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果經》懺悔八問:懺悔可以滅罪嗎?
什麼是制教懺?



什麼是制教懺?

道宣律師將律藏所詮之戒學法門稱為制教。於佛所制的戒律有所違犯時的懺悔法,通稱為作法懺。有三種類別:
 
眾法懺:對四人以上的僧伽懺悔。犯尼薩耆波逸提以上的過失適用眾法懺。
 
對首懺︰面對一位同戒的僧人懺悔。適用於犯波逸提以下的戒罪。

怎麼做呢?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有居士供養缽,我覺得我的缽破了,很想再換一個,本來拿一個就夠了,可是我就是拿二個、三個,這樣就是多拿了。此時,別人就要檢舉:你拿一個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拿那麼多?而且你那個缽儘管有一點裂縫,裝湯也還不會漏,其他人也很須要,是不是要先給別人?說了之後,多拿缽的那個人就要在大眾中將缽捨出來,這在出家戒中屬於尼薩耆波逸提的部分。衣缽用具等多取多貪多囤積就要捨出來。捨出來的就變成公物,他還是可以取用,或者仍由他保管,但這東西並不等於是他的,這叫做無私心。這種經過一個程序的表白即是作法懺,捨了物品之後再以對首懺法對一人說悔。
 
犯戒後對某人或眾人懺悔時,這個接受表白的人,必須沒有犯這條戒。這不表示這個人從沒有犯這一條戒,可能曾經犯過,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懺悔清淨。而如果是懺悔麤重罪如僧殘、偷蘭遮等,僧伽的人數必須要更多才行。持戒修道的整個過程在學習坦然,有過失就懺悔,懺悔便能清淨,清淨即心安。在僧團中是坦蕩清淨的。

心念懺︰獨自心想口念之法,主要用於懺悔微小過失,如懺輕微的突吉羅罪。又本為對首法、眾法,因界內無人可接受我的懺悔,故以
心念秉法懺罪。
 
戒有重、輕之別,又有性戒、遮戒及根本戒、譏嫌戒之分。性戒,是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有罪,如殺戒是性戒。遮戒是遮止、禁止,佛特別禁止不許作的,如飲酒等戒,它既非殺、非盜,但卻是禁戒,以遮止違犯其他戒的可能。就輕重戒來說,同一殺戒,殺人是重罪,殺畜牲是輕罪。如果出家眾犯殺戒而斷他人的命,得波羅夷罪,要離開僧伽的身份;殺畜牲是犯波逸提罪。罪無論輕重,犯了殺戒都要懺悔,懺悔清淨還是可以修行,但是業的果報不能完全泯滅。因此如果好殺畜生,雖然罪輕,也懺悔了,殺生的果報還是要承受的。
 
綜觀以上依佛制戒律所作的懺悔,有相對應的懺悔的事項(事)、對象(人)、方式(法)。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