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下) —佛學研讀班
佛學研讀班課程設計



雖然悟因為佛學研讀班創辦人,只有在初期擔任過班主任,之後則由尼僧團全體僧眾承擔整個佛學研讀班的教學與帶領。每個佛學研讀班的授課法師都畢業於香光尼眾佛學院,助教法師由該分院的執事僧擔任。佛學研讀班所使用的課本,是由具有相關教學經驗的尼僧所組成的小組編寫,由悟因指導(香光尼僧團伽耶山文教基金會 1997a, 1997b, 1997c)。除了教學團隊之外,有關研讀班的行政事務和公共關係都由其他尼僧處理。
 
從教材的設計和作業可以看出悟因關注佛教成人教育的態度,課本的內容決定了佛學研讀班學生可以學到什麼面向的佛教觀點。悟因列出以下三個指導原則:
 
第一,介紹佛教世界觀,以及因應現代化的生活觀。因此,學生不需要學習艱澀難懂的細節,例如古印度有關須彌山的概念、三界、四大部洲,以及成、住、壞、空四劫構成一大劫等。學生要學的是,如何在這世界以佛教的觀點看待生命。例如,學生應該被教導:「『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在輾轉變動、成住壞空之中』。我們必須要教導的是一切事物都是變異的,都是無常的,這比知道什麼是須彌山更重要。」(釋悟因 1999,p.4)。
 
第二個原則是強調人際關係,若能教導學生負起家庭責任,他們就會對社會的和平與安定作出貢獻。由於佛學研讀班的所有學生都是在家人,不論是出外工作或在家工作,指導他們信奉三寶,運用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的根本佛教義理作為生活指南,可以讓他們的家庭、責任和工作進行得更圓滿。如此一來,佛法便能成為人文關懷的動力(釋悟因 1999, p.5)。最後,第三個原則是不提倡毀身,也不為了拈鬮、讖語或見光而去讚頌神蹟。課本內容討論的是基本的佛教教義,以及佛陀、菩薩和高僧的故事。由於悟因並不認同毀身的行為,所以不談《法華經》中藥王菩薩以身供佛,以及其他歷代僧尼自焚捨身的歷史故事。
 
重理性、積極入世、參與社會的觀念,是台灣「人間佛教」的共識,這些理念在佛學研讀班的宣傳簡介中進一步做了闡釋。簡介中列出了三項宗旨:(一)推廣佛教教育;(二)踐行正信佛教生活;(三)以佛法美化人生(釋明迦 1992, p.52-53)。這與香光尼眾佛學院的教育宗旨相似,課程都強調解行並重,並將佛法融入於生活中。為了帶領學生培養健康人格,課程內容分為四部分,包括知識性、生活性、宗教性和服務性。
 
在瞭解這樣的背景後,我們現在來分析佛學研讀班所使用的課本內容。每級使用的課本都各有十課,補充教材也包含十課,為課本的每一課內容補充資訊。知識性的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類:教理和教史。
 
初級班的課本中,教理類的課程著重於「皈敬三寶」、「人人都可以成佛」、「守善」、「四聖諦」、「八正道」和「菩薩六度」。中級班的課本包括「正信的佛教」、「輪迴與輪迴的解脫」、「十二因緣」、「敦倫的開端―孝」、「四念處」、「積極的人生」。高級班的課本內容包括「五蘊」、「『業』說」、「六方禮」、「四攝法」、「歸程」。
 
在教史方面,初級班的課本內容包括「本師釋迦牟尼佛」、「印度原始佛教及其發展」。中級班的課本內容有「虛雲老和尚」、「格義時期的中國佛教」。高級班的課本內容有「中國佛教寶庫―敦煌石窟」、「阿育王」。
 
我先將每本課本的目次列出,然後挑出幾個單元詳加探討。
 
初級佛學課本:讓大眾更容易瞭解佛法
初級佛學課本有十課:
第一課 皈敬三寶
第二課 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三課 印度原始佛教及其發展
第四課 人人都可以成佛
第五課 七眾弟子
第六課 佛經選讀─聞法趨入
第七課 守善
第八課 四聖諦
第九課 八正道
第十課 菩薩六度
 
第三、六、九課還有課外閱讀。第三課的課外閱讀是〈佛教的傳入〉,敘述佛教在漢明帝時傳入中國的傳說(p.19)。雖然這個傳說是杜撰的,但中國廣大的佛教徒仍相信這個說法,所以還是將它編入教材。第六課的課外閱讀是〈諸佛難值,道心難發〉,內容是《雜阿含經》選讀(p.32-33)。第九課的課外閱讀是〈布施的意義〉,敘述頻婆娑羅王布施竹園精舍供養佛陀的故事(p.48)。
 
看到這樣的課本內容,首先會注意到的特點就是以白話文呈現佛法。第二、兼顧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教義。第三、教材內容沒有明顯的由淺入深的階段。例如,第八課是關於「四聖諦」,而放在前面的第六課包含了三篇佛經選讀,分別是《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佛遺教經》,課外閱讀部分還有《雜阿含經》選讀。因此,第六課內容的難度和要求比第八課更高。以下是第八、九、十課的內容,這三課是瞭解編者努力以白話文詮釋佛學的好例子。看過這些對於「四聖諦」、「八正道」和「菩薩六度」的詮釋後,便可瞭解編者並不一定遵循佛教的傳統入門書,反而將大乘佛教的「人人都可以成佛」和「菩薩六度」兩項基本教義的內容,安排在佛教的核心教義「四聖諦」和「八正道」之後,可見編者的包容性和不分宗派的編法。
 
第八課「四聖諦」的課文內容如下:
佛教的根本教義是四諦法,是佛陀成道後最初說的法,也是最完整的佛法大綱。
 
四諦,即是四種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說明世間的真相。世間,是生滅無常。無常,所以不能自主;不能自主,所以生苦。總說人生有八苦,這種種苦是世間的果。
 
集諦說明「惑」、「業」是招感苦的原因,眾生的迷昧、煩惱,造作種種業,是世間的因。
 
滅諦是寂滅的真理─貪欲、嗔恨、無知的寂滅,是知苦斷集、證涅槃的果。
 
道諦是滅苦的真理、方法,主要是指八正道。
 
苦諦、集諦,是解釋世間流轉的因緣;滅諦、道諦是研究出世間還滅的因緣。了解四諦法,認識世間的真相,踐行八正道,就可以由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p.37-39)
 
第九課「八正道」的課文內容如下:
佛陀常對大眾說八正道,八正道就是四諦的道諦,是佛陀所開示的人生正道。
一、正見:對世、出世間有正確的看法。
二、正思:對正見作深入的思維。
三、正語:說真實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四、正業:身業清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五、正命:選擇合於國法、佛法的職業。
六、正勤:精勤修善。
七、正念:身、心一致,念念分明;時時思維佛陀的教法。
八、正定:修習禪定,定慧等持。
 
八正道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可使人往善的道路前進。一種是出世間的,可使人直向解脫。
 
八正道以正見為主導。修學八正道,就是修學戒、定、慧三學,這是以智慧為眼目的中道行。(p.42-45)
 
第十課的內容體現了以白話文和簡單的概念,讓一般大眾更容易瞭解佛法的宗旨,其內容是「菩薩六度」:
 
「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是印度話,意思是有大道心的人。
 
菩薩修行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
持戒:遵守道德。
忍辱:意志堅定,不受任何順、逆環境的影響。
精進:大無畏的精神,勇猛修善。
禪定:精神專一,一心不亂。
般若:依聞思修,必然得到大智慧。
菩薩以六度造福人群。(p.49-51)
 
大乘佛教的核心教法是空性―一切事物皆空無自性,是菩薩證得的「智慧」。不過,由於一般人難以理解此概念,因此課本暫時先略過。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初、中、高三級的佛學課本都包含許多插圖,有些是版畫,有些是國畫。除了圖像,初級佛學課本也提供了一些「國字練習」,幫助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台語班學生學習。因此,除了傳授佛法,也會教學生認識和書寫國字。
 
中級佛學課本:更清楚反映「人間佛教」精神
讓我們來看看中級佛學課本的內容。這十課依序是:
第一課 正信的佛教
第二課 虛雲老和尚
第三課 格義時期的中國佛教
第四課 輪迴與輪迴的解脫
第五課 十二因緣
第六課 佛法的住持者─僧
第七課 在家護法
第八課 敦倫的開端─孝
第九課 四念處
第十課 積極的人生
 
第二、四、六、八、十課還有課外閱讀。第二、四課的課外閱讀分別是由知名禪僧虛雲(1840-1950)寫的文言文偈頌,以及《雜阿含經》選讀。第六、八兩課是《阿含經》的白話經文,以及盂蘭盆節的創始神話―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在課文中,其中三課是關於佛教義理(第四、五、九課),另外兩課是關於中國佛教史(第二、三課)。十課中有一半是講述身為佛教徒的正確態度(第一、六、七、八、十課)。中級佛學課本比初級和高級佛學課本更清楚地反映出「人間佛教」的精神,也同樣不偏袒任何特定的宗派。雖然虛雲是禪宗最知名也最受尊崇的僧人;但四念處是上座部佛教傳統中冥想的基本修法,在廿世紀左右,被東南亞佛教修習「內觀」的法師所恢復。
 
「弘揚佛法」是佛學研讀班的主要宗旨之一。(2) 從中級佛學課本的第一課和第十課,都可以看出香光尼僧團希望弘揚的理念。第一課課文如下:
「佛」是梵語,是覺悟、覺察的意思。所以佛教是覺悟的宗教—求自覺、覺他的宗教。
 
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一位覺者,他在菩提樹下證道。覺悟「緣生、緣滅」、「因緣果報」的真理,覺察眾生生死流轉的根源—眾生因為「起惑」、「造業」而招感無量苦果。……
 
佛陀悲憫眾生,為眾生指示覺路。他告訴我們,要消災祈福、得長生之樂,要在因果上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因此,正信的佛教徒,以三寶為依歸,確信因果法則,斷惡修善,自尊、自覺,必能災消苦離,得究竟安樂。(p.7-8)
 
第十課是「積極的人生」,強化入世修行的訊息。
學佛的人,有進取的人生。以在家居士來說,除了生活與事業,更須積極修四法—信、戒、施、慧。
一、信具足:皈依三寶,護持三寶,以三寶為修學的模範,確立堅定的信念。
二、戒具足:守五戒,修十善,敦倫盡分,建設佛化的生活。
三、施具足:捨慳貪,樂施培福;尊敬心,供養三寶、父母、師長;悲憫心,布施孤苦貧困。
四、慧具足:廣學多聞,樂思法要,增長智慧,不染世樂。學佛,有正確的方向,有高尚的德行、智慧。這是真正學佛的人!(p.49-50)
 
高級佛學課本:淨化心靈 在世間打造淨土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高級佛學課本,如同另外兩本一樣,也有十課內容,分別是:
第一課 佛學與學佛
第二課 阿育王
第三課 中國佛教寶庫—敦煌石窟
第四課 五蘊
第五課 「業」說
第六課 佛教的藏經
第七課 六方禮
第八課 佛經選讀—遠離
第九課 四攝法(3)
第十課 歸程
 
第二、四、五、八課共有四篇課外閱讀,包括阿育王的三項法敕、《雜譬喻經》選讀、《正法念處經》中的一首偈頌,以及《楞嚴經》選讀。第二、三、六課包含佛教故事,第四、五、七、八、九課包含佛教教義,第一、十課教導研究佛教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第一課巧妙變動「學」和「佛」兩個字詞的位置,來比對學佛與佛學:
佛陀示現人間,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因此大轉法輪,引導眾生,轉迷啟悟,離苦得樂。佛陀的教法,以及弟子實踐、宏揚的,都是佛學與學佛的範圍。
 
佛學,包括教、理、行、果。教法與理法說明宇宙人生的現象與理則;行法與果法說明實證的目標、方法與過程。
 
學佛,是體證佛法,有信、解、行、證四層次。以佛陀為修學的楷範,皈敬三寶,親近善知識,力行三學、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廣修六度萬行。
 
研究佛學而能親身體驗,可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學佛的過程,勝解佛學,可提高修學的層次。因此,佛學的研究與學佛的實踐,是互相增上。
 
佛弟子應該解行並重、福慧雙修。(p.7-9)
 
我前面已經提到初、中兩級課本的編輯內容是不分宗派的,這本也是如此,既包含了《阿含經》也有大乘經典《楞嚴經》選讀。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課(第十課)推薦了淨土之道。高級佛學課本留給學生的啟示是,淨化心靈,在此世間打造淨土,是往生至淨土的方式。香光尼僧團藉由傳達這樣的訊息,再次重申她們對「人間佛教」的信念。
 
淨土是清淨的地方,諸佛的國土,佛弟子究竟的歸趣。
 
在十方淨土中,彌陀淨土最為殊勝。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大願,歷劫修菩薩行,成就了依正莊嚴的極樂世界。彌陀的行願,欲令眾生依清淨環境,入如來知見,向菩提精進。
 
「信、願、行」是往生極樂的三資糧,無論上根下智、俗士愚人,但能信心堅固、發菩提心,願生彼國,具足正行、助行,一一皆入彌陀願海。
 
彌陀法門的正行是念佛—憶念佛的功德、莊嚴、智慧;助行是世福、戒福、行福。佛弟子在世間,廣植善根福德因緣,淨化身心、世界,這是生極樂的正因。
 
眾生與佛,無二無別,只因一念不覺,流轉生死,如來慈憫,攝念佛人都歸淨土。我們只要深信、切願、力行,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p.50-53)
 
高級佛學課本之所以建議淨土之道,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如同我在第三章討論過的,香光尼僧團有些尼僧是在大學時期接觸佛教,並研讀過李炳南編輯的《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課程。此講表涵蓋了唯識學的基本概念和延伸探討,並以淨土之道的闡述做為結束,因此不難理解她們會以類似的模式編撰佛學研讀班課本。第二個原因是與尼僧本身的內修有關。每年的11月一整個月,她們會進行封山,修習一種修行法門。早年她們曾經修習念佛法門或禪修,之後也嘗試藏傳佛教的四臂觀音法門、南傳佛教的四念處,以及緬甸禪師葛印卡教導的內觀。歸趣淨土,不一定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悟因曾說,她來生還願意來人間修行,所以,淨土為指歸,反而是人間淨土的嚮往與追求。
 
三級課本的內容都不多,有些學生會感到失望,因為兩小時就能讀完整本課本。不過,等他們開始上課,會發覺編輯的旨意並不在精通佛教名相,而是瞭解基本的佛法。悟因解釋為何要以這種方式編撰課本:
 
因為現在有很多法師發心弘法,到處有講經的道場,佛書也不虞匱乏,同學們可以自己研讀,這是大家的福報。但有一句話說「佛法如大海,浩瀚無涯」,如沒有基礎的認識,一旦進入佛法領域,就會感到法海汪洋,摸不著邊際,大家聽講經,這裡聽一些,那裡聽一些,得不到整個體系而感到茫然、卻步,這都是缺乏基礎認識的緣故。有的同學讀了研讀班再到外面聽講經,都可以在佛法體系中找到綱領脈絡而了然於心,因為基礎觀念是這麼重要,所以大家都願意接受基礎的學習。(釋悟因 1995b, p.98-99)
 
 
【注釋】
(2)佛學研讀班課程開放所有人報名,據我所知,並無規定只有信徒才能報名。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