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規式
法食雙運



齋粥隨宜,二時均徧者,務於節儉,表法食雙運也。
 
除了修學佛法,色身也要照顧,衣、食不可少。
 
「齋粥隨宜」,漢傳佛教就是一定要吃素。隨常住給予我們的,安頓下來,不可以造小鍋,最忌自己在寺裡烹煮,然後今天我請你,明天你請我,這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印度的戒律,大家都乞食,沒有自己煮,除了生病,去跟村民化一點點米回來煮給病人喝,不然連米也沒有的。
 
我到上座部佛教的斯里蘭卡、泰國參訪,僧人都是早上出去托缽乞食,出去就要打赤腳,不撐陽傘,不戴帽,著袈裟,拿著缽到村莊,在街邊站。不可以進入人家家裡,要在門口站,如果有人邀請,才可以進入。居士會把飯菜煮好,拿出來倒在缽裡面。一般都沒有湯,只有飯和一點鹹味的食物,其中甜的食物倒是特別多。如果上面還有一個缽蓋,蓋子翻過來,可以放肥皂、牙膏,或者一點水果在蓋子上面,然後就回來了。
 
某些部派戒律規定,如果一家飯菜不夠,最多只能夠走七家,不可以一直托缽下去。1 但是,目前南傳佛教並沒有七家這樣的規定。
 
我到佛使尊者的解脫自在園,托缽只是象徵性地拿飯回來,寺裡還需再煮一大鍋,大家才夠吃。今天如果拿回來的飯很多,怎麼辦呢?就倒在大盆子裡面攪和一下,大家先去洗洗手,再來分。之後,大家坐在樹下,就開始吃。他們大概從八點半就開始吃,吃到十、十一點,吃兩個小時,用齋時間同時在播放《無常經》。
 
如果飯菜還有多餘剩下,要怎麼處理呢?北傳佛教的處理是把飯菜收起來放在冰箱。南傳佛教的處理方式,有的給工人吃,有的倒在水池旁邊給野狗或小鳥吃。
 
本來佛陀制戒,就是要安頓大家可以隨宜、隨緣,常住煮什麼,你就「隨宜」,給多少,吃什麼,沒有選擇,這就是修行。大家得到同樣的飲食,應該「務於節儉」,要惜福感恩。
 
「表法食雙運也」,這是表法。「法」是大家共同修學,大眾飲食也一起,如果你覺得不好,你就發心出來為大家改善嘛!如果對規定的規矩有不滿意,就一起共同檢討,好的維持,不好的改變。
 
  • 1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2:「次第乞食者,一、日到一家,得食則食,不足即止;次第到七家,得食則食,不得亦止。」(CBETA, T23, no. 1440, p.512, c24-26)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