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08 期
2012.03.21
釋見鐻
追尋你的追尋在那個此刻
今日,世界有七十多億的人口,縱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態與需求,但是都必須面對:如何生存?如何尋求幸福?就印度人而言,生活的傳統目標是什麼?是遵循美德和教規?是獲得財富和成功?還是尋找快樂,最終尋求教導和超脫?
約西元前五世紀,在印度恆河平原的城市,出現大量的思想家,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命定論者,他們質疑來世、輪迴的存在,也對生命存在型態提出不同的看法,如耆那教徒認為萬物不是由神所造,而是由命(靈魂)與非命(物質)所組成,嚴格的苦行可以實現解脫;也有認為世界萬物不過是元素的組成,死後即滅散,沒有來世,倡導人生的目的在追求此生的歡樂和幸福。當然,還有一位,坐在菩提樹下思考的那夜之後,他改變了自己與世界。
清晨,佛陀已完成對世間實相徹底的觀察與思惟。他認為「人類存在的本質是苦」,苦來自於內心的我執,是由於對外在與自我的依戀和貪婪所引起。從執我的欲望與煩惱中解脫,人們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得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而這些,不從神降臨;非由家世種姓決定;都得以經由個人的努力而獲得。作為人,不論有無信仰,這些內心的價值,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國家的提昇,都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的思想核心是緣起;實踐的方式是對我執的看破,稱為八正道;總結是尊重所有眾生,是非暴力理性的智者文明。聽起來很淺顯,對當時的印度而言,卻是一個革命性的目標—從印度古老而又充滿偏見的種姓制度中,重新認識自己與人類本身的價值。
佛陀走了很長的路,從菩提伽耶,來到鹿野苑,找到之前一同修行的五位老朋友,他們成了佛陀的第一批門徒。佛陀對他們說法的內容,結集為《轉法輪經》,意即讓法則的輪轉動起來,也就是後人所熟知的「初轉法輪」。佛、法、僧三者具足,從此,法的轉動,就再也沒停過。
火車沒到站之前,幾位印度導遊倚靠車門閒聊,我們問:「您們怎麼知道對方是什麼種姓?」其中一位導遊很不耐煩地回答:「不管臉、頭髮、耳朵,血都是紅色的,對嗎?你的血、我的血,都是紅色的,對嗎?不要分,都是一樣的。」
誰想要分別? 還是不分別, 就沒有歸屬感?—像天空裡的一朵孤雲飄著。
喔,對了!那十天,當我望向印度的天空,常常都是整片的藍,一朵雲也沒有。
Facebook