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醒,驚喜相見:歡喜地
從小小布施到大捨成就



「布施」是十種清淨行的第四個,也是歡喜地菩薩最主要的學習。經言:「是(歡喜地)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在十波羅蜜的修習中,歡喜地菩薩著重布施波羅蜜的圓滿,因此在這裡對布施多做一些介紹。

當我們擁有很多的時候,分一些給別人,不困難;但當我們擁有的很少,要布施就十分難得。其實「多」或「少」,只是心的感受和定義。歡喜地菩薩內心豐足常樂,更重要的是,他對於一切事物有空性的體驗,因此樂於布施,無所吝惜。不僅像金銀珍寶這類的財物,若是有人向菩薩乞求房舍園林、妻子兒女,甚至想要菩薩的頭、目、手、足、血、肉、骨、髓,只要能夠求得佛陀的廣大智慧,能夠對眾生有所幫助,菩薩都心甘情願。
 
此外,除了財物上的布施,擴大其內涵,更有「法施」和「無畏施」。「法施」是以醫藥、工巧、文學等知識技能幫助別人,或是教導他人學佛修行,讓他們的生命更加提昇、更豐富快樂。而「無畏施」則是解除別人的緊張、焦慮、不安等。有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也是寶貴的無畏施。
 
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當菩薩時,曾在雪山修行,帝釋天王化身羅剎前來試探,說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個偈頌。菩薩為了聽聞後半偈頌,答應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為羅剎的食物。那時,路旁的樹神曾不解地問菩薩:「如是偈者,何所利益?」菩薩回答:這偈頌是諸佛所說開空法道,「我為此法棄捨身命,……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為求諸佛智慧,為利一切有情,何憂何懼?然而,菩薩難行能行,難捨能捨;是什麼原因,讓菩薩能如此喜捨呢?在《華嚴經》中言:「見諸眾生,發一子想、父母想、福田想、難報恩想、師想、佛想,大慈悲心悉普覆之。」將眾生視如唯一獨子,或如父如母,甚至尊貴如佛,自然無所吝惜。

更重要的,菩薩在布施時,內心與空觀相應。菩薩不執著「我在布施」,清楚這些布施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敗壞、消失,即使是自己,也不停的在變化中。沒有什麼人在布施,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更沒有所謂的回報或功德。「菩薩觀察一切法,誰為度脫眾生者?為度脫誰至何處?解空不捨布施心。」因為這樣的布施,成就菩薩廣大的放捨心量。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