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動念 常行不輕
5棄惡業 取福業



這一品名為《常不輕菩薩品》,何謂「不輕」?不可輕忽、輕賤、理盲。 尤其學佛之人,不要輕賤自己的職業和付出。
 
受持《法華經》要清楚:去掉惡業、罪業,培養自己的福業、善業慢慢增 長,也就是棄惡業,取福業。無論過去做過多少善惡,都不輕賤自己,這不是 我執,而是讓自己心安。
 
我常常跟僧眾講,先「身安」,然後「道隆」。「道」在哪裡?就在你的 生活當中,在從事的職業當中,這是你與人接觸、服務帶來的福報,不是平白 而來。與其急著求「解脫」,不如先承擔我們在世間所擁有的一切,回到「安 頓自己」的核心。千萬不要一直比上比下,既看不起別人,也不滿意自己,只 能說是莫名其妙了。
 
心安即是福
佛法講「無我、無常」,但許多人患得患失,擁有財富又怕失去,深怕一 切不能長久掌握。有居士說:「師父!我媽媽整天都在煩惱憂愁。」
 
我問:「她煩惱什麼?」
 
居士說:「她煩惱兒子身體不好,有時又掛念孫子怎麼還不結婚。」
 
我說:「其實是你聽了以後自己生煩惱,不是她在煩惱。」
 
我又說:「你媽媽是身強體健,閒得發慌,最好去參加佛學研讀班,讓老師多給她派些功課,多抄經。」
 
只要是人都有煩惱,當腦袋瓜沒辦法靜下來時,不如把煩惱的時間拿來念 佛,成為自己的功德。
 
不論念經、持咒、念佛,我們就將這件事情,當作此時此刻唯一之事,只 要心是善良、柔軟、充滿慈悲,所有的用功,一定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的心會 有感覺。
 
有人說:「出家人真無聊,在那裡走過來,走過去,又走得那麼慢。」
 
我說:「你不知道法師正在禪修,在修行禪。」
 
禪修時,先安了自己的心,在家居士可以去大殿點光明燈,或者安心的 誦經、寫經。修行是有方法的,身心絕對可以清淨,可以得到「福」,得到功 德。
 
修道有德於心,是功德。知道身心怎樣可以轉化,是功德。抄經是功德, 認真澆花讓它成長,也是功德。
 
將職業轉化為修行
如何區別「罪」與「福」?黑心是罪,把心安住,將職業轉化為修行,就 是「福」,而且也在修「解脫道」。從事職業的時候,給予人們安心,尤其從 事食品服務業,讓大家吃得健康、愉快、歡喜,自己也得到該有的利潤,這即是修行。
 
修行不只出家人才能做,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要肯定自己的 修行,持《法華經》,世間生生不息,有這樣的福德因緣,大家相互護持,安 心修行,弘揚佛法。
 
世間不可能只有純善,日常生活中,免不了遇到有人惡口、罵詈、誹謗, 即便對方是惡意,如果我們會「善讀」,能將別人的惡口、罵詈給轉了、接受 了,就會變成是自己的福德。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