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28 期
2017.09.20
釋悟因
禪修要發菩提心禪修之外的阿難
沒有阿難,就沒有比丘尼
「多聞第一」的阿難擔任佛陀的侍者廿五年,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難並不以禪修著稱,甚至在佛陀生前他都未證得阿羅漢果,直到佛陀入滅後,在大迦葉邀請五百阿羅漢發起第一次結集時,他正是因為未證得阿羅漢果而被拒絕於門外,阿難後來精進用功成為第五百位阿羅漢,而得以在結集會上誦出佛陀所說的教法。所以,在佛陀的弟子中,他是較晚才證阿羅漢果的。
我們或許會覺得證果很重要,但阿難做了一輩子侍者,一直在僧團裡發心服務,卻未證得阿羅漢果,直到佛陀入滅後、結集之前才證果。阿難除了有超凡的記憶力,能複誦佛陀的教法外,我個人最感念的還是他請求佛陀度女眾出家。我想就這件事情而言,身為比丘尼的我們是受益者,我們香光寺的大殿就供奉著阿難尊者。
當時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帶著宮廷裡的一些女眷,請求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一直沒有答應,原因是女眾出家正法會減五百年,還有女眾情執較重、體力孱弱等等,無疑會造成僧團的困擾。
阿難見其苦切求度的精神,於是以兩個理由說服佛陀允許女眾出家。首先是摩訶波闍波提對佛陀有撫養之恩,恩深如親生母親一般,為了報恩,請准其出家。這是報恩的理由,佛陀並未答應。其次,阿難問佛陀:「女眾出家修道是否能得到果證?」佛陀說:「可以」,便允許女眾出家成為比丘尼。
阿難請求的第二點已經不是單對個人報恩的問題,而是跨越當下男、女的性別,只要是人都可以證果而成為聖人。阿難不僅是為了當時的女眾而請求,更跨越了時空與地域。如果不是阿難請求佛陀度女眾出家,今日世上就沒有比丘尼的存在,正是由於阿難的支持,直到今日比丘尼能奉獻身心於佛教,其功是千秋萬世不可沒的。
佛陀入滅以後,大迦葉數落阿難的過失,第一個過失就是請求佛陀讓女眾出家。而當初佛陀考慮女眾不能出家的理由,現在是否有減少呢?據我所知,無論是南傳佛教或北傳佛教,早期佛教的禪堂是沒有女眾的,南傳佛教現在都還不讓女眾受比丘尼戒。也就是說,女眾要禪修、要出家,一定先要克服、超越女眾的習氣。雖說老、病、死是我們無法跨越的,但是成就聖果這件事則是自己精神的超越與提升,是無關男女的,因為禪修即是讓人看到煩惱、看到心性,超越小我,而證得清淨。
禪修除了要修智慧,還要有慈悲,行菩薩道,更需要善巧方便。就如阿難看到佛法能利樂眾生,為女眾爭取出家修道的機會。現代的世界潮流在爭取男女平等,爭取教育機會、工作機會,現在聽這些都覺得很自然,但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男女並不平等的印度,阿難的請求就顯得非常特出,這是他的知見、眼光與慈悲。
每一次讀到阿難為比丘尼請求出家的故事,我都會忍不住地想:「佛陀難道想不到那些嗎?」阿難與佛陀針對女眾出家一事的一問一答,為我們示現女眾出家的因緣。
阿難對女眾的慈心護持
阿難除了請求度女眾出家外,在經藏中也可見到阿難對女眾的照顧,他甚至因為照顧女眾而被大迦葉責備。當佛陀圓寂時,大迦葉從外地趕回來,已入滅好幾天的佛陀突然從棺木中向大迦葉出示雙足,大迦葉見到佛陀的雙足有汙色,心中頓時不悅。
大迦葉責問阿難:「佛陀的腳怎麼會受到染汙呢?」
阿難說:「我讓拘尸那羅國的男女老少都來瞻仰佛陀的遺容,我看老弱婦孺一定爭不到位置可以瞻仰,而且天快黑了,夜裡比較危險,她們還要進城,回家照顧家人。所以我請女眾先瞻仰,可以早一點回家去。」至於佛陀的腳為何會有染汙,阿難說:「那是因為有個女人看到佛陀的遺體時便傷心落淚,眼淚滴在佛足上的緣故。」
經典上說阿難是一位好侍者,侍奉佛陀無微不至,且無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很喜歡他,但在佛陀入滅後,他受到大迦葉的許多責難,其中一件便是讓女眾先瞻禮佛陀遺容。但在這件事中,我們看到阿難對女眾的慈心護持,一般人都認為禪坐工夫很重要,但不以禪修著稱的阿難是如此地固守本分,心懷慈悲,眼光遠大,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典範呢!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