被歸為過去世,就認為「無明、行」就是過去。「愛、取、有」被歸為現在,就認為過去沒有「愛、取、有」。所以,傳統註釋家為了使我們完整地了解十二緣起而提出了其他不同的角度,就是二十個模式和四組。
 
過去因跟現在果(行與識)、現在因跟現在果(受與愛)、現在因跟未來果(業有與生)構成所謂的三連結。
 
要了解過去因,必須了解不是只有無明和行,還有其他三個,也就是五個過去因。過去的五個因就是「無明、行、愛、取和業有」。過去的五因在過去發生功能,同樣地,現在也繼續運作著。而現在「愛、取、有」在活動時,同時也伴隨著無明和行一起活動。因此,我們就有了五個現在的因—愛、取、有和無明、行。
 
現在果包含從「識」到「受」五個。五個現在果到未來也一樣會運作,所以稱為五個未來果。基於這樣的解釋,我們可說是有二十個因和四組。五個過去因產生五個現在果,五個現在因產生五個未來果。事實上,生跟老死也可放到五個現在果當中,現在就有老死,不是嗎?所以,就有七個現在果,也可以有七個未來果。古老的解釋為了清楚地說明,才切分了五個現在因、五個未來果。
 
由「三輪轉」的角度看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可被歸類為三輪轉。第一為「煩惱輪轉」。煩惱輪轉的第一個煩惱就是無明、第二是愛、第三是取。第二個輪轉是「業輪轉」。這就是在十二因緣中,代表「業」的二支—「行支」和「業有」支。第三就是「果報輪轉」。果報輪轉包含了第三、四、五、六、七支。第十的「業有」也會產生果報,所以,第十被歸成果報,是指業果報「有」中的「再生有」。另外,生與死是果報輪轉。
 
煩惱輪轉(無明、愛、取)、業輪轉(行、業有(部分))、果報輪轉(識至受、業有(部分)、生、老死)即三輪轉。
 
在三輪轉中也有因果的關係,最基本的輪轉是「煩惱輪轉」。煩惱輪轉是促使「業輪轉」的因,而業輪轉是構成「果報輪轉」的因。不同的果報是因為造不同的業而產生。感不同果報的有情,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這又再啟動了煩惱輪轉;從不同的煩惱輪轉又再產生不同的因;再從業輪轉又會再產生果報,果報輪轉又繼續產生煩惱輪轉,我們的煩惱輪轉就這樣一直循環不止。
 
二根
 
從「業行」看又有二根。「無明根」是從過去延伸到現在,「愛」是現在根,也會延伸到未來的果。我認為這是相對性的解釋,也可以說因為過去的愛導致現在,因為現在的無明而有未來。
 
 八正道是達苦滅之道
 
探討十二因緣非常重要的部分,不是只探究緣起如何生,更在於緣起如何滅。《正見經》中的十二支緣起,每一支都提到四元素:苦、集、滅、道。
 
聖弟子必須知道八正道是止滅所有緣起支的道。了知八正道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有正見、正思維。接下來,是正語、正業、正命,基於戒的三種道德倫理要素,才能產生三個有關定的要素,即正精進和正念,因此才能產生正定。基於正定也才能產生觀的正見。
 
當正見的觀智一直深入與成熟,出世間正見生起,如此即能現觀四諦。具出世正見就會生起法眼、法現觀。正見觀的正見才能斷除有情部分的無明。初斷無明煩惱的聖弟子,就會進入初果。初果的聖弟子繼續不斷地修持,將具有出世間的決定正見,利用出世間的正見,可更快速切斷這一團的無明。這位聖弟子在現世或未來世一定會斷除剩餘的無明,當無明完全地被斷滅,聖弟子便具有完全的觀智。所謂完全斷除無明,意指構成這十二支流轉的無明會被完全斷除。所以,當無明被完全斷滅的同時,愛跟取也完全被斷滅了。
 
當一個人能全然了解四聖諦,「無明、愛、取」就會完全被切斷。當一個人完全斷除了所有的煩惱,也就不會生起任何思行。
 
已斷除所有煩惱的聖者仍然有一些持續的行為,我們認為這行為是善的行為。因為,他所有的業都來自於三善根。這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所生起的行為不會再落入「有分」,即他不再有任何潛在而會導致未來果報的業力。因此,可說因無明滅而行滅。這位聖者已經沒有愛、取,他的所有行為沒有能力產生未來的「再生有」。換言之,他的「業有」將不再導致「再生有」。
 
解脫者「滅」了什麼?
 
一位解脫者在此時此刻滅了什麼?滅了「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支。聖者在現世斷了這五支,他不會產生未來的五個果報(識、名色、六處、觸、受)。但還活著的阿羅漢聖者仍有「識、名色、六入、觸、受」,阿羅漢聖者有受,但不會再對樂受或苦受生起渴愛,他的內在經常有一種安詳、寧靜、平安的感受,但也不會執取這樣的感受。
 
經典中比喻阿羅漢在此時此刻就已經滅除了生、老死,這並非指在山上不死的仙人。阿羅漢也會老、也會死,只是他們不會經驗一般所經驗到的死。佛陀描述普通有情的死—死後諸根都已經毀壞了。佛陀如何描述阿羅漢的死呢?佛陀會說他諸根已經毀壞,此生已盡,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都滅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