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
緣起在生活中:緣起的重要性

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的情況下,又能學佛,當生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也是別於其他宗教的明顯特徵。 因此,學習緣起,能提綱挈領地在生活中修學佛法,得到佛法帶來的利樂。 



 
緣起的相會
〔講緣起的因緣〕

「生活中的緣起」主要在說緣起,所取的角度,不是哲學,而是從生活中來談緣起。為什麼要說這個題目呢?曾經有些居士跟我提起,佛教的經、律、論三藏浩瀚如海,窮畢生力量研究,尚且困難,何況只是撥出日常生活中部分時間來學佛呢?出家法師或許還有時間,可以好好地鑽研;在家人得經營事業,照顧家庭,是必須在很安定的生活中,才能學佛。師父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在兼顧家庭與事業情況下,又能夠學佛?在世間的生活中,就可以得到佛法的滋潤?

如何在世間的生活中,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的確是很重要的課題。再說,學佛次第說法不同,也是令人相當地困擾。大家都曉得學佛有聞思修三個階段,但到底是要先聽聞佛法,還是先思惟法義,或者先修行比較重要?面對不同的說法,有些人就會說:「我不要聽了。」有的人會說:「聽了這麼多,到底要怎麼辦?我看我乖乖念佛就好。」或「只要參禪、持咒、拜佛就好。」也有人會問:「佛教宗派這麼多,到底要依漢傳修?還是依藏傳修?依南傳好嗎?」這些現象是存在的事實,也是大家不斷反應的問題,想到這些問題,於是我便決定講「生活中的緣起」。

〔開啟緣起的修學〕

有人提問:應該先聽聞佛法,還是先思惟法義,或者應該以修行為最重要?曾有人說:「我不喜歡『知』這個字,為什麼呢?因為就算聽了半天,還是得修行,得思惟呀!」有的人就不是這麼說,他們說:「聽聞佛法後如果不思惟,那也是沒有用的啊!」聞、思、修是學佛的次第,好像是一條直線的進行方式。但是當我們聽聞佛法的當下,思惟判斷它是否正確時,那個時候不就已經在思惟了嗎?修學各種法門時,難道不說:「咦!這個跟佛法的根本法義相應嗎?」思惟的時候,難道不需要再聽聞,或同時已經在修習所思惟的內容了。所以聞、思、修不是單向的,可以是一直線的,是交叉的、是迴旋的,但在不同階段又各有重點。因此聞、思修三者都需要,真正應該關心的是自己要如何修學,以及對自己修學有增上的助益。

提到這,我要說,各位是有福報的。現在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管道來修學佛法,像電視台為大家播放節目,大家可以一面聽聞一面思惟,同時也就在那個地方驗證、修學佛法。電視台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時空限制。可以在原來的工作崗位,或生活圈子裡,只要有設備,會使用,透過電視、網路或電腦這些媒介,就能夠將佛法送到你的眼前,送到你的耳邊。就算你不會用,只要有人幫你把它打開,你就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錄了。而現在的這個「生活中的緣起」節目,正好我在發心講錄,我覺得這個題目很重要,決定講這個題目,這叫因緣和合。因緣和合是很多條件、關係彼此相應,其中最大的相應是由於你發心要聽聞佛法,打開電視機,選擇這個節目,也正好在播放,這就是因緣和合、因緣相應,也就是緣起。

這個節目的順利進行,要感激大家的支持。佛經裡常說:「有因有緣是名因緣」,一提起緣起,就是有主因、有助緣,有各種條件、各種設備,還有各項技術。「生活中的緣起」的節目,就是在很多條件、關係中出現了,當然條件、關係是有主有客的相應法,之前沒有這個節目,之後可能又會改變,「緣起」就從這個地方破題。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說
〔異於其他宗教的特徵〕

什麼是「生活中的緣起」呢?先說「緣起」這二個字。緣起有時翻譯為「因緣」,有時又翻譯作「緣生」,或翻譯「因果」、「因緣果」。它是佛法的根本義理、中心思想,也是佛法最顯著的特徵。「特徵」這二個字用得很好,所謂的特徵,是它與其他宗教、思想、哲學不同之處,這部分特別明顯,能很快地顯現出來,讓人容易辨別。如果從這個地方開始認識佛法,那我們就能夠辨認什麼是佛法,什麼是純正的佛教了。以聞、思、修的修學為例,聽聞佛法能建立知見,當思惟法義時,便以所建立的知見來印可、印證;同時修行也可以透過知見來判斷:「咦!這個法門有沒有違背佛法的根本義理?」所以,緣起是佛法的特徵,也是最根本的義理、中心思想,於浩瀚的佛法中提綱挈領,是最核心的方法。

◎提綱挈領浩瀚佛法
 
什麼是提綱挈領?就像灑下一個網子,有非常非常多的網目,在這些網目中,你一個一個抓,抓不勝抓,網外又有網,無法拿捏、碰觸不到核心。如果將網子那條最重要、最核心的大繩子一提,所有的網目就瞭如指掌,這就叫提綱。提起綱來,網目就自然地舉起來了。再舉個例子,如同拿起一件衣服,你抓一邊的袖子,這邊袖子、那邊袖子,這邊下擺,那邊下襬,顯得手忙腳亂。如果你從領子一抓,就能取得全貌了。因此,現在說緣起,緣起在生活中,就是從大家聞、思、修的角度,提綱挈領地說明如何從生活當中理解緣起,驗證佛法的緣起,它是佛法的根本義理、中心思想,緣起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佛陀說了什麼?「我論因說因」
 
緣起是佛法的根本義理,佛法的特徵,在經典中有沒有根據呢?有的,在《雜阿含經》卷二第五十三經,有這麼一段經文。一回,佛陀在憍薩羅國,有位婆羅門長者來到世尊面前,跟世尊請安,說:「沙門!請教您,您所說的學說到底是什麼?您又怎麼對人家說?」佛陀回答說:「我論因說因。」什麼是論因說因?佛陀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佛陀的回答表示他一直是繞著一個「有因有緣」在說法。「有因有緣」,就從因緣說起,從因緣說起,也就是「我論因說因」。這裡也就是說,由於有了起因,加上條件相關的助緣,它們產生相應了,變成你所認識的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就是這樣生起,這樣轉移,同時也這樣地改變了,所以說有因有緣。佛法說了什麼呢?佛陀說了什麼呢?就是「我說緣起」,這就是佛陀所說的。

辨識佛法的利器

為什麼說緣起是佛法的特徵呢?每一個宗教,每一個學說、思想,都在試圖地解釋,要讓人了解這個世界、宇宙,人生,包括各種精神狀態,各種現象存在的樣子。佛法的緣起說是有別於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學說。尤其在當時的印度,不管是婆羅門教或者各種沙門團,佛法的解釋很顯著地與他們有別,由此可以辨別出佛法。我以「人」的出現為例,說明佛法的解釋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生命起源的各種學說〕
◎石頭迸出?上帝創造?還是梵天所生?
 
中國的老祖宗怎麼說人的出現呢?記得我小時候常常聽家裡的大人說:「哦,人啊,人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如果大家看過西遊記也知道,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是從石頭迸出來的。紅樓夢也是這麼說的哦,賈寶玉怎麼出來的?也是從石頭迸出來的。另外,猶太教說他們是上帝創造的,是神造的,他們的神甚至還都允諾,說他們是上帝特殊的選民,還有一個特殊的待遇,賜給他們一塊土地,這就是猶太教的說法。基督教、天主教,或者是穆斯林,他們認為人是上帝創造,是神創造的。幸福的時候,是神創造的,如果有殘障、殘缺、智障,包括世間有戰爭,也都是神創造的。

我們再來說印度的婆羅門教,他們主張人是梵天所生的,同樣都是梵天所生,只因出生的地方不同,階級也就不同。如果是從梵天的口生出來的,就是婆羅門、宗教師,同時也是掌握知識的最高階級;如果從梵天的胸膛、胸部出生,就是剎帝利。什麼是剎帝利?就是武士,是領導國家、捍衛國家領土階層的人;也有從梵天的膝蓋,或者從腹部出生的,就稱為吠舍,是指士農工商的勞動階級;還有另外一個階級,他們是從梵天的腳底、腳板生的,叫做首陀羅,是卑賤的大眾。分了四個階級,這些階級是天生的、是神造的、是不可逾越的。不能相互通婚,不能夠同吃一口井的水,連走路時,卑賤的人都不能踩踏到高階級人的影子,這叫不得翻身。他們永遠不得翻身,因為不能通婚,也不能夠交流,是永遠不可能超越,這是印度婆羅門教的說法。

除了印度婆羅門教以外,中國還有一種說法,我們是誰生的,是天帝生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是父母親生的,是父精母血生的,更知道是父母親的情愛才生了我們。這裡大家倒是要知道,絕對不是自己生自己,而是由於父母親的情愛,父精母血生的。
 
◎試管、基因、複製人
 
現代已經有試管嬰兒,或複製羊,甚至也有複製人。這表示父精母血與懷胎的地方是可以分開處理,像代理孕母、子宮出租,這些新技術的出現,表示生命的誕生可以分開來處理,就是可以透過拼湊、分工合作來產生生命。我想這已經把上帝創造人的動作,由人類自己取而代之,而且就已經開始執行了。至於人的性格,或者是型態、體型、皮膚,這些是如何產生的呢?達爾文的進化論說,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所以物競天擇的過程中,如果那個器官、部位使用愈頻繁,那個器官就愈發達,這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這裡只說基因與遺傳的部分,至於後天的教育培養,整個存活過程中種種的助緣、發展,還有另外很大的一套。

◎怪哉!無因無緣
 
之前是各種學說、思想探討世間現象的根源說法,像試管嬰兒或複製人,也是其中一種。但是還有另一種主張,叫做沒有因緣,它只是偶然,既然是偶然沒有因緣,那怎麼會突然產生人類呢?這些因緣怎麼會兜在一起呢?這就很難說了。剛才說石頭會迸出人,石頭是無情的,是礦物,人是有感情的、有知覺的,這些怎麼會突然地放在一起呢?這叫做無因無緣。這不是佛法的主張,佛法主張有因有緣,佛法講的是緣起,佛法講的緣起是有因有緣。有因有緣是名因緣,這就是佛法的主張。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有個黑人組成的旅行團來到台灣觀光,有人招待他們去神廟參訪。在神廟裡,那些黑人就端詳著神龕上面的神像,也看著牆壁上的神像,很高興地說:「哦,我終於找到了,原來我們是同一族的。」招待的人不解:「什麼?你在說什麼?」黑人說:「我們黑人跟你們,我們都是一樣的,你看,你們把黑人擺上神桌,並且供奉,所以我們是同族的。」這是搏君一笑,神案上的神明是熏黑的,難道黑人也是熏黑的?我想這裡最主要說的是因緣。所謂因緣,除了基因遺傳,還有後天的環境、社會、語言等內因外緣的各種關係,就是在說緣起。

〔從自己開始的哲學〕
◎誰該為你負責?
 
我們再來思考,假若這些因緣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都是神、上帝創造的,既然是上帝創造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不必負責,那是上帝的事。如果是父母生的,那就是父母的問題,那就要從父母改造開始,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也可以不必負責。如果是無因無緣,無因無緣無從查起,那更與我無關。但是,如果發生的根源、來源就是從你開始,只有從你的身心、你的感覺、感情,你的思想跟生活環境,慢慢地去淨化,就從這個地方下手改善,這是改善的可能!事實上,可能上帝創造的說法有問題,所以西方才說「上帝已死」。

所以,佛法說緣起,是指應該回到人的身上,而不是上帝所創造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努力與創造。不管是苦是樂,是身是心,是感覺還是感受,也不管是思想或你的了解,就從有因有緣開始。有原因有助緣,生命的出現是內因外緣,相互關係產生的相應法,這就是佛教所談的緣起。

當然你會有目前的流轉現象,當過程中間抽換了條件,現象自然也會慢慢地改變,這應該是可以理解吧?只要條件有抽換,它就會慢慢地變,可是變到什麼時候,會感覺到突然出現大的轉變,是可以從自己的身心、環境去檢核,這即是為什麼要談緣起的根本用意。你可以發現,緣起的本質就是一切都可以改變,發現一切都可以慢慢地轉,慢慢地流轉變化,可以向好的一面,也可以向不好的一面,發現這個,自己就可以管理。當然也不是那麼簡單,說今天變,明天馬上就可以跟著轉變,若馬上變,那反而是更可怕,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緣起,尤其是生活中的緣起,從那裡開始修行呢?就從我們的身心生活,現在的生命狀態、生活情況開始,就從這一點來聞思、修學佛法。

◎體驗生命的理則
 
有時候我們會說,緣起法這麼複雜,怎麼可能掌握呢?確實,人生是非常非常地複雜,不是那麼簡單。但在這麼複雜的因緣當中,有偉大的佛陀,他出家修行,透過自己的驗證,從他的修證中,整理出的一套理則、公式、原則。如果我們只是用知識去了解這套理則,是不夠的,一定還要在生活裡面慢慢地體驗,這才叫做修行,如此你就會深入它。然而,透過邏輯去推敲,是可以知道一點,但是它不深入。現在說聞思修,為了讓大家理解,會用很多譬喻,雖然不深入,但是你可以由喻而知,提綱挈領地找到緣起的理則,對於你的聞、思、修是有幫助的。生活中的緣起有這樣的利益,所以就從這裡開始。

不變,恆與變俱在

佛教是世界性宗教,緣起的道理既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那麼就不只漢傳佛教如是,應是漢傳、藏傳、南傳巴利語系或是梵文系統都是如是,其基礎和中心思想都是緣起。緣起的偈頌「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二》希望大家能夠背下來。當你念的是漢語,就是照著念;如果念的是藏語或巴利語、梵語,會感覺到是在持咒。你天天持誦,慢慢地去深入,慢慢地吟詠,作為你的座右銘,這就是在用功了。

這個偈頌常會出現在那裡?在佛教的經典裡,常常銘刻在經典的第一頁,經典的最後一頁、或佛像後面的背光,不同語系就刻上不同的文字,也會刻在佛陀的蓮花座上。據我所知,藏傳佛教有時會把這個偈頌放在佛陀的身像裡面,甚至有供養一個寶塔,寶塔就是佛陀的寶殿,偈頌就放到裡面,那都是很珍貴的,它代表佛陀的法身。

〔不壞之身〕

什麼是法身?我們常常說色身,就是這個血肉身,血肉身會老會病會腐壞,但是佛陀所教導的法是真理,真理是代表佛陀的法的身,它是永久、永恆和永垂不朽的,表示他永遠在這個世間,所以就把這個偈頌放到佛身、佛像、佛座,甚至供奉在佛的寶塔裡面,所以這個偈頌又叫做法身偈。法身偈也就是緣起的偈頌,它是佛教各各系統、傳承的共同教理,如此,這些系統宗派才能都是佛教。大家把它背誦起來,幫助自己了解緣起。當大家驗證自己的修行,研判所了解的道理或思惟法義時,可以透過緣起來檢測自己,這是需要的。另外,大家也可以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驗證佛法,這也是我講這個題目的原因之一。

〔非佛作,亦非餘人作〕
◎緣起是世間真相
 
佛陀說的緣起法,是「非佛作,亦非餘人作」。(《雜阿含第299經》)緣起法雖然很重要,但佛陀說不是佛陀創造的,佛陀並不把自己設定為一個創造者。緣起就是世間的真理,不管佛陀在世間出現或不出現,這個法永遠是真理,常在不滅。也不管你要不要信仰,真理就是如此。法已經不是你信仰不信仰的問題,它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佛教常說的一個語句叫「法爾如是」——本來如是、本來如此。緣起,是我們應該具足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不是因為你信不信仰佛陀說什麼,這就是世間本來的真相。所以佛陀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雜阿含第296經》)不管佛陀示現或不示現在世間,緣起都是如此,這個法就是世間的真相,就是真理,它就是這個樣子。
 
◎緣起法、法緣起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不管佛陀出現在世間,或沒有出現在世間,緣起就是世間的真理。在《妙法蓮華經》裡也說到:「是法住法味,世間相常住。」法住,就是每一個法都住在自己的位置上,讓我們能夠理解,它確確實實就是這個樣子。法味,就是每一個法都有它安立的一個真理,有它的必然性。我舉個例子,如老的就是老的,年輕的就是年輕的,小的就是小的,它有一定讓我們認識的情況。如果你說烏鴉,烏鴉是黑的啊,鷺鷥呢?鷺鷥就是白的,它有一定的現象,這些現象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在這些現象的背後有一個理則,而這個理則如何得知呢?不是離開現象另外還有個理則,而是在這些現象上歸納出理則,理則不離開現象,這也是緣起法告訴我們的。

我曾經看過一本法輪功的雜誌,練功讓身體可以改善,我想這是好事,但是法輪功偏偏還是要應用佛教的道理,雜誌裡提到當人有災難、痛苦、生病的苦難時,只要釋迦牟尼佛的手一揮,這些全部都可以解決了。我想佛陀一開始並沒有設定他自己的手這麼一揮時,所有眾生的災難都解決了,全部的善惡都弭平了,佛陀並沒有這麼說啊!我們並不是在談論法輪功好壞的問題,不是站在政治立場說它應該是怎樣,或處理有關它的問題,而是當它引用佛教的義理時,我們應該還是要有辨識的能力。

法的源頭來自佛陀 

佛陀所說的緣起的道理,不是佛作也不是餘人作,佛陀不是創造者,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佛陀還是這個法的源頭,是因為他修行體證後,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要飲水思源,發現這個緣起法的人就是佛陀,佛陀證實它、體驗它,同時指給我們看,法在那裡?就在我們的身心。所以不管佛陀是指出事相,或為眾生作證,或勸導眾生修行,這些都是我們的楷範,所以我們要飲水思源,法的源頭是來自於佛陀。

〔不變的真理就是變〕

佛陀引導眾生,面對自己的身心種種現象,要先靜下心來,然後就能夠找到一個緣起的理則,再從這些理則來檢核、改善身心。重點就是我們的身心、環境、社會是可以改善的,因為它是無常的。套句現代的話——「只要觀念改變,行動就改變;行動改變,命運就改變。」其實這裡也只是兩個字——改變,理則就是改變,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相對來說,天地之間,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是什麼,就是變。
 
緣起告訴我們,有個不變的真理,就叫做緣起。緣起是有因有緣,是因緣相應,有條件有關係,在相應法當中,因緣和合,並不是誰創造的。緣起不是一個跟我們無關的道理,而是就在你我的身心現象當中,可以去檢核,去了解。如果你感到很不愉快,或者你覺得很不好,應該是從自己身心上去檢核,那麼你就可以得到佛法真切、確實的受用。佛法的受用不必等到死後或來生,也不必等到多少輩子後,而是就在當生,就在當下,在你現在的身心當中,就可以得到佛法深切的利益。

(編者按:本專輯整理自悟因法師電視弘法節目「生活中的緣起」的第一及第二集的講演,文中標題為編者所加。「生活中的緣起」節目每週六上午八點至九點於佛衛電視慈悲台播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