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下) —香光尼眾佛學院
聖嚴在佛學院的求學挑戰



台灣兩位當代知名僧侶曾在當時的佛學院就學,並留下文字見證,描述就學的經驗,他們的文章為我們提供了內幕觀點。
 
聖嚴於1947年在上海就讀靜安寺佛學院五個學期。靜安寺佛學院是在1946年由太虛的弟子創辦,在課程和教法上都遵循太虛的方針。根據聖嚴表示,當時有超過40所佛學院成立。如同當時大多數的佛學院學生,靜安寺學生的年齡和教育程度差異很大,有些已30多歲,並曾在小學教過書。當時聖嚴只有17歲,只受了四年小學教育。佛學院的課程範圍包括小學到大學的程度,例如,英語和數學是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程度,國文為高中程度。還有《起信論》、《梵網菩薩戒經》、《印度佛教史》、《八宗綱要》(1) 和《八識規矩頌》(2) 等大學程度的佛學課程,由大學教授教課。以教育程度來說,很難判定學生是何種程度。聖嚴13歲就離家,在一間傳統寺院當沙彌四年。在佛學院就讀時,他對其課程內容感到極為困惑:
 
對於這些課,除了國文、英文和數學之外,我都不容易聽懂。當我在狼山的時候,是從經典和課誦中理解佛法,比較容易懂。現在,從經過大師們消化、組織、發揮之後,思辯性、理論性的論典,以及有許多梵文音譯的特定佛學名詞的論著,就很難在很短的時間之中理解吸收了。所以,在最初的兩、三個月,我幾乎天天打算退學。希望看懂佛經,看通佛法,結果進了佛學院,大有望洋興嘆、不知從何著手的感覺。當時,並沒有人告訴我們,在印度的大乘佛教,有中觀、唯識、如來藏等三大系統,《八識規矩頌》的唯識思想,和《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思想,究竟有什麼不同之處?中國的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律、法相、三論、天台、華嚴、淨土、禪、密,它們之間又有什麼相異之點?老師們只是分別的介紹,沒有綜合的比較,使我非常地納悶。為什麼同樣是發源於印度由釋迦牟尼佛所教的佛教,竟然會出現了這麼多不同的觀點?我當然能夠相信它們都是對的,但是,究竟誰前誰後?孰高孰低?總該有個交代和說明才對!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年長而大家認為學問深厚的同學,所得到的答案是:「別管那麼多!法師們怎麼講,我們就怎麼聽,然後再照著去告訴別人就好了!否則的話,那還了得,頭都會大了!」這樣的答案,也正說明了當時佛教界的學習風氣,都還停留在傳統式的師師相傳的觀念之中,除了幾位大師級的人物之外,少有做比較研究的認識。(聖嚴 1993, p.15-16)
 
雖然缺乏事前準備,聖嚴在班上約30位同學中,每學期的成績排名都在前五至六名。他在佛學院求學期間,認識了南亭、白聖等其他在那裡教書的知名僧侶,這些人後來都在台灣成為佛教界的領袖。在佛學院就讀,也為聖嚴的佛教知識奠定了基礎。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