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故來:你不可不知的玄奘大師
玄奘與佛典翻譯



 

發源於印度的佛教,依藉著佛經典籍的漢譯,得以在中國流傳延續。現存最早的漢文佛經,相傳是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所翻譯的《四十二章經》。
 
在中國,譯經可以分為三期:
 
(一) 梵僧主譯期:此期最主要為「梵客華僧」,由西域僧人口誦而無佛經原本。由於彼多初習漢語,漢僧只能揣摩意義而加以筆錄。如安世高、支樓迦讖等。
 
(二) 漢梵共譯期:此時已「彼曉漢語,我知梵說。」在翻譯上已達十得八九。如鳩摩羅什、真諦等。
 
(三) 漢僧主譯期:此時由熟曉梵漢語言與文化的漢僧擔任主持佛經的翻譯,可以說已斟「印印皆同、聲聲不別」的境界。如玄奘、義淨等。
 
在玄奘之前的佛經翻譯,已經出現二種相對的論調。一則由於語言的隔閡,過於直譯的結果,使得佛經文義艱澀難懂;另一為使經文適讀易誦,而採取意譯,然而這樣的方向,也可能同時造成譯文雅順而不忠於原典。
 
玄奘在譯經上主張「既需求真,又了喻俗」。本身對佛學義理有著深厚的基礎外,遊化途中對印度文化,也有著切身的體驗與了解。因此,在漢梵語文的轉介上,有著更精確及合宜的詮釋。其於翻譯間,揣摩創新了「五不翻」的原則:(1)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咒語) 。(2)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具六義。(佛之尊號,含自在、熾盛、瑞嚴、名稱、吉祥、尊貴這六義) (3)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菴摩羅果。(4)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為生善故,不翻:為使眾生起善根,如「般若」。
 
自唐貞觀十九年至龍朔三年,玄奘在太宗、高宗的護持下成立譯場,將所帶回的佛經(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做有組織分工及計劃性的翻譯。十九年間,共譯出佛教大、小乘,經、律、論三藏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六百卷,多達二十多萬頌的《大般若經》的翻譯工程,最為浩大。
 
「願以所聞,歸還翻譯,使有緣之徒,同得聞見,用報師恩。」玄奘的堅心行願,為後代的佛子們保留了無數可依循的佛陀教法。在中國的譯經史上,不論質與量,玄奘大師都可說是譯經的第一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