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閱讀室
認識「我們的宗教」──阿部正雄談「佛教」



前言
日本哲學的京都學派,既是專精歐陸哲學,也對自家的佛教傳統多所用心;因此,他們能夠抱持宏觀多元的態度面對古老的宗教文化,更著重不同宗教的認識與交流,賦予當代嶄新意涵。其中的代表學者之一就是阿部正雄。眾所周知,佛教呈現多樣性面貌,但對於初學者而言,也常常令人有不得其門而入之感。雖然,我們可以簡化佛教的核心—這是一則故事—佛陀覺悟的故事。阿部正雄透過《佛教(1993/2003)一書,就是試圖將佛教教義與眾多流派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一部著作。對於身處地球村、自詡為世界公民的我們,閱讀這類既包括豐富知識與應當如何具體實踐佛教教義的書籍,也是十分必要的。
 
 
正信的佛教
阿部正雄清楚告訴我們: 想要透過西方宗教的意義使用「正統」(orthodoxy)一詞確定佛教信仰的結構,將會無功而返;因為運用「解構」,將更適合佛教教義。佛教不信上帝,諸神只因在前生中實踐更多善行與善業,並無任何神秘之處。(p.33)這是分別掌握基督宗教「正統」與佛教「解構」的核心觀念,並在世界宗教史的脈絡發展中得來的整體歸納。
 
另一方面,雖然宗教在本質上可以做為一種「救贖學」的系統(p.36),但仍然在其中可以發現佛教與其他宗教還是有所差異—「空」的目的論—並且接受「無我」的事實,但也並不妨礙「以做為動態有機體的我的寂滅為目的。」(p.40)
 
如此一來,「解構」與「空」帶來的將是人生動態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狀態:得平靜、捨煩惱;有超然、無束縛;守仁慈、棄殘暴;持寬容、斷執著。透過學習與實踐佛法教義,將會讓人在生活上得以更加「無我」而得到「解脫」。
 
佛教教義形式與派別
如何處理繁複教義與派別,洞悉形式背後的確切意涵,阿部正雄在此展現他的論述功力。上座部、大乘、密教及禪宗,都是種種「自覺運動」的展現,而不能純粹看成一種文化現象。
 
上座部帶有自我局限性的寺院制,以及大眾部還包含著在家信徒的緊密聯繫(p.54-55);大乘佛教的「諸法皆空」與「自利利他」的救贖行為(p.56);密教可區分三個時期「真言乘」、「金剛乘」、「俱生乘」,逐漸演變成簡單卻仍具有救贖效用的自然主義(p.65),以及禪宗的「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旨趣(p.66-67),都為我們扼要展現佛教的教義形式與派別。
 
然而,以上教義與派別,也可以簡潔地以「四聖諦」加以呈現,阿部正雄並對此做出合宜解釋。也就是苦-苦的存在;集-苦的生起;滅-苦的止滅;道-滅苦之道。但是,苦難並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應是正視背後可以解脫之途徑,達到涅槃之境界。
 
佛教文本
佛教文本有三藏、大乘經、密教文獻和禪宗文獻。三藏包括「律藏」、「經藏」以及「論藏」,經典由此三部分組成。阿部正雄對此內容提綱挈領,為我們指示當中值得注意的文本—《經集》當中的兩句敘述作為總結—「當一切條件消失時,一切談論的方式也就消失了」。以此作為對「涅槃」的描述。(p.71)
 
針對大乘文獻,則提出經與論的差別,類似印度教中天啟聖典與聖賢經典之間的差異。(p.78)密教文獻方面,則是著重「語言」,故意使用秘密模糊的語言,上師與弟子之間,由此得到特殊揭示。(p.80)禪宗文獻則是在於「喚起疑情」。(p.80)
 
以上種種說法,不但有其歷史根據,也看得出學者在繁複學說中,僅用隻言片語,就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佛教的法輪結構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展現佛教三合一的基本架構。(p.83)阿部正雄考察佛陀生平,認為有六種值得特別討論方式;而對於佛陀的態度,則必須回到佛教做為救贖學體系,至少在信、慧、觀三方面,必須有所關注。(p.92)
 
由「佛」到「法」,阿部正雄發現一種層次上的可能矛盾――佛是法的根源,法也是佛的根源。(p.94)作者更進一步幫我們解決這種容易造成的困惑:「當說佛是法的根源時,意思是指佛教的教法(法=教義)能夠追溯至佛陀。
 
當這一陳述被顛倒過來,稱法是佛的根源時,意思則是說佛是有規律地現於世間,是與某種宇宙法則(法=法則)保持一致。」(p.95)
 
至於佛教中的僧伽,作者也指出當中的「開放性」—從一種神聖性的教會組織做為對比來看。更以三句話概括當中的發現過程:融合,擴張,淨化。(p.107)並且,「佛教發展中的每一個段落都包含了一些寺院生活方式的變化。」(p.108)
 
從佛教的結構立論,幫助我們解釋佛教所經歷的變化;阿部正雄以建築學做為比喻,也有生活的象徵意涵:目的是「涅槃」;「佛陀」是「動力因」;「法」是佛法大廈的「形式因」;「僧伽」是「質料因」。我們常聽到世間如同火宅,不容易安然處世;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所居所住的人世間是「空」,但也因為有「空」,反而成為可供居住的房屋。換句話說,佛教幫助我們可以在這「空」的世界,居住得更為妥當且舒適,而當中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更是讓我們不僅貼近佛教基本架構,也能讓「心」安然其中。
 
空的意義
「空」在佛教思想中有重要地位,具有終極實在的意義。作者引用龍樹《中論》第十八品:「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擺脫實在、概念、言語的束縛,凸顯「空」的領域。而且,「空」不僅是哲學概念,也是一種宗教和救贖學的概念。(p.116)
 
在宗教面向之實體化討論方面:作者再次透過基督宗教作為對比――佛教的「空」是「非善非惡」,而基督宗教的「上帝」則是「最高善」。作者進一步強調:「善的觀念的非實體化和空性的實現是多麼地重要。」(p.120-121)
 
在「空之自空」的理解上:拒絕人造概念的具體化與實體化、遠離具體化與實體化的「空」、捨去任何對「空」的執著,即所謂萬物皆空、無一例外的觀點。(p.123)
 
空與緣起層次:並非虛無主義的層次,龍樹《中論》第二十四品再度表述空與緣起的意義,兩者也是同義的。(p.124)即所謂「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緣起與空、空與緣起,斷不能分開。
 
二諦理論:阿部正雄透過長尾雅人對於中觀哲學的解釋,認為二諦是動態發展的關係。所謂「空也不簡單地是終極意義的寂滅,而且也是世間習慣的實際功能的寂滅;緣起也不簡單地是習慣意義上的,而且也是對終極意義在緣起意義上的覺悟。」(p.129)
 
生死即涅槃:再次涉及佛教的救贖學意涵,凸顯「空」的意義與重要性;強調解脫,避免執著,超越生死。作者也勾勒大乘佛教強調「智慧故不著於生死」、「慈悲故不著於涅槃」。(p.131)
 
結語與心得
阿部正雄精簡扼要為我們勾勒佛教教義與流派,毫無疑問,這對於佛教知識、實踐、信仰追求,抱有好奇心的大眾,的確打開種種「方便法門」。更是將佛教置於世界宗教的視野,也是因為「佛教思想強調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因而為對話提供了一種哲學基礎。」(p.146)至於全書閱讀心得已有散見於上述段落,在此再統整歸納其中要點,盼能對於佛教認識有更親切的瞭解。
 
一、佛教的要義:在阿部正雄筆下,佛教可以透過這本篇幅精簡的書籍彰顯其要義所在。以三皈依(三寶)作為要義,以佛陀為中心,體會四聖諦(苦集滅道)的要義。同時,留意「法」的涵義豐富,可以是包括種種狀態,無物而不被囊括;另外,對「空」的詮釋,也是必須重視的觀念。
 
二、佛教的知識:佛教知識隨著派別流衍,愈加顯得豐富。但是,仍然以三寶、四聖諦、以及佛陀為主要線索;基本上是「自覺運動」的展現,所有知識的獲取,皆有其目的,亦即達到涅槃與解脫之道。之後的經典形式,也多彰顯「和平之味」;而必須訴諸信眾體會,將知識內化成生命所需的養分。
 
三、佛教的結構:仍然回歸三種信仰告白,即佛、法、僧之皈依,也是三合一的基本架構。從歷史性的考察、概念性的分析、實踐性的省思,瞭解佛教架構在不同時代的種種變化。例如寺院生活方面的改變、教義、經典和僧團的發展,都在既有結構中不斷重組,反映佛教因時制宜、與時俱進的運作彈性。
 
四、佛教的實踐:佛教對修道生活加以制度化,提供的修道規則,都是值得關注的現象;當佛教衰落,主要便是僧伽的衰落。由此可見僧伽對於佛教的實踐,以及在佛教體系中具有多麼重要地位。以三寶來說,佛、法、僧的排列依然重要;但是它們的順序卻顛倒過來,正因佛教必須透過僧伽實踐,而將要義呈現出來。
 
五、佛教的定位:佛教在阿部正雄看來,具備對「自我實現的熱情」與「所有生命的同情」;透過宗教對話,使全世界在精神追求方面,將有深深受惠之感。佛教深具開放性格,對於世間「無物變化,變化是物」的強調,確是貼近當代人們的心。在充滿變動的社會,提供種種預備、尋求、思辯、解脫的方便法門。
 
(《佛教》,阿部正雄著;張志強譯,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