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義大利梵蒂岡行記
天主教教堂藝術所呈現的信仰與希望



走訪歐洲,印象最深刻的古建築類名勝,十有八九說的都是「大教堂」。這些宏偉、華麗、精美的教堂建築,可能是當地最高大、壯麗的建築物。它們的尖頂、高塔主導城市的空中輪廓;它們莊嚴、富麗的正立面,也令眾人記憶深刻。這些大教堂自中世紀至今,一直是歐洲人精神生活、社會生活和文化傳統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上帝在人世間的居所、信徒聚會場所,同時洋溢虔信者的宗教情感。
 
歐洲的大教堂有各種風格,羅曼風格、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等,教堂中的雕刻與壁畫,也都創建著歐洲文化藝術史上的里程碑,人們身處其中能強烈感受到神的榮耀和人的偉大,人類在演繹信仰的努力中,不斷連綿著歐洲文化的生命。
 
自問,佛教的作法是什麼呢?我們會將大殿做得像個「博物館」、「展覽館」嗎?
 
當時,我正站在聖彼得大教堂那尊「聖母憐子」(pietà,又作「聖殤」或「哀悼基督」)塑像前。雕塑前隔著安全防彈玻璃以及欄杆,這是1497年,米開朗基羅(1475-1564)創作的一座雕塑作品。
 
聖母瑪利亞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基督躺在聖母雙膝間,肋骨上一道傷痕,頭向後垂,右臂搭在聖母右膝上。聖母的面容很年輕,是一位少女的模樣,穿著長袍和斗篷,左手向後伸開,右手托著基督。耶穌去世的時候三十多歲,按理說,聖母應該是中年婦女。但是,米開朗基羅所雕塑的,是一位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她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無語、沉思、哀悼。耶穌則靜靜地躺在聖母膝上,面無表情。
 
曾經紅衣主教問米開朗基羅:「你雕刻的聖母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
 
米開朗基羅回答:「聖母是純潔的,而純潔是不會衰老的。」
 
哀悼沒有號啕大哭,沒有淚流滿面,沒有表情扭曲,而雕塑者當時才23歲。他是怎麼去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他選擇了以永恆純潔來訴說難以承受的生命苦痛,這樣的信仰又在表達什麼?
 
這次,我選擇了一尊「如意觀音」,作為致贈給教宗的禮物。溫潤如玉的白觀音,類似斗篷覆蓋的頭巾下,同樣的安詳、恬靜和典雅,手持如意,淡淡微笑。在台灣,觀音菩薩也被叫做「觀音媽」,與聖母一樣,面對眾生的苦難和不幸,慈悲愛護,就如同母親與孩子極深的連結,如經典所言,母子彼此憶念之心,自然切切無間斷的。
 
但是,面對死亡的態度,各個宗教還是有不同。我常會以佛陀安詳涅槃的臥佛像,作為佛教徒面對死亡的典範。基督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和靈魂不朽,因此在他們看來,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正是呈現了生命的短暫;而基督的復活,即是人類戰勝死亡,獲得永生。佛教的生,不是復活;佛教的死,也不是斷滅的「結束」,而是在不斷相續的生命流中,你知道那些生住異滅的現象,都是沒有實質,那不過是一種體驗。在真正的本性中,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動也沒有靜,你不害怕失去,也從來沒有獲得什麼,安詳,是當下的了然,生如是,死亡亦如是。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