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故來:你不可不知的玄奘大師
玄奘法師主修的科目



 

中國佛教發展至隋、唐,印度大小乘的主要經典,大多已被譯介來華。
 
中國思想界,一直有著南方重思辨、尚清談;北方重義利、尚實務的分野。佛教傳入後,中國南北接受的方式也有所區別。主要來說:南方重義理,偏愛講經說法,接受並弘傳了般若學;北方重禪修,偏愛修身養性,而發揚了禪學。當北方形成禪學、律學與淨土信仰的同時,南方則出現了涅槃、成實、三論等思辨色彩濃厚的學派。南方安定發展的社會環境,使佛學的探討氣氛濃厚,有關涅槃、佛性,頓悟、漸悟等問題的諍論也從未停止過。
 
修學上的疑難
 
玄奘出家後,主要於洛陽、長安及四川一帶參學,跟隨景法師學習闡述大乘主要思想的《涅槃經》,及在嚴法師教導下修習說明大乘瑜伽行派觀點的《攝大乘論》。這兩部經典對玄奘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啟蒙與影響。
 
玄奘在國內四處聽講與學習後,雖然因此紮下了非常厚實的佛教教義基礎,但在參學途中,發現佛典雜譯的闕漏與疑問、論者觀點的不同、南北佛學的差異等,終於使得這位滿懷求知精神的佛教青年,認為唯有親往佛國,親見並取回佛經原典,才有辦法解決修學的疑難。
 
大乘瑜伽行
 
玄奘至印度那爛陀寺面見佛學大師戒賢法師(西元529~645)時提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依止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玄奘留學生涯所主修的,可以說是「大乘瑜伽行派」,其一生著力的佛學思想核心,即是「唯識」。
 
在西元一世紀左右,大乘佛教思想在印度本土形成,而在五至六世紀,出現以論述「阿賴耶緣起」、「萬法唯識」等觀點,以無著、世親菩薩(西元 4~5th)為主的瑜伽行派(唯識學派)
 
瑜伽行派主張「外境無、內識有」。認為心識產生後有一種作用,能將識的一部分轉變為識的對象,因此說萬事萬物都是心識的變現,本身並非真實的存在。
 
識分為八種: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還有潛在自我意識的第七末那識與根本識第八阿賴耶識。
 
提出唯識思想的主要目的,在於體悟:外境客觀事物,是不能離開主體的心識而獨自存在;而經由這種體悟,能滅除將外境及內在心識都認為實在的錯誤認知;以及滅除伴隨這錯誤認知所產生的種種煩惱及苦迫;最終,能將根本阿賴耶識轉換成本有的理想狀態,即轉阿賴耶識為智慧。
 
西元六世紀後,以印度那爛陀寺為中心,瑜伽行派形成了二大派別,出現了許多重要論師,主要以難陀、安慧為代表的「唯識古學」,及陳那、護法為代表的「唯識今學」。玄奘的老師戒賢論師,即是護法的弟子。
 
中國法相宗的創立
 
在長達十九年的留學生活後,玄奘帶回了大量梵文原典,並自此孜孜不倦地從事佛典的翻譯工作,其中包含了瑜伽行派最根本著作《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及《成唯識論》,它是玄奘法師揉合印土十家註釋《唯識三十頌》所作出的定解,旨在避免後人無所適從。
 
由於玄奘法師對唯識經論的譯介與統整,唯識學漸形成一宗派(法相宗,又稱唯識宗)。玄奘大師及其弟子窺基法師是此宗派的創始及繼起發揚者。然而這最富思辨色彩的宗派,在中唐以後卻逐漸凋零,卷帙散失。直至清末民初,楊仁山自日本取回佚本,在其與太虛大師、歐陽竟無等人的提倡下,才重燃對唯識法義研究與踐行的薪火。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