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出淤泥 方顯聖華
2佛陀與提婆達多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採菓、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
搥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採薪及菓蓏,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却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講釋】
「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講釋〈提婆達多品〉之前,我先說個故事。
 
佛陀成道以後,他想要報答父母恩,以及撫育他成長的家國。於是在成道六年後,佛陀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國,在皇宮見了父王。佛陀的父親淨飯王,看著一群穿著破爛,又瘦又黑、乾巴巴的人跟隨著已經成佛了的兒子,心裡嘀咕著:「得找幾個體面王族出家,來壯大我兒的聲勢才行。」
 
淨飯王就問群臣:「我釋迦族的子弟,有沒有人要跟隨佛陀出家?」
 
王族和大臣們聽到淨飯王的問話,有的人歡喜,有的覺得為難。於是淨飯王就下了命令,每個王族都得派幾個人出家。著名的佛陀侍者阿難,便是覺得佛陀相貌莊嚴而歡喜出家。而提婆達多,也在這次的機緣跟隨佛陀出家。
 
提婆達多展現野心
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兄弟,阿難的哥哥。他雖然出家了,但並不遵守佛陀教團的規範。當他發現,神通力有助於獲得名聞利養,於是他很快就修得神通、顯現神通,還獲得阿闍世太子王權的加護,這讓提婆達多變得更有野心,竟生出了想當「新佛」的異心。1
 
於是提婆達多開始使出一連串手段,要逼佛陀「退位」。
 
他首先對佛陀說:「世尊現在年耄老邁,教授四眾太過勞累。您可以把大眾付囑給我,由我來接班,您就可以安享清福了。」但佛陀糾正他的觀念:「佛法是天下所有人的,不是釋迦族專有,哪來接班這種事情呢?」2
 
得不到佛陀的教權,這讓一心執著於「接班」的提婆達多十分不滿,於是興起害佛之心:他雇殺手前去殺佛,但殺手反而被佛陀感化;3 提婆達多甚至放出醉象要蹴踏佛陀,不料醉象來到佛陀面前就跪下來了。4 他又預計佛陀托缽時會經過山下,他從山頂把巨石推下,幸好天龍八部把石頭撐住,但一塊碎石迸出來砸傷佛陀的腳趾,皮破血流,他在那刻犯下「出佛身血」的罪業。5
 
提婆達多使出了各種方法想要害佛,但都沒有成功,最後,他竟以劇毒塗在自己十個指甲上,想在頂禮佛陀時毒害佛陀。結果,還沒走到佛陀面前,一陣焚風旋繞,提婆達多被火焚燒,加上毒藥發作,他大喚一聲:「南無」,就身陷地獄。6
 
佛陀與提婆達多的因緣
提婆達多在佛教的經典裡面,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佛陀又是怎麼看待他這位堂兄弟的呢?
 
事實上,佛陀曾多次提到:「提婆達多在過去世是我的老師、善知識。」原來,佛陀過去世為了求佛法,有位仙人為他宣講《妙法華經》。那位國王就是釋迦牟尼佛,而仙人就是提婆達多。
 
佛陀能獲得《妙法華經》,正是因為提婆達多過去的教導,所以佛陀才說:「我今天可以成就,是因為提婆達多善知識的緣故。」可見,對提婆達多善知識的提攜,佛陀是心懷感恩的。
 
善知識
這裡提到了提婆達多「善知識」,究竟什麼是善知識?
 
在我們人生旅途,成就大法需要善知識引導。有善知識才能夠圓滿善行、成就所有的道業。善知識有時提供的是順境、順緣;有時提供的是逆境、逆緣。在順境中有時不容易成就,而逆境、逆緣,反而是成就的最得力助緣。
 
大家想想,從小成長的時候,如果環境逆緣多,長大以後,遇到關卡反而容易衝破。其實,無論善知識提供的是順境或是逆境,真正的關鍵則是在於怎麼「轉」我們的觀念、想法、看法。
 
如果當我們一遇到困境,就覺得是挫折來了,自己先怯弱,那你就被打敗了。相反的,如果愈挫愈勇,那這些經歷就能成為成長的資糧和善知識。
 
我們不可能改變全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和「觀念」。想辦法讓自己身心自在。心念一轉,所見所聞就跟著轉了。
 
【註釋】
1. 《四分律》卷4:「時提婆達往阿闍世所語言:『王以正法治者得長壽,汝父死後乃得作王,年已老耄不得久在五欲中而自娛樂。汝可殺父、我當殺佛,於摩竭國界有新王、新佛,治國教化不亦樂耶?』王子報言:『可爾。』」(《大正藏》22冊,第1428號,頁592中17-22。)
 
2. 《四分律》卷4:「便作是念:『我今當伺候佛大眾集時,往至佛所求哀請言:「世尊年已老邁,壽過於人,學道亦久,宜居閑靜默然自守。世尊是諸法之主,宜可以僧付囑於我,我當將護。」』爾時提婆達伺大眾集,即如所念具白世尊。
 
佛告言:『我尚不以僧付舍利弗、目連,況汝癡人涕唾之身,豈可付囑。』時提婆達生此念:『今世尊於大眾中乃言我愚癡涕唾之身。』即生不忍心。此是提婆達於此生中,最初於世尊所生不忍心。」(《大正藏》22冊,第1428號,頁592中7-17。)
 
3. 《四分律》卷4:「時提婆達即遣二人往欲害佛,教言:『汝往殺佛已,更從餘道來。』遣二人去後,復更遣四人,語言:『汝逆彼二人,若得便殺,更從餘道來。』後復更遣八人,語言:『汝逆彼四人,若於道路得便殺之,更從餘道來。』如是轉倍遣人乃至六十四人。如是根本斷滅,不可分別、不知誰害世尊。世尊爾時在猪坎窟中坐,從此窟出於山巖下經行。佛自念言:『昔我所作緣對,期在今日。』時二人受提婆達教,即著鎧執持刀杖往趣世尊,彼二人心念:『我欲害佛。』適生此念,即時不能得前,念言:『世尊有大神德、威力無量,正使弟子亦有神力,我等豈能得害世尊?』適生此念即便得往,遙見世尊顏貌端正,諸根寂定得上調伏第一寂滅,諸根堅固如調龍象,意不錯亂,猶水澄清,內外清徹。見已發歡喜心,即捨刀杖置在一處,前詣世尊所,頭面作禮在一面坐。世尊漸漸為二人說微妙法,使發歡喜勸令修善,說施、說戒、說生天福,呵欲不淨、讚歎出離。二人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白佛言:『自今已去受三自歸,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作優婆塞。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時世尊告二人言:『汝欲還者乃更從彼道去,莫從此道。』即從坐起,頭面禮佛遶三匝而去。」(《大正藏》22冊,第1428號,頁592中23-下19。)
 
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19:「時佛世尊在王舍城竹林園中。時未生怨王有一大象名曰護財,極大獰惡性操常醉,每日損人,諸人皆怖不敢出門。時王舍城人悉來白王:『其護財象極大獰惡,每日出屋往於坊市,四道街衢損害眾人。王當處分看象之人,莫令每日出屋,須隔日出。若出之時,預擊鍾鼓令人藏避。』王告言:『好。』即勅大臣令喚看象人來。使人依命喚來,告言:『王舍
城中諸人眾來白我,護財大象獰惡損害諸人,汝當隔日出。若出之時預擊鍾鼓告聲象出。』時調象人等再拜大王已依勅即去。其王舍城中有一長者,大有財物多有受用,發心請佛及苾芻僧。時提婆達多聞長者明日請佛并眾設齋,即持百千珍寶與調象人告言:『有長者明日請喬答摩沙門并聲聞徒眾,汝可將護財惡象當面放之踐踏喬答摩沙門。』答言:『聖者!依命如是。又須令王知之我等依命。』
時提婆達多即詣未生怨王所白言:『汝不能立我為佛,為汝殺父今得王位,我今殺却佛自立一切智,大王可令護財象出。』時未生怨王語提婆達多言:『汝不聞諸佛世尊未調者能令調伏。』說已得即去,語調象人曰:『我已白王,汝可明日將象出。』時調象人持鈴擊聲告城中人:『明日放護財象,汝等自當防護。』時彼長者聞此事已心生愁惱自嘆:『我是薄福之人,今請世尊及苾芻眾過家設供,有此事起放惡象出,若為設齋?』復作是念:『我今須造飲食熟已將往佛所。』
 
其夜即辦飲食,明旦向世尊所白佛言:『王舍城中擊鈴告人,欲放護財惡象,各自防護。今者世尊莫入城來,所造飲食欲將就此。』佛告長者:『汝可作辦,我今不怕護財惡象,我共聲聞眾同來入王舍城。』長者聞已歡喜即去,至家辦食鋪設座已,遙望世尊。爾時如來即持衣鉢,共苾芻眾入王舍城。時人即放護財象。
 
時象見佛并諸徒眾,即生嗔怒,速走往如來邊。其提婆達多共未生怨王,上高樓頭遙望惡象,欲踐踏沙門喬答摩。提婆達多甚大喜悅,即說頌曰:
『我見十力者,  被象力所踏;  聲聞釋種子,  今日應消盡。』
 
爾時世尊以右手化作五師子,時象見師子已,當時忙怕失大便,奔走而去。世尊又放大火諸方熾熱,唯佛住所足下涼冷。其護財惡象東西遊走唯逢熱火,世尊住處清淨涼冷。當見惡象,諸聲聞等皆悉迸散遠走,唯阿難陀一人不離佛邊。其象醉醒羸弱來詣佛所,世尊即以百寶莊嚴輞輪相無畏之手,摩其象頭行無畏施,即說頌曰:
『莫樂象身處,  象趣是惡趣;  當莫損害他,  即得賢聖道。
 汝為前身業,  故生在惡趣;  損害諸有情,  將是為歡樂。
 從此死已後,  當生在何處?  復住在何邊?  賢首汝善聽。
 諸行是無常,  諸法是無我;  寂靜是涅槃,  於我心生信。』
 
爾時世尊即往長者家敷座而坐,其護財象隨佛後行。」(《大正藏》24冊,第1450號,頁197中28-頁198上27。)
 
5. 《四分律》卷4:「提婆達乘此恚意,自往耆闍崛山,手執大石遙擲世尊。時有天即接石置山頂上,從彼石邊有小迸石片,來打佛足指傷皮血出。時世尊即右顧猶如大龍,作如是言:『未曾有瞿曇乃作是事。』時世尊即還入窟,自襞僧伽梨四疊,右脇臥猶如師子,腳腳相累極患疼痛一心忍之。」(《大正藏》22冊,第1428號,頁592下23-29。)
 
6.《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10:「時提婆達多,以極嚴毒填十爪中,詣世尊邊作如是念:『若沙門喬答摩見恕我者,斯曰:「善哉!」必也不容。我當就禮,以其毒爪摑足令傷。』既至佛邊頂禮雙足,請世尊曰:『幸願哀憐見容恕我。』于時世尊觀其天授作何種心來向我所?鑒知天授為殺害情,遂以神力變雙膝下成水精石,默然而住。時提婆達多見默無語,遂起瞋心興其害意,便以毒爪爬摑世尊。于時十指並皆摧破,返中其毒生大苦惱。是時尊者阿難陀而告之曰:『天授!爾可歸依世尊。』報阿難陀曰:『大德!我今若其歸依佛者,如佛言曰:「若歸依佛陀不生於惡道,捨棄人身已當生勝天上。」然而世尊記我,當生惡道泥黎耶中無間一劫不堪救療。我若生天,彼成虛語;若墮惡趣,還是妄言。』正生如是極瞋怒時,惡業既圓更無所待,無間之火遍燎其身,遂便叫喚高聲告曰:『大德阿難陀!我現被燒!我今被炙!』時阿瑜窣滿阿難陀,既見其苦極軫慈悲,又於親族更加愛念,而告之曰:『提婆達多!汝今宜可極想歸誠怛他揭多阿羅漢三藐三佛陀,勿為餘念。』其時天授被無隙火燎炙其身,業報現前受嚴極苦,深心慇重口自唱言:『今日我身乃至徹骨,於薄伽畔至心歸伏。』說斯語已,現身墜墮無間無隙㮈落迦中。」(《大正藏》24冊,第1450號,頁150上3-28。)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