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06 期
2011.09.20
釋見豪
如何看待戒法的修學如何看待戒法的修學
本文著墨於戒法在佛法修學的重要性、戒法與其他法門的關係性、戒法的精神。 藉由體會到持戒是一種自護護他的生活保障與自由,真正從中得到戒法的利益與功德。 並摘錄經典中佛陀對戒法的相關開示,以作為持守戒法的依循準則。
歸依與受戒是學佛者的入門,欲成為正信佛教徒必先歸依三寶,而受持戒律則是信仰的實踐。以居士而言,五戒的受持正是佛弟子修學生活上的依循,《雜阿含經》:「云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應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儘管五戒是在家居士受持的戒法,卻是一切戒法開展的基礎。對學佛者而言,談到受戒雖未必退避三舍,畢竟是盡形壽的承諾,仍不免要謹慎思慮一番。
戒法的受持令人卻步,有動輒得咎的壓力,這股莫名的恐懼,來自於對戒法的錯誤知見。因此越籍一行禪師領導的梅村團體,為了讓現代人更能接受戒法,將傳統的五戒改寫成現代版的「五項正念修習」,期望使它成為只是一種練習,而不會讓人覺得是約束和規範。正念的修習,的確可以幫助戒法的受持,正念與戒法可說是相輔相成。除了以正念來輔助持戒外,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戒法的受持呢?
本文不想多著墨於不持守五戒會產生的不善果報,也不針對大家耳熟能詳的五戒戒相逐一解說。在此想談談戒法於佛法修學的重要性、戒法與其他法門的關係性、戒法的精神。藉由正確了解戒、受戒、持戒,體會到持戒是一種自護護他的生活保障與自由,真正從中得到受持戒法的利益與功德。最後希望從佛教經典中摘錄佛陀對戒法的相關開示,以作為持守戒法的依循準則。
戒為三學之基
佛陀證悟與宣說的核心教法四聖諦,其道聖諦的內涵不出戒定慧三學的修習,三學中以戒為根本,戒而生定,定而發慧,有戒則不會落入邪定狂慧。佛陀於入滅前,亦殷切地交代弟子們往後當「以戒為師」(1)。《四十二章經》第卅七「念戒近道」更詮釋了什麼叫「以戒為師」:「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由此可知,不管佛在不在身邊,證得道果與否取決於受戒、學戒與持戒。《華嚴經》:「若信恭敬一切佛,則持淨戒順正教。」《梵網經》亦有記載,很多菩薩都是依戒而成佛。(2)所以戒不僅是正順解脫之本(3),也是無上菩提本(4),無論追求解脫道或誓願成佛道,都是以戒為根本。此乃因戒能制一切不善之法,一切善法皆由持戒而生(5)。佛陀於《中阿含經》開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6)佛陀於此經典開示:從持戒、不悔、歡、喜、止、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到解脫過程,法法因緣相生、相互次第增益而至涅槃彼岸;這也說明了以戒為基礎繼而生定、發慧的三學修學次第。
戒是一切善法之本
佛陀當初建立僧團,一開始並沒有制定具體的戒律,僅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作為教誡;戒的意義並非以戒條束縛,而是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作為佛弟子的行為準則。因此戒為惡(止持戒)與戒不為善(作持戒),不僅消極上不做惡行,同時也要積極行善。這是戒的廣義內涵,因此持戒才能保有一切善法;同時,持戒必須發出離心,以出離心為基礎才能導向解脫,由世間的人天乘趨向出世間的佛乘。正如《大涅槃經》中說:「戒是一切善法的前導。」(8)
經論裡對戒有諸多譬喻,如《大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華嚴經》亦將戒譬喻為煩惱的良藥、守護孩子免於苦難的父母、黑暗生死橋的明燈以及苦海無邊中的船隻。(9)藕益大師《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對戒的譬喻是:「持戒如地,萬物因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遠離。」《菩薩戒本》則如此譬喻:「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梵網經》也有類似的說法:「戒如明日月,亦如纓絡珠。」《入中論講記》說:「戒如良田,能長一切功德之種。」(10)《佛說大乘戒經》也如是讚歎戒法:「若人持戒當得見佛。戒為最上莊嚴,戒為最上妙香,戒為歡喜勝因。戒體清淨,如清冷水,能除熱惱。戒法最大,世間咒法、龍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聞,持戒獲安樂,如是命終時,復得生天上。」由這些譬喻,可以歸納:戒有根本、支撐、生長之意;戒是引導的方向、行止的規範;戒有保護的作用;戒具對治煩惱的功能;戒為度脫生死的工具;戒是莊嚴身心的珠寶。由此可見戒的意義與重要。
戒在保護自心
不管有否受戒,人處於家庭、社會、國家自有一些不可踰越的規範,一旦違犯就會遭受律法制裁或他人譴責。或許我們會認為,有這些規範不就足夠了嗎?何須再受持佛教的戒法呢?事實上,社會道德規範只能防範外在行為,理智上我們知道不能殺人、不能破壞別人的家庭等等,然而當無法遏止內心的貪瞋癡並失去理智、心力薄弱並交瘁的狀態,往往容易以身試法,造成無法彌補的悲劇。無始以來,眾生因受許多業習牽引而輪迴不止,戒無非是讓我們靠著持守戒相為助緣,慢慢對治內心的煩惱,以去除根深的習性。所以,戒不只在防非止惡,更為通達解脫成佛的基礎,因而受持戒法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戒的重點在於保護我們的心,《楞嚴經》說「攝心為戒」,所以,想要守護戒法的人,應該謹慎地防護自心,若不能嚴謹保護自心,就不能守護戒法。《華嚴經》也說善護自心者方能守住戒法,因為心是一切行為的先導。守護自己身口意行為的清淨,不為煩惱所染污,自然不會造成侵犯他人的不善行,這也是佛陀開示的「護己即護他;護他即護己」。因此持戒才能真正保護自己,得到究竟的自由。
守護正念以持戒
如何藉由持戒來保護自心呢?或許我們會為了持好戒法,尋找一處沒有犯罪外緣的環境居住,在《入菩薩行論》中也提到,當我們放生時,要將魚、青蛙、飛鳥等動物放生到何處,才不會使牠們再度遭受到傷害呢?其實,不能調伏自心者,住在最寂靜的地方也不得清淨;唯有當我們內心完全捨離殺、盜等惡念時,才能圓滿持戒波羅蜜(11)。持戒如果造成自己的苦惱或他人的不便,都將失去持戒的意義。
如何持戒才能真正自利利他呢?佛陀於相應部開示,修習念處才能自護護他,護他即是護自,也是要透過守護念處,以正念觀照諸法。(12)一行禪師於2008年梅村的禪修營中開示:「戒即是念,戒律和威儀是正念的具體表現。修習戒就是修習念,因為戒的本質是念,戒的根源是念。」有正念即能守護根門,正念就如一把銳刀,可斬斷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貪瞋癡煩惱;六根門既能得到守護,自可持戒清淨。佛陀曾說正念正知導致守護六根,守護六根導致戒律儀。佛陀對律儀的解釋是:「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雜阿含經》264)反之,如能善攝律儀,觀察身口意業行為不令生過失,自是守護六根,守護心安住於善所緣,必可建立正念,此是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若無正念則心容易失去控制,以致會產生不善念或不善行。所以,正念可利用日常生活的持戒來培養,戒法的受持也可因為守護正念而達到清淨無染。
五戒即是五無畏施
了解持戒的意義與受持戒法的用功要點後,仍需以戒相作為學習的下手處。
《增支部》《敵經Verasutta》裡提到佛陀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及飲酒是五種可畏的敵人。何以是敵人呢?因為這五種行為來自眾生內心貪瞋癡的煩惱。有貪而產生殺生與邪淫,因瞋而有偷盜與妄語行為,愚癡則讓我們失去智慧而造作不善行。因此佛陀於《雜阿含1049經》開示:「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痴生……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痴生。」心裡存在這五種敵人,將由貪瞋癡煩惱引發造作,很容易因而樹立了外在的敵人。
《法句經刀杖品》裡提到一切眾生都愛惜自己的生命且害怕死亡,因而畏懼刀杖,所以應以自己的情況考慮到他人,勿自殺或教唆他人殺害生命。(13)印順導師於《成佛之道》點出受持五戒的精神,即是以自己的心去推度別人的心,偈頌說:「以己度他情,莫殺莫行杖,勿盜勿邪淫,勿作虛誑語,飲酒敗眾德,佛子應受持。」佛陀於《雜阿含1044經》稱此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同理心,是通往聖道的受持戒法的原則。藏傳佛教的「自他交換法」,也是一種以自己從他人立場來設想的修行法門。
「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
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
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
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
眾生皆有離苦得樂的欲求,別人侵犯我們的生命、財產、名節、聲譽,失去理智地危害到我們的生活,這些都足以造成我們的恐懼、害怕與不安。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當然也沒有正當的理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五戒的受持正是在「不侵犯他人」的原則下,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由於自己持守五戒而令他人免於生命、財產受威脅的恐懼,這也是對一切眾生「施與無畏」的布施。所以佛陀說真正的大布施就是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可以攝受無量的眾生使其身心安樂。(14)
《佛說五大施經》中更詳細地說明何以受持五戒可令眾生得安樂。經中說,持不殺戒是ㄧ種大布施,為什麼?因為我們所給予的無畏布施,使眾生沒有怨恨、憎恚和惱害;由於無量的眾生沒有恐懼心則不會生起怨憎害心,自然能得安穩快樂,所以稱不殺為大布施。同理,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也是如此。(15)故《優婆塞戒經》說,受持五戒就是在行五種無畏大布施。(16)當我們尚未有能力布施錢財、布施法義時,卻可藉由持戒對眾生施與無畏。
佛陀於經典中對持守戒法的開示
欲求佛道當學戒法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大正冊2,頁626)
善戒從無慾、無恚、無癡心生
「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云何為心?若心無慾、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中阿含經》大正冊1,頁721)
居士如何善護行五法(五戒)
「舍梨子,云何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
白衣聖弟子者,離殺、斷殺。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一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不以偷所覆,常自護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二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邪淫、斷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雇賃至花鬘親;不犯如是女,彼於邪淫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三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四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酒、斷酒,彼於飲酒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五法。」(《中阿含經》大正冊1,頁616)
串習善行
若離殺生,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長壽。不盜,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錢財不喪。不邪淫,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修良。不妄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譏論。不兩舌,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親友堅固。不惡口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聞妙音。不綺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見信用。不貪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愛慾。不恚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正見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雜阿含經》大正冊2,頁274)
自利利他的持戒
修持戒者,悉淨一切身口意業。於不善行心能捨遠,善能呵責惡行毀禁,於小罪中心常恐怖,是名菩薩初持戒心。修持戒故,遠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不犯惡,是名利他。(《發菩提心經論》大正冊32,頁511)
結論
佛陀於雜阿含經說世人能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其指甲上的土,而不能受持五戒則如大地土。(17)可見能有福報受持五戒者仍是少數。戒定慧的學習是佛法修學的次第,《大智度論》卷十四說:「戒為檢粗,禪為攝細。」戒可約束身口意粗顯的不善行,以做為修持深觀微細心念禪定的基礎,因此修學戒法不外乎是學佛的基本訓練過程,正如「戒」是學處的意思。而戒法受持能否得清淨,全在於正念的培養與實踐,讓那無始劫來的習氣藉由正念而能「由熟轉生」,依著正念讓那不侵犯眾生的慈悲心能「由生轉熟」。如此看待戒法的受持,戒已不只是外在加諸於身的束縛,而是淨化內心並開展煩惱解脫的成佛之道。
【註釋】
(1)《大般涅槃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2)《梵網經》:「戒如明日月,亦如纓絡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3)《佛遺教經》:「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襌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
(4)《華嚴經》:「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5)《佛遺教經》:「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6)大正冊1,頁485。
(7)《入菩薩行論》:「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
(8)《大般涅槃經》:「若不能觀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是諸善根之導首也,如彼商主導眾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帝釋所立勝幢;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破賊鎧杖;戒是滅結毒蛇良咒;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大正冊12,頁798)。
(9)《華嚴經》:「戒為惑病最勝藥,護諸厄苦如父母,癡暗燈炬生死橋,無涯業海為船筏。」
(10)尸羅田中長功德,受用果利永無竭。
(11)《入菩薩行論》:「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斷盡惡心時,說為戒度圓。」
(12)《相應部》(第17冊,頁358):「我應保護自己」,念處應如是修習;「我應保護他人」,念處應如是修習。
(13)法句經129:「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法句經130:「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
(14)《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大施者,謂受持五戒。此是如來所說大施。以能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眾生樂故。」
(15)「持不殺行而名大施,謂不殺故,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以無畏故,無怨、無憎、無害。由彼無量有情得無畏,已無怨憎害,已乃於天上人間得安穩樂,是故不殺名為大施。不偷盜、不邪染、不妄語、不飲酒,亦復如是。」
(16)「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
(17)《雜阿含經442經》「如甲上土,如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爾。」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