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變更中的佛教面貌
佛教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大佛像或林立的佛教寺院,從外表看來,佛教在斯里蘭卡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到處皆是, 實質上,佛教在被西方科學文明的催迫之下,逐漸儀式表面化、信眾人口老化, 如何面對?作者將從佛教歷史發展,談佛教在現今社會的使命與責任。



我不是時常造訪這裡(斯里蘭卡)市區的佛教寺廟,但每次到來,難免會留意到寺內的信眾大都是中年和老年人,偶爾或有孫兒陪伴前來。在城中的精舍,很明顯看不見年輕人,甚至壯年人的蹤影。以一個七成人口是佛教徒的國家而言,這樣的現象實在使人心酸。佛教要世代相傳,它的薪火必定要跨越世代才得以傳承。如果佛教的未來真的要靠這些沒有出現的年輕人發揚光大,那麼,佛教的前途便不見得光明了。年輕人在佛寺銷聲匿跡的情況,或許正在提醒我們:傳揚正法的人並沒有成功演繹佛法,讓最需要佛法引導的青年人,聽懂他們想傳達的意思。倘若這情況持續下去,佛教不到數代的時間,便可能成為斯里蘭卡的遠古陳跡—阿紐拉德哈坡(Anuradhapura)的殘跡一樣,看上去極美,但卻完全缺乏生命力。
 
從外表看來,佛教在斯里蘭卡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到處皆是。僧人仍在公眾場合擔當重要的角色;巨形的佛像從山上凝神俯瞰;每天兩次,市內的播音器都會傳來消災賜福的唱誦聲。只可惜,這些信奉佛教的外在光彩,卻與另一股惡毒不安的緊張氣氛同時存在,而後者所產生的徵象,已遍及斯里蘭卡各個階層。充滿仇恨的內戰正無止期地拖延,為整個國家帶來非常殘酷的影響。民生必需的服務行業工運活動頻傳,無形中,最窮困無助的人成為最不得已的受害者。謀殺、盜竊、強姦、販毒、壓迫兒童賣淫—這種種行為的猖獗程度已使我們麻木,似乎再沒有任何罪案會觸動我們對道德的淪亡的感覺。最常見的逃避方法,就是酒精、毒品和自殺,通常走上這些途徑的,又大多是窮苦的人。這些現象的普及,實在使我們難以相信佛教是興旺的。
 
如果佛教不能深入民心,讓所有人覺得這是他們的信仰,我們便要老實問自己,為什麼會是這樣?然後再問:怎樣才可以逆轉現況?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首先要問:我們打算讓佛教在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要處理這個問題,我將會辨別從佛教原本教理所支生出來的兩脈,我分別稱它們為「解脫性的」和「適應性的」佛法。
 
「解脫性」的佛法
 
解脫的這一脈,是指佛陀宣說他最獨特和重要的發現—離苦之道。它始於了解:「苦」乃源自我們自身的貪、瞋、癡,尤其是我們想要在眾生中確立「自我個體」的這個妄念。對付苦的問題,佛陀使用了很不傳統的解決方法—全面消除假我的虛妄幻象。一種全新的存在模式便因此而衍生,佛陀稱之為「涅槃」,即欲火的熄滅;而隨著私欲之焰一起退下的,就是「自我中心」的這個意識。
 
「適應性」的佛法
 
可是,要達到這目標,需要付出大多數人都難以承擔的代價:踐行以徹底道德束縛為根基的嚴格思維的修煉。由於佛陀是個善巧的導師,他會稍為調和教理納入另一階次的修行,讓那些不能踏上出家這難行之道的人有所適從。這正是適應性的正法—一條可伸延多生多世,而能漸進改變的道路。主要內容就是廣修善業以積功累德,建立達到圓滿究竟涅槃的基礎。不過有一點必須強調的,這種法教並非只是權宜之法,它不是佛陀為了安慰我們,或借助它來灌輸道德觀念所編造的動聽寓言。相反地,這些都是佛陀的教導,來自他親證世間重重層網與世世輪轉這些複雜關係的見地。但於佛陀所訂立的修行系統,這種法教的功能只適用於一時,絕非究竟,它是入於世俗而非出世間的。
 
我是基於兩個原因,稱這方面的佛教為「適應性的」:第一,它在解脫的教理上願意接受各種根器和需求不同的人,以適應那些不能以襌修直上涅槃的眾生。第二,它並沒有捨棄流轉世間的佛教徒,而是方便適應地提供導示,讓他們免於墮入更深的世間苦惱,甚至淪落惡趣之中。佛教在這方面的包容性世界觀,能讓一般人找到生命意義和自己在大宇宙中的定位。同時,它也倡導一套清高的價值觀,包括一些道德規條,幫助我們在起落無常的生活中,與別人相處得較愉快和融洽。
 
雖然佛法的重點在傳揚解脫的信息,但自從佛教傳遍印度乃至遠播亞洲之後,這兩脈佛法的平衡,便從解脫性傾向適應性了。這種發展自然會在一些如斯里蘭卡的亞洲國家出現,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佛教中心思想,都圍繞在較適合出家人的解脫教理;當佛教要普及全國時,便難免為了遷就一般人的需求而轉向適應。但是,切勿因此而貶低這一脈的佛法,或硬要將它與解脫法互比高下,它們其實同樣都是達到佛教目標的必要因素。解脫這一脈向來都是適合少數人的,就是在僧團中也不例外。佛教也需要適合大部分人的適應一脈,因為除了作為修行解脫法的先備條件,適應的佛法也同時可以落實佛教的世界觀。
 
數百年來,適應的佛法讓我們認識到一個有軌則的宇宙系統。這軌則以佛陀為至高無上的大導師,又有仁善的天人居於重重天界,這一切都運行於因果的法則之中。佛法中因果報應的教理無疑帶動了人們發心作善業,這種效應在廣泛善良仁愛的傳統佛教社會中都可得到見證。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