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不住,回到當下
不生分別的第二念



阿難的證果
當佛入滅後,很多天人勸請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結集佛法,於是大迦葉在涅槃會上將佛陀荼毘後,便公布要結集佛陀的教法與戒律,但誰能參加結集的大會呢?
 
那時,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以及佛陀之子羅睺羅、姨母大愛道比丘尼,都已先於佛陀入滅,連佛陀最後度化的弟子須跋陀羅也入滅了。所以,大迦葉點名了五百位阿羅漢來參與結集。
 
但身為佛陀侍者、多聞第一的阿難卻未被允許參加,因為大迦葉發現阿難只證到初果,仍有煩惱未除,他便數說阿難違犯的戒律,並叮囑他要儘速懺悔改過且斷除煩惱,否則就不用來參加結集了。
 
被趕出結集會場的阿難,並未因大迦葉的話而生瞋怒,反而發起懺悔心,努力思惟佛法,希望能夠斷除一切殘餘未盡的煩惱。他發憤圖強,勇猛精進地坐禪、經行,仍是無法立刻證果。
 
到了半夜,疲累不堪的阿難想躺下來休息片刻,沒想到在他尚未全躺下時,居然豁然開悟,一夜之間證得阿羅漢果位,並獲得了神通。所以,他是在非站、非坐、非躺的時候證果的。
 
當夜,阿難立刻趕往結集會場的七葉窟,敲門呼喚大迦葉幫他開門。
 
大迦葉問他:「你還沒有資格進來!你來做什麼?」
 
阿難回答:「我今夜已斷盡殘餘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了!」
 
大迦葉說:「你如果已證得羅漢果,就不必我幫你開門了,你運用神通自己進來吧!」阿難隨即以神通進入七葉窟,順利地參與了結集,佛陀的教法因阿難的重述而得以流傳於後世。
 
阿難是如何證果的?他在非站、非坐、非躺的一剎那間完全地覺知,不生分別的第二念,於是證果成阿羅漢。
 
 
不以意識分別
修行是心地上的功夫,開悟不是靠意識分別而得來的,不是以知識性的角度來看心,來解釋這個、辨別那個,說此為「是」、說彼為「非」的,這些都還停留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純屬於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與修行證果無關。
 
勤苦修行的阿難當時並沒有概念性的思考,只是以正念保持覺知,觀察身體的各個動作,他尚未靠到床,但已了知這些被觀察目標的真實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他不是用意識分別,而是真正內在的心所呈現出來的覺知體證。
 
有個同修最喜歡在睡覺前修持,那時尚未入眠,但又不是以意識分別反應的,大家很容易體會得到。就如你要打噴嚏時,你是有先準備好再打噴嚏嗎?是否有估量要用多大力氣,或稍微忍一點點力量?沒有吧!
 
打噴嚏是專注而不用意識分別的自然反射,身心的自然配合,是無法預先干預的。當然,我們總不能說坐在禪堂天天等著打噴嚏吧!我們還是有方法覺知無常,更重要的是回到當下。只有回到當下,不用意識分別,才是完全地專注。阿難的證果就是一個實例。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