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提供給新世紀的佛教社會道德
佛陀對社會問題的指導

今日世界,充滿了環境暖化、貧富懸殊、飢餓、家庭破裂、人心疏離等種種問題, 作者擬訂出一套以南傳佛法為本的議案,表證佛陀在社會問題上清晰獨到的見地, 希望能夠依循它來建立社會道德,對治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



在以下的篇章,我希望擬訂出一套以南傳佛法為本的議案,呼應現今的需要。世界相關宗教書籍的內容,大都描述南傳佛教只是為了達到一己解脫而出家修行。無可否認,南傳佛教的目標確實以個人為主,但只要細心研究佛陀的經典和開示,便不難發現:佛陀對人類日常生活上的種種問題,實在有非常敏銳的觸覺;而他的教化,除了指導人們達到究竟解脫之外,同時也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社會問題而施設的。雖然這類典籍的數量,遠不及那些有關個人道德、禪修或哲理探究的多,但已足以表證佛陀在社會問題上清晰獨到的見地。時至今日,這位大覺者的教導,仍可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引,能夠依循它來建立社會道德,以對治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
 
直探問題的根源
 
佛陀所教導的第一個法則,是有關做事的方法步驟—即對任何事都不要妄下判斷;要先行探究事情不同層面的背後起因;且要直達最深層的根源才得罷休。但是,現今人對社會問題的處理態度,與這個法則卻很不相同。尤其在政治、經濟的範疇上,許多根深柢固的人為困境,都被當作是技術難題來處理,認為只要依循正確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因此,在解決地球溫室效應的問題上,只會有人提倡要簽署國際條約,來減低溫室氣體的散放;如果社會上的罪案和暴力事件上升,就認為只需要增加警察的人數,和強化他們防禦暴徒的手法;當社會上吸毒青年的數字驟增時,又認為只需打擊毒販。無可否認,這些方法對問題的表面現象可以減輕一點,但無論這些治標不治本的策略,在短期內產生多大的效用,它們卻始終不是長遠的解決方法。這些表面的臨時措施,實在無法取代那些著眼於問題癥結的根治方案。
 
從佛教的角度觀察現今世界所蒙受的傷害,會發覺這些創傷其實只是徵象。而這些徵象又正標示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在基本上出了問題。應該看到這些表面的創傷,其實是來自深藏的隱患,而這些隱患又正蠶食著我們的活力,不動聲色地散放毒素在我們的空氣、河流、海洋,乃至山林農地;又正潛進我們的家庭和日常生活,甚至是社會人群的關係和政治的綱目裡。因此,佛教認為要療理這些創傷,正確的手法就是徹頭徹尾的剖治,如此才會在我們對事物的見解、態度,乃至生活模式上,產生長遠性的改變。
 
今天,用來衡量我們需求最管用的語詞就是「價值」。我們時常聽到人說:現今社會的敗壞,是由於人們放棄了傳統的價值觀,因此只需重拾傳統價值,便能解決所有問題。雖然,那些高度關注現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士,都會認同這個說法。但我們要謹記:除非願意在這些價值觀的基礎上,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否則,單是回復傳統價值是不能產生功效的。而要作出真正改革的著眼點,就是對生活有決定性影響的「生存目標和意義感」。要試圖在一個腐化的社會,恢復「以個人為本」的價值觀,就等於在化學廢料堆上種植玫瑰花,希望美化河岸。結果就是:只要廢堆存在一天,長出來的玫瑰,便永遠是變質或畸形的。
 
因此,我們真正需要的轉化,必定要超越個人範疇,它一定要涵蓋人類生存的內與外、個人與社會兩方面。其實在人生中,這兩方面本來就是互相牽纏、不可分割的,因為我們的價值觀,直接反應社會經濟狀況;社會經濟的狀況,也直接受到我們的價值觀所影響。因此,雖說我們只有直接影響自己生活的力量,但是,個人生活上的任何變化,其實都會延伸到外面,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秩序、政治問題,甚至我們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上產生效應。為了避免讓個人價值觀成為只是掩飾社會腐化的美麗面紗,我們必須作出痛苦的自我檢討和批判。要坦誠地全面重審:自己真正認為重要的東西;並且看清楚橫掃世界的我執和自私等波濤;以及隨波逐流的危險性。如果缺乏這種真誠的自我批判和檢討,那麼,一切「恢復故有價值觀」的呼喊口號,就算是佛教的價值觀,都只會變成一種自我安慰,實際上徒然無效的舉動而已。
 
以全面的觀點探究事物的因果關係
 
當立志從佛教角度去解決世界問題時,我們先要看到事情不同層面的因果關係,才有可能找到全面的對策。佛陀慧觀的最大突破,莫過於徹悟:一切世法非從一因生起,而是由不同層面、卻又錯綜複雜的無數因緣條件所形成。當其他專研都只集中在某一範圍之內,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佛教採取一套「全面觀」,來探究事情不同層面的複雜互動關係。相比之下,這種處理態度是較容易找到適當的對治辦法。因為從有限的角度看事物,永遠都只會找到早已鎖定在框框內的答案。相反地,用寬廣的視野,則可徹見問題的多元成因,從而達到更圓滿的解決。
 
重視「心的力量」
 
就問題整體的發生而言,也需要注意到:各種起因,不同的牽引力量;也就是說,不同的因素,對整體問題的相對影響。依佛陀所說,對人生有最大影響力的就是「心」。雖然心是看不見、量不到而又無形無相的,但它卻是所有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式各樣現象背後的牽引力。「心」並不在真空狀態中活動,它藏存於某些特定的歷史與個人背景之中,同時它的動靜和視野角度,又被一大堆不同的影響力所支配。話雖如此,這些對「心」產生影響的許多力量,同時是我們心智活動本身,所顯現出來的。換言之,所有能影響心的因素—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都可被視為:是「心」所產生的客體現象,它們都蘊含和展現著不同的態度、觀點和心理狀況。因此,佛陀在《法句經》的第一至第二章便說:「一切法因心而起,被心主宰,為心所設定。」
 
當看清楚人心對一切事物,原來有著多方面且巨大的影響時,我們便應該意識到:如果要替現今世界療傷,最急切的要務,就是「先治好我們的心」。一直以來,尤其自西方的科學文明開始,我們便醉心於挑戰、征服這個世界。在操控世界來滿足物欲的過程中,卻忽略了生命中更為重要的東西—心。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便帶來了不平衡的局面。當對外面世界的認識大步躍進的同時,我們對自心的認識卻沒有進展;當達到可以操控大自然的能源作為己用的同時,我們卻沒有馴服大自然本身的操控者。單是這個原因,便足以使科技的發達,對人類整體產生許多複雜的影響,因為在它帶來物質繁榮的同時,也帶給了億萬人慘痛和剝削、蹧蹋與傷亡、窮困及悲哀。
 
其實人類的基本需要非常簡單,而原則上,都可以輕易地讓每個人得到他們所需,例如:某種程度的安身物品、新鮮空氣和清潔飲水、營養食物、舒適居所、醫療、教育和資訊,以及一點空餘的時間,去發展一己所長。但目前的情況卻是,當超過十億人(即全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正處於貧窮邊緣,有一小撮的人卻過著比古羅馬帝王還要豪華的生活。說來倒奇怪,我們可以發射太空梭到外太空的星球,卻不能讓這個地球上所有的兒童得到溫飽?當一切指標都顯示:人類生命,正受到不停增長的環境污染和氣象變化嚴重威脅時,最應負這個責任的國家,依然過著浪費資源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不能給予世界上每個人基本的需要,並非因為資源短缺,而是因為缺乏意願。—我們失敗的根源,其實來自於自私和貪欲。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