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憨山:大師與親師友的互動
嚴母慈心



憨山八歲時上學,借住在隔河的親戚家。臨行前母親說:「沒事不要回家,一個月回來一次就好。」

 
好不容易放假回家,母子相見非常開心。收假時,憨山拉著母親不想離開。母親並沒有表現出不捨,反而立刻翻臉,生氣地鞭打他,趕他到河邊。憨山不肯上船。母親抓他頭頂的髮髻,拋入河中,頭也不回地走了。當時祖母在旁,趕緊呼救,船夫才將憨山從水中救起,送回家來。望著驚魂未定的孩子,母親沒有一句安慰的言辭,只說:「這麼沒出息的孩子,淹死算了。」又打小孩,趕他離開。
 
「母親心好狠。」每回看到同學開心地回家,憨山就想到母親的無情,湧起一陣難過,漸漸就不想家了。
 
事實上,母親卻常望著對岸流淚。祖母責罵她:「當時那麼狠心,現在哭有什麼用?」「必須斷絕他對家的依戀,才能專心致志地讀書啊!」
 
有天憨山問母親:「為何要讀書?」
 
母:「為將來能做官!」
 
憨山:「做什麼樣的官?」
 
母:「由小官做起最後升到宰相。」
 
憨山:「當了宰相後呢?」。
 
母:「就一個字:『罷』!」
 
憨山:「真可惜!一生辛苦,到頭卻罷了,有什麼用?我想做個不罷的。」
 
母:「像你這樣不成才,大概只能做掛搭僧。」
 
憨山:「那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母:「僧是佛弟子,行遍天下,自由自在,到處有信眾供養。」
 
憨山:「這個正適合我!」
 
母:「就怕你沒福報。」
 
憨山:「為什麼需要福報?」
 
母:「世上狀元常有。出家做佛祖,哪是常有呢?」
 
憨山:「我有福報,就怕您捨不得。」
 
母:「你如果有福報我就捨得下。」
 
憨山笑笑,把這番話放在心裡。
 
隔年,看到幾位挑著擔子的行腳僧。憨山沒見過這樣裝束的人,就問母親:「媽!這些是什麼人?」。
 
母:「掛搭僧。」憨山想:「這就是掛搭僧呀!」非常高興地看著他們。
 
僧人將擔子靠著樹旁放下,向他們問訊化齋。母親連忙烹茶及準備齋飯,對他們非常恭敬。眾僧吃完,站起來正要道謝,母親急忙避開,說:「不用道謝!」僧人便挑起擔子走了。
 
憨山疑惑地問:「這些僧人為何這麼失禮?我們請吃飯也不謝一聲。」
 
母:「他們道謝的話,我們供僧的福報就消散了。」
 
憨山心想:「原來僧人地位這麼崇高,有機會我一定要出家。」
 
十二歲時,憨山聽說報恩寺的西林大和尚是位高僧,就跟父母說:「我想去報恩寺跟西林和尚學習。」父親不答應。憨山望望母親,母親便對父親說:「就隨他的志向吧!讓他去追求自己的未來!」憨山如願在報恩寺出家。
 
四十四歲時,憨山想回家省親,又怕落入世諦,心中猶豫。一晚靜坐,忽然浮上一偈:「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遊一鏡中;昨夜忽沈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於是急呼侍者:「我現在可以回鄉見二老了。」
 
母親聽說憨山要回來,先請人來問到家的時間。憨山回說:「如果母親能歡喜得像我不曾離家,我可以回家住兩晚。否則就不回去了。」
 
母:「能見一面就歡喜不盡,何況住兩晚呢?絕對不會有任何悲傷的!」
 
久別重逢,母親沒有喜極而泣,只有笑容滿面。憨山感到母親的特別。
 
到了晚上,家族中的長輩來探望,問:「他是搭船還是走陸路來?」母親回說:「這有什麼好問的呢?」長輩又問:「從何處來?」母親答:「從空中來。」憨山這才發現母親與眾不同,便說:「難怪當時您捨得讓我出家!」
 
憨山又問母親:「分別後想我嗎?」
 
母:「怎麼可能不想。」
 
「您都怎麼排遣想念的心緒?」
 
「知道你在五台山修行,我就問師父:『五台山在那裡?』師父說:『在北斗星之下。』從此,我每夜就向北斗星方向朝拜並稱念菩薩名號,就會不想了。後來又假設你已離開塵世,就是不拜也不想了。現在看到的,應該是你的化身吧!」
 
第二天,憨山和大家一同祭祖,又為二親卜得葬穴。當時憨山的父親已八十歲。憨山開玩笑說:「今天就把老子活埋,省得改天還要來。」說著拿起鏟子挖地。母親把鏟子奪走說:「老婆婆自埋,又何必麻煩人!」
 
第三天,母親歡喜告別,沒有皺一下眉頭。憨山明白母親智慧過人,並非尋常女子。時時發願回向:「願父如淨梵,母如耶夫人;諸佛下生時,依我父母出。」
(《憨山老人夢遊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